书籍详情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作者:李平主编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ISBN:9787810525688

定价:¥2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李平 (1962.2- )男,汉族,安徽蚌埠人。1991年安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2年任讲师,1997年任副教授,2002年任教授。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学语文》杂志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丛”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安徽省文学学会理事。目前正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文心雕龙〉研究史》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中国传统文化。讲授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研究、中国文化概论。主要科研成果:一、 著作类《道教文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梁启超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气功与中国文化》,陕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文化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2年修订版;《文心雕龙综论》,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文化散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二、 论文类《〈神思〉创作系统论》(《文艺研究》1989年第5期);《〈周易〉与〈文心雕龙〉》(《周易研究》1991年第3期);《论克林斯·布鲁克斯的反讽诗学》(《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文心雕龙〉范注三题》(《安徽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养气说艺术功能初探》(《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范注”三论》(《文心雕龙研究》第1辑);《〈周易〉与〈乐记〉》(《周易研究》1995年第2期);《论〈文心雕龙〉的体用之道》(《安徽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论老庄哲学的逆向思维与道教内丹逆炼学说关系》(香港《东方文化》1995年第2期);《中国古代乐论的易学渊源》(香港《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5年第4期);《中国古代气功养生术与传统思想观念》(《汕头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中国古代气功养生术与传统思维方式》(《汕头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中国古代气功养生术与传统学术思潮》(《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文心雕龙·原道〉三题》(《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梁启超晚年史学思想简析》(《安徽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中国古代内丹养生诗词发微》(《汕头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20世纪中国〈文心雕龙〉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5期);《论〈文心雕龙〉的文化意蕴》(《东方丛刊》2000年第3期);《20世纪中国文化史研究述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3期);《刘勰天人合一的文学观及其文化渊源》(《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近二十年〈文心雕龙〉研究述论》(《苏东学刊》2000年第1期);《〈文心雕龙〉研究的一部力作》(《学术界》2000年第3期);《道教哲学三题》(《汕头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静坐养生与宋明诸儒的读书治学活动》(《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王利器“范注”订补考辨》(《文献》2002年第2期);《论〈周易〉对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影响》(《孔子研究》2002年第3期);《梁启超哲学思想四题》(《安徽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虚静·养气·神思》(《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0辑);《建国五十年来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界》2002年第6期);《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综论》(《文艺研究》2003年第4期);《王利器“范注”订补再考》(《安徽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也谈范文澜早期著作〈文心雕龙注〉》(《学术界》2003年第4期);《试论梁启超的心志术业》(《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略论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珠海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作者简介
  李平(1962.2-)男,汉族,安徽蚌埠人。1991年安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2年任讲师,1997年任副教授,2002年任教授。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学语文》杂志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丛”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安徽省文学学会理事。目前正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文心雕龙〉研究史》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中国传统文化。讲授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研究、中国文化概论。主要科研成果:一、著作类《道教文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梁启超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气功与中国文化》,陕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文化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2年修订版;《文心雕龙综论》,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文化散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二、论文类《〈神思〉创作系统论》(《文艺研究》1989年第5期);《〈周易〉与〈文心雕龙〉》(《周易研究》1991年第3期);《论克林斯·布鲁克斯的反讽诗学》(《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文心雕龙〉范注三题》(《安徽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养气说艺术功能初探》(《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范注”三论》(《文心雕龙研究》第1辑);《〈周易〉与〈乐记〉》(《周易研究》1995年第2期);《论〈文心雕龙〉的体用之道》(《安徽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论老庄哲学的逆向思维与道教内丹逆炼学说关系》(香港《东方文化》1995年第2期);《中国古代乐论的易学渊源》(香港《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5年第4期);《中国古代气功养生术与传统思想观念》(《汕头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中国古代气功养生术与传统思维方式》(《汕头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中国古代气功养生术与传统学术思潮》(《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文心雕龙·原道〉三题》(《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梁启超晚年史学思想简析》(《安徽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中国古代内丹养生诗词发微》(《汕头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20世纪中国〈文心雕龙〉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5期);《论〈文心雕龙〉的文化意蕴》(《东方丛刊》2000年第3期);《20世纪中国文化史研究述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3期);《刘勰天人合一的文学观及其文化渊源》(《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近二十年〈文心雕龙〉研究述论》(《苏东学刊》2000年第1期);《〈文心雕龙〉研究的一部力作》(《学术界》2000年第3期);《道教哲学三题》(《汕头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静坐养生与宋明诸儒的读书治学活动》(《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王利器“范注”订补考辨》(《文献》2002年第2期);《论〈周易〉对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影响》(《孔子研究》2002年第3期);《梁启超哲学思想四题》(《安徽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虚静·养气·神思》(《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0辑);《建国五十年来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界》2002年第6期);《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综论》(《文艺研究》2003年第4期);《王利器“范注”订补再考》(《安徽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也谈范文澜早期著作〈文心雕龙注〉》(《学术界》2003年第4期);《试论梁启超的心志术业》(《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略论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珠海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目录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经济政治结构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经济结构
第二节 中国文化地政治结构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儒道互补格局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发展流变
第二节 道家思想的发展流变
第三节 儒道两家的互补共生
中编
第三章 中国古代哲学与史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
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字与典籍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字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典藉
第六章 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俗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宗教
第二节 中国古代礼俗
第七章 中国古代选举与职官
第一节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第二节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第八章 中国古代学校与教育
第一节 中国古代学校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
第九章 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下编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近代历程
第三节 近代中国文化成就
第十一章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取向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化历史进程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未来取同
参考书目举要
初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