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文化导论
作者:李宗桂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ISBN:9787218042091
定价:¥2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从思想文化的层面入手、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现代视角切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讨的著作。作者运用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中国文明发展的特殊道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结构和核心、理想人格、价格取向、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基本精神、类型和特点、人文思想等,都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事实描述和理论阐析。全书按照专题内容写作,各章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既有史的风格,又有论的特点。本书适合高等院校师生、文化宣传教育和新闻传媒人士使用,亦适合其他关心中国文化的人士阅读。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中国文化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学习中国文化、提高文化素质的读物使用。作者简介李宗桂,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出版著作有《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等,出版合著12部;主编《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丛书》、《大思想家与中国文化丛书》、《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丛书》、《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在内的省级以上课题12项,获得全国和省级以上奖励13项。担任全国和省级学术团体副会长、常务理事等职务15项。近年先后到美国、德国、奥地利、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访问、讲学、参加学术会议。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授予“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称号,被广东省授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称号。担任国家教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八五”、“九五”规划评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与现代化”,兼及文化哲学、现代新儒学。现正主持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和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的工作,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研究》的工作。目录上篇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文化和传统文化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第三节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中国文明发展的特殊道路第一节原始宗教的产生第二节氏族制的脐带与文明的门槛第三节“人惟求旧,器惟求新”第三章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第一节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第二节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中篇第四章弘扬主体精神的儒家第一节先秦儒家人情化的伦理新情第二节汉代儒家神学化的天人观念第三节宋代儒家哲理化的理欲之论第四节现代新儒家“返本开新”的价值追求第五节儒家人生哲学模式第五章心不逐于物的道家第一节先秦道家从无为到逍遥的演变第二节道家思想在前期封建社会的演变及其作用第三节道家思想在后期封建社会的流变第四节道家人生哲学模式第五节儒道互补的内在原因第六章墨家思想的兴衰第一节民之“三患”与“兼以易别”第二节利即是义与忠孝惠慈第三节尚贤与尚同第四节墨家人生哲学模式第五节墨家的悲剧:由显学而绝学第七章法家思想的浮沉第一节、法、术、势的产生与合一第二节、“争于气力”与“计算之心”第三节、“圣人执要”与君主专制第四节、法家人生哲学模式第五节、秦的统一和法家思想的由显转隐第八章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一节、佛教的基本思想第二节、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第三节、佛家人生哲学模式下篇第九章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核心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及其特点影响第十章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第一节、传统理想人格和价值取向第二节、传统社会心理第三节、需要层次论与“早熟”型文化第十一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第一节、传统思维方式诸税第二节、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第三节、整体直观第四节、类比外推第五节、比喻和象征第六节、对形而上的向往第十二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第一节、文化类型说第二节、中国文化的类型第三节、中国文化的特点第十三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一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诸说第二节、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文化精神第十四章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第一节、坚韧不拔的从道精神第二节、贵和尚中的和谐理想第三节、“文化中国”的包容意识第四节、守成创新的进化意识第五节、崇德重义的价值追求第六节、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功能后记
作者简介
李宗桂,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出版著作有《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等,出版合著12部;主编《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丛书》、《大思想家与中国文化丛书》、《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丛书》、《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在内的省级以上课题12项,获得全国和省级以上奖励13项。担任全国和省级学术团体副会长、常务理事等职务15项。近年先后到美国、德国、奥地利、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访问、讲学、参加学术会议。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授予“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称号,被广东省授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称号。担任国家教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八五”、“九五”规划评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与现代化”,兼及文化哲学、现代新儒学。现正主持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和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的工作,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研究》的工作。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化和传统文化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
第三节 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中国文明发展的特殊道路
第一节 原始宗教的产生
第二节 氏族制的脐带与文明的门槛
第三节 “人惟求旧,器惟求新”
第三章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
中篇
第四章 弘扬主体精神的儒家
第一节 先秦儒家人情化的伦理新情
第二节 汉代儒家神学化的天人观念
第三节 宋代儒家哲理化的理欲之论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返本开新”的价值追求
第五节 儒家人生哲学模式
第五章 心不逐于物的道家
第一节 先秦道家从无为到逍遥的演变
第二节 道家思想在前期封建社会的演变及其作用
第三节 道家思想在后期封建社会的流变
第四节 道家人生哲学模式
第五节 儒道互补的内在原因
第六章 墨家思想的兴衰
第一节 民之“三患”与“兼以易别”
第二节 利即是义与忠孝惠慈
第三节 尚贤与尚同
第四节 墨家人生哲学模式
第五节 墨家的悲剧:由显学而绝学
第七章 法家思想的浮沉
第八章 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下篇
第九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核心
第十章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第十二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第十三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化和传统文化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
第三节 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中国文明发展的特殊道路
第一节 原始宗教的产生
第二节 氏族制的脐带与文明的门槛
第三节 “人惟求旧,器惟求新”
第三章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
中篇
第四章 弘扬主体精神的儒家
第一节 先秦儒家人情化的伦理新情
第二节 汉代儒家神学化的天人观念
第三节 宋代儒家哲理化的理欲之论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返本开新”的价值追求
第五节 儒家人生哲学模式
第五章 心不逐于物的道家
第一节 先秦道家从无为到逍遥的演变
第二节 道家思想在前期封建社会的演变及其作用
第三节 道家思想在后期封建社会的流变
第四节 道家人生哲学模式
第五节 儒道互补的内在原因
第六章 墨家思想的兴衰
第一节 民之“三患”与“兼以易别”
第二节 利即是义与忠孝惠慈
第三节 尚贤与尚同
第四节 墨家人生哲学模式
第五节 墨家的悲剧:由显学而绝学
第七章 法家思想的浮沉
第八章 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下篇
第九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核心
第十章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第十二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第十三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