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百年文化冲撞与交流

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百年文化冲撞与交流

作者:邓子美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01-01

ISBN:9787561711460

定价:¥1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本书从比较宗教的角度,描述了中国佛教各宗派在近代的流变衍传。对近代学者高僧对佛教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及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新阐发,近代佛教在组织教育、文学艺术、社会慈善、心理调节各方面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一一条分缕析,有助于了解佛教文化在古代与当代之间的断层,解答一些对现实宗教与人生问题的困惑。近代佛教是多样文化的交汇点之一,本书着重对此进行开掘。本书构思宏大、论点独到、资料丰富,通过中西宗教改革比较,贯串着一条文化与社会近代化如何相促进相制约的主线,对每个关心民族国家现代化前途的炎黄子孙不无启示。
作者简介
暂缺《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百年文化冲撞与交流》作者简介
目录

从韦伯的论点谈起——代自序
绪论
 一、时代的呼召
  1.传统社会的崩解
  2.思想界的“饥荒”
  3.乘间而起
 二、不中不西即中即西
  1.“圆融无碍”
  2.简化与分权
  3.千壑归川
第一编 顺流而下(约1830—1919)
 第一章 逾越与化合
  1.殊途一辙:“离经叛道”第一代
  2.先立其大:康有为、杨文会之异同
  3.摧毁廓清涵泳生发:佛学与维新思想家
  4.发起信心增进道德:革命志士对佛学的阐发
 第二章 归去来兮?
  5.基督教正负两面的启示:佛教与大众文化
  6.禅与解脱:大乘显教修持探析之一
  7.只希冀一抔净土:大乘显教修持探析之二
  8.天台的教观:大乘显教修持探析之三
  9.“智信”的佛教及其他:华严、法相诸宗的社会影响
 第三章 风云际会
  10.风气之先:近代民间大规模刻经事业的兴起
  11.东风漫卷:亚洲佛教复兴运动与早期国际佛教文化交流
  12.电闪雷鸣:中华佛教总会兴衰记
 第四章 春雨潇潇
  13.春笋出土:第一次庙产兴学风潮与近代佛教教育肇兴
  14.枯木逢春:近代佛教文学一瞥
  15.润物细无声:佛教慈善活动与社会
第二编 新潮勃兴(1919—1931)
 第五章 弯弯的小河
  16.以复古为创新:欧阳渐与唯识学研究热潮
  17.佛教改革之路不通吗:梁漱溟及其东西文化比较
  18.“无我法门”:杨度的新佛教论
 第六章 激流奔腾
  19.阻碍重重:太虚早期佛教改革思想与事业
  20.冲决堤防:佛教革新的突破与民族工商业的成长
  21.水色波光:社会注目着佛教革新
 第七章 波推浪涌
  22.“一波才动万波随”:谛闲和他的弟子
  23.一不“当”、二不“收”、三不“登”:印光与净土的鼎盛
  24.宗、教并重五家兼祧:虚云与近代禅宗
  25.老树新枝:应慈、慈舟及妙阔
  26.峻烈之戒与奢靡之风:弘一为何弘扬律宗
 第八章 大树参天
  27.枝茂叶盛:二、三十年代佛教文化鸟瞰
  28.生机盎然:大乘佛教内部显、密交流探视
  29.根系舒展:近代佛教团体的普遍组建
 第九章 绿荫蔽地
  30.学苑芳草:佛教教育大发展与第二次庙产兴学风潮
  31.艺林奇葩:中、印、欧文化交融的结晶
  32.点缀处处:从体育到科学
  33.憩息宜人:佛教社会救济事业的展开
第三编 回旋往复(1931—1947)
 第十章 抉择
  34.千古疑案:《大乘起信论》等经论真伪之争
  35.初秋时节:国内佛教史研究的丰收
  36.回到印度佛学去:韩德清与唯识学研究的深化
  37.轩然大波与圈圈漪涟:熊十力《新唯识论》出版前后
  38.新的途径:具有新风貌的第五代学者
 第十一章 不仅为了修行
  39.人间佛教:太虚佛教改革的理论纲领及其深远影响
  40.悟、气功、心理调节:虚云晚年与“禅”的探析
  41.往生信仰与临终关怀:印光晚年及其同道
  42.兼摄与兼修:圆瑛及其代表的近代佛教各宗融合趋势
 第十二章 进退消长
  43.从内争到“整理”:抗战前后的主要佛教组织
  44.救死护生:僧俗参与抗战面面观
  45.“世”、“界”与世界文化:近代国际佛教交流空前拓展
 第十三章 风雨飘摇
  46.喘息半壁:抗战中的佛教教育
  47.艰难竭厥:不屈地求生存发展的佛教文化事业
  48.泰山其颓哲人其萎:佛教革新后继乏人的社会原因
结束语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