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
周易折中(清)李光地 纂,刘大钧 整理《周易折中》遍采诸家大儒之说,考订古今,洋洋凡百万言。虽阐幽发微,却通俗易懂,不可多得。今人读易,多因少古文功底,望文生义,难解义趣。读此书,恰似与古之学者同习易经,事半而功倍。诚为学易者必读,研易者案头必备之典籍。详研之,易道之精微尽在其中矣。
-
淮南子(汉)刘安|校注:陈静《淮南子》一书,是由淮南王刘安和他的宾客门人共同撰著的,问世于西汉前期。《淮南子》是一部奇书,保存了先秦和当时思想的大量材料,它又是一部杂书,糅合了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个派别的思想,试图在一部书里纳入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和论说。
-
名家全解周易奥秘扶刚 主编《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危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
四书五经巩汉 校《四书五经》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五经”的合称,自从南宋著名学者朱熹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就成为了此后儒学的基《四书五经(套装全5册)》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论语》、《孟子》分剔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曾大力提倡这两篇。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一直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标准的小学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程度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相传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此即为《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周易》这“六经”。据说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中,《乐经》被焚之一炬而从此失传。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一三六年)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这些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其中《春秋》原本是一部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体史书,后来有公羊氏、谷梁氏、左氏、邹氏、夹氏等人对其进行了注释。《公羊传》与《谷梁传》仅为解《春秋》之笔法,释其精妙,并无后续纪年。《左传》的体例与《春秋》保持一致。在《四书五经(套装全5册)》中,“经”为《春秋》原文,“传”为左氏之注。历代将左氏传作为《春秋》并列之作。至于邹氏、夹氏注,相传在汉时已散轶。
《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数据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举选士,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这九本经典,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
郑板桥四书手迹(清)郑燮 书《郑板桥四书手迹(套装共4册)》包括了《郑板桥四书手迹·孟子上》、《郑板桥四书手迹·孟子下》、《郑板桥四书手迹·大学中庸》、《郑板桥四书手迹·论语》,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称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五十岁始出仕做官,先出任范县(今属河南)知县,后又调潍县(今属山东)知县,任职十余载,多有善政,深得当地民众拥戴。后因与上司坻牾,他愤而作“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之诗,托病辞官,飘然返乡,从此在扬州以卖字画为生。
-
四书五经译注程俊英 等撰为帮助现代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社曾积十年之功,邀请专家对儒家十三经分别作了深入浅出的注释和今译,汇为《十三经译注》。自刊行以来,《十三经译注》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但也有部分读者略嫌十三经篇帙浩繁,难以卒读。今特从《十三经译注》中选出四书五经部分,合为一编,名为《四书五经译注》,希望能为儒家经典的读者提供一套可信的最基本的读本。本套丛书还包括:《尚书译注》、《周易译注》、《礼记译注 上》、《礼记译注 下》、《春秋左传译注 上》、《春秋左传译注 下》、《孟子译注》、《诗经译注》。
-
周礼注疏(清)郑玄 注,(唐)贾公彦疏,彭林 整理本套书主要包括:《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上册)》《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中册)》《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下册)》。《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套装共3册)》内容简介:十三经是儒学的基本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影响至深至远的重要文献之一。在中国古代,堪与十三经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面对这两大文化支柱,无论是诸子还是诗文,其中虽不乏角立特出者,甚或是叛逆者,却往往只能站在历史舞台的边缘,难以撼动其中心的地位。如果说二十四史是以记实为本,纵贯古今,鉴往说来,宣彰资治,更多发挥的是实用的镜鉴的作用,那末十三经则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灵魂。自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立于学宫之后,直至清代,经学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制定国策的理论依据,是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齐家立身的行为规范。不仅如此,十三经还被法典化,于是有了春秋断狱气“礼”成了礼法气而且是法上之法。它更被神化不教化,于是儒学成为国学、国教。它不但堂而皇之地被推广到所有官私学校之中。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包括目不识丁之人在内的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
尔雅注疏(晋)郭璞 注,(宋)邢昺疏,王世伟 整理尔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词典,具有同义词典和百科词典的性质。从汉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尔雅一直被列在经部,或依于孝经,或附于论语,或列于小学训诂之属,被作为古代教育的文献和学习的工具。郭璞尔雅序对尔雅解古今之义、五经训诂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天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者之潭奥,摘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关于尔雅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或谓孔子门人所作,或谓周公所作,或谓秦汉学者纂集。
-
周礼注疏(清)郑玄 注,(唐)贾公彦疏,彭林 整理《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套装共3册)》写到:周礼一书,旧题周官,始出于西汉景、武之际。全书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冬官原阙,时人以考工记补之》,分掌治、教、礼、政、刑、事六典,经邦治国,燮理阴阳,堪称文繁事富,体大思精,洽术、学术无所不包。但是,此书在先秦典籍中不见征引,所记制度也每每有与文献抵梧之处,因而,关于它的真伪及其成书年代,成为西汉以来聚讼不决的著名学术公案,或誉为周公之典,或指为战国遣则,或断为秦汉之制,或贬为新莽伪作,纷纷之论,莫衷一是。然而,论辨的诸家都不否认周礼的学术价值,因为它最迟也是汉代的作口叩,材料之珍贵,自不待言,问题在于从什么角度来使用它而已。
-
尓雅注疏(晋)郭璞 注,王世伟 等整理十三经是儒学的基本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影响至深至远的重要文献之一。在中国古代,堪与十三经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面对这两大文化支柱,无论是诸子还是诗文,其中虽不乏角立特出者,甚或是叛逆者,却往往只能站在历史舞台的边缘,难以撼动其中心的地位。如果说二十四史是以记实为本,纵贯古今,鉴往说来,宣彰资治,更多发挥的是实用的镜鉴的作用,那末十三经则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灵魂。自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立五陉晔士二土于学宫之后,直至清代,经学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制定国策的理论依据,是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齐家立身的行为规范。不仅如此,十三经还被法典化,于是有了霞断狱气“礼”成了覆迁巴,而且是法上之法。它更被神化、宗教化,于是儒学成为国学、国教。它不但堂而皇之地被推广到所有官私学校之中,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包括目不识丁之人在内的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所以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之际,总有人视其为障碍,为糟粕,必欲除之而后快;相反,也有人尊之为圣典,为良方,藉其足以安邦定国。时至今日,似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