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作者:葛红兵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5-01
ISBN:9787810584555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本书知识体系的特点:(一)新,如对网络文学理论、影视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理论以及对文学史理论的探讨,这些研究文学新现象的专章是国内同类型专著和教材没有的。(二)全,本书涵括了文学基本原理、文学批评、比较文学、文学史四大块的全部理论问题,对它们的讨论从概念知识点的照顾面,到理论命题的历史性回溯都是比较全面的。(三)异,本书的体系不仅表现在知识性上,更主要地表现在文学观念上,它是一部专著型的教材,各部分均笼罩于作者对文学问题的个人化理解,体现了作者对个人性文论体系的追求。这不仅在本书的新观念中可以看出,也可以在细节性问题中看出。如本书把“文学发展”问题放在《文学史论》中讨论,体现了作者把“文学发展”问题作为文学内部规律来探讨的学术意图;把“创作问题”放在《作家论》中探讨体现了作者把创作归结为作家主体问题的学术思想等等。(四)先易后难,逐渐导入,无论在语言风格学是理论深度上都是如此。
作者简介
朱学渊博士,1942年生于广西桂林,196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于四川、南京等地任中学教师十馀载。1978年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力学家变镐生院士。1978年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力学家谈镐生院士。1983年在美国蒙大拿(Montana)州立大学,以多篇论文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85年前曾于美国能源部属下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涉及固体物理诸多理论课题。1987年起在美国经商。朱学渊博士以其自然科学学力,却有志于人文科学的探索。他从中国史料中星星寥寥的语方记载切入,为争论不休的历史、语言、人类科学的难题,洞察出了许多重要的线索。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一)能创造的人、能欣赏的人、能理解的人
(二)经验的、理论的、综合的
(三)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
(四)知识、思想、信念
第二章 本质论
(一)超越的、精神的、无功利的
(二)教化、怨刺、快感
(三)话语、超越日常功利目的的话语、追求形式价值的话语
本章附录
第三章 作品论
(一)真实的、有用的、优美的
(二)人类的、人性的、独创的
(三)情感的、理性的、隐喻的
(四)典型、幻象、意象
(五)小说、散文、诗歌
本章附录
第四章 作家论
(一)作家何不为?何为?“作家”的意义
(二)天才论、技艺论、学习论
(三)冲动、构思、物化
(四)个人的与人类的、诗人的和学者的、风格与个性
本章附录
第五章 批评论
(一)批评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二)道德批评的可能和限度
(三)审美批评的流派与方法
本章附录
第六章 文学史论
(一)文学史、文学史研究、文学史学
(二)文学史时间、文学史规律、文学史方法
(三)社会中心模式、读者中心模式、作者中心模式、文本中心模式
本章附录
第七章 比较文学论
(一)比较的方法、比较的范围、比较的目的
(二)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跨文化整合与比较
(三)民族化、西方化、世界化
本章附录
第八章 网络文学论
(一)口头文学、纸面文学、网络文学
(二)上网文学、网上文学、网话文学
(三)自由、快捷、恣意
(四)题材域狭窄、精神的白领化、网络资源瓶颈
附:影视艺术论
(一)纪实性、文学性、类型性
(二)声画效果、电影叙述、明星制
(三)纪录片、DV片、艺术探索片
(一)能创造的人、能欣赏的人、能理解的人
(二)经验的、理论的、综合的
(三)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
(四)知识、思想、信念
第二章 本质论
(一)超越的、精神的、无功利的
(二)教化、怨刺、快感
(三)话语、超越日常功利目的的话语、追求形式价值的话语
本章附录
第三章 作品论
(一)真实的、有用的、优美的
(二)人类的、人性的、独创的
(三)情感的、理性的、隐喻的
(四)典型、幻象、意象
(五)小说、散文、诗歌
本章附录
第四章 作家论
(一)作家何不为?何为?“作家”的意义
(二)天才论、技艺论、学习论
(三)冲动、构思、物化
(四)个人的与人类的、诗人的和学者的、风格与个性
本章附录
第五章 批评论
(一)批评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二)道德批评的可能和限度
(三)审美批评的流派与方法
本章附录
第六章 文学史论
(一)文学史、文学史研究、文学史学
(二)文学史时间、文学史规律、文学史方法
(三)社会中心模式、读者中心模式、作者中心模式、文本中心模式
本章附录
第七章 比较文学论
(一)比较的方法、比较的范围、比较的目的
(二)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跨文化整合与比较
(三)民族化、西方化、世界化
本章附录
第八章 网络文学论
(一)口头文学、纸面文学、网络文学
(二)上网文学、网上文学、网话文学
(三)自由、快捷、恣意
(四)题材域狭窄、精神的白领化、网络资源瓶颈
附:影视艺术论
(一)纪实性、文学性、类型性
(二)声画效果、电影叙述、明星制
(三)纪录片、DV片、艺术探索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