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作者:(德)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王太庆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97-02-01

ISBN:9787100018715

定价:¥3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后记:这个译本是根据格洛克纳(HermannGlockner)为了纪念黑格尔逝世一百周年在一九二八年重新刊行的德文本“黑格尔全集”(以后简称格洛克纳本)第十七卷译出的。而格洛克纳本又是根据米希勒本重印的。米希勒(KarlLudwigMichelet)本是整理黑格尔对哲学史的三种演讲手稿和提纲,以及三种学生笔记编纂而成,在一八三三年出版,其第一卷亦即德文本“黑格尔全集”第一版第十三卷,以后简称米希勒第一版本。此外我们还参考了黑格尔“哲学史”的英译本,英译者霍尔丹(..ESHaldane),一八九二年出版。而霍尔丹的英译本乃是根据米希勒改订的一八四○年出版的德文本第二版译成的。但是我们没有得到米希勒第二版德文本原本。格洛克纳根据米希勒第一版本重印,而不根据米希勒第二版本重印,我们根据格洛克纳本翻译,只以英译本作参考,乃是因为第一版较第二版确有一些优点。第一版较第二版篇幅稍多,材料更充实些,而且更接近黑格尔当时讲课的原语句,因为第一版中把他当时在课堂临时随口插入的题外的话也都笔记下来并保存下来了。第二版经过编者米希勒加工太多,编排或较好,文字或稍顺畅,但距黑格尔讲课原状稍远。而且尤其重要的是,恩格斯、列宁所读的、有过摘要和笔记的黑格尔“哲学史”,乃是米希勒第一版本而不是第二版本。不过两个版本在编排方面虽然出入很大,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我们根据格洛克纳本翻译,发现有脱漏或意思欠明白之处,参照英译本也得到一些帮助。必须指出,英译本错误很多,关于东方哲学部分和关于哲学意义较深的地方,译错的地方特别多。中文译本书边上所印的米希勒第一版德文原本(全集十三卷)的页数,就是列宁“哲学笔记”中所引用的页数。此外我们还参考了荷夫麦斯特(JohannesHofemeister)于一九四○年出版的根据原始材料完全重新编排的黑格尔“哲学史”第一卷。荷夫麦斯特本除分别印出了黑格尔在海得堡时期和柏林时期的手稿(主要是导言部分)与提纲外,又广泛搜集了各国图书馆所收藏的黑格尔“哲学史”学生笔记共十二种(有一种得自列宁格勒图书馆,有一种得自波兰图书馆,有一个提纲的手稿是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抄来的),加以编排而成,而且还标出时间先后。因为黑格尔一生到一八三○年止共讲了九次哲学史(一八三一年十一月开始讲第十次哲学史,只讲了两个钟头就逝世了)。不过荷夫麦斯特只是供给深入参考研究的原料...[更多内容]
作者简介
  黑格尔(1770—1831),德国山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人成者,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者。他土张,理念是第一的,它以纯概念的形式在逻辑学中不断发展,然后理念外化成为自然界,最后又在精神哲学的各门科学中间复列理念自身。这样,他建立了’一个以理念为基础的、包括了一切科学的庞人的客观唯心卞义体系。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等。
目录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一)》
开讲辞
哲学史讲演录
导言
第一部 希腊哲学
引言
  甲、哲学史的概念
    关于哲学史的普通观念
    关于哲学史的完善的解释
    哲学史的概念所产生的后果
  乙、哲学其他知识部门的关系
    历史方面的联系
    哲学其他相关部门的区别
    哲学和哲学史的起始
  丙、哲学史的分期、史料来源、论述方法
    哲学史的分期
    哲学史料来源
    这部哲学的论述方法
东方哲学
  甲、中国哲学
    孔子
    易经哲学
    道家
  乙、印度哲学
    僧法哲学
    高运摩交羯那陀的哲学
第一部 希望哲学
引言
七贤
分期
第一篇 
第一期:从泰利士到亚里士多德 
第一章 第一第一阶段:从泰利士到阿那萨戈拉
  甲、伊奥尼亚哲学
    泰利士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美尼
  乙、华泰戈拉与泰戈拉派
    …………
  丙、爱利亚学派
    …………
  丁、赫拉克利特
    …………
  戊、恩培多克勒、留基波、德谟克里特
    …………
  已、阿那克萨戈拉
    …………
译者后记
专名索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