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全新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作者:郭诠水主编;王宝智等编著
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0-01
ISBN:9787900118585
定价:¥32.00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以太网系列技术、宽带ISDN技术、IP路由技术、网络寻址技术、IP交换技术、VLAN、无线网络技术、宽带IP网络、IPSec VPNQos技术等。本书共由12章组成,它们分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10G以大网技术、宽带ISDN技术、计算机网络路由、计算机网络寻址、IP交换、虚拟局域网VLAN、无线网络技术、宽带IP网、VPN网络技术和QOS技术。本书体系结构合理,取材新颖,其中VLAN、VPN、QOS、WAP、HIPERLAN、IP交换、10G以太网、流媒体技术等内容很有学习参考价值。全书内容按照“原理~传统技术~新技术~工程应用”的层次组织,知识模块清晰,先简单后复杂,先原理后应用,符合认知规律,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参考书以及技术培训教程。本版CD内容为本书的PowerPoint文档,可供教学或自学时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暂缺《全新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1. l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 1. l 星型
1. 1. 2 环型
1. 1. 3 总线型
1. 1. 4 树型
1. 2 计算机网络分类
1. 2. l 局域网
1. 2. 2 广域网
1. 2. 3 城域网
l. 2. 4 互联网
1. 3 网络体系结构
1. 3. 1 体系结构的含义
1. 3. 2 协议的含义
l. 3. 3 OSI/RM协议参考模型
1. 3. 4 TCP/IP模型
1. 4 TCP/IP协议
1. 4. 1 IP协议
1. 4. 2 TCP协议
l. 5 网络技术分类
1. 5.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含义
1. 5.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类
1. 6 小结
1. 7 思考题
第2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
2. 1 数据传输的编码基础
2. 1. 1 有线和无线通信码型
2. 1. 2 光纤通信码型
2. 1. 3 频率. 频谱和带宽
2. 2 数据传输的电子学基础
2. 2. l 概述
2. 2. 2 数字传输中的常见电子标准
2. 2. 3 数字传输基础
2. 2. 4 模拟传输基础
2. 2. 5 复用技术
2. 2. 6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2. 3 数字数据交换技术
2. 3. l 电路交换
2. 3. 2 报文交换
2. 3. 3 分组交换
2. 4 差错控制
2. 4. 1 差错控制方法和特征
2. 4. 2 纠检错码基本概念
2. 4. 3 常用的检错码
2. 5 流量控制
2. 5. l 网络拥挤和死锁
2. 5. 2 流量控制的含义和目的
2. 5. 3 流量控制方法
2. 5. 4 流量控制方法的综合应用
2. 6 移动通信技术简介
2. 6. 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2. 6. 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2. 6. 3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2. 7 通信技术新发展--三网合一
2. 7. 1 三网合一的含义
2. 7. 2 三网合一实现中的问题
2. 8 小结
2. 9 思考题
第3章 10G以太网技术
3. l 以大网
3. 1. l 以不网层次结构
3. 1. 2 以大网的帧格式
3. 1. 3 以太网工作原理
3. 1. 4 以太网物理层标准
3. 1. 5 5-4-3规则
3. 2 快速以大网
3. 2. l 快速以太网的层次结构
3. 2. 2 快速以不网的工作原理
3. 2. 3 快速以太网对以太网的改进
3. 2. 4 快速以太网工程指标
3. 3 千兆以太网
3. 3. l 千兆以太网层次结构
3. 3. 2 千兆以太网工作原理
3. 3. 3 千兆以太网的物理拓扑
3. 3. 4 千兆以太网的主要改进
3. 4 10G以大网
3. 4. 1 1OG以太网发展背景
3. 4. 2 10G以太网目标
3. 4. 3 10G以太网的主要差异
3. 4. 4 10G以太网物理层
3. 4. 5 10G以太网MAC层
3. 4. 6 帧格式
3. 4. 7 LAN与WAN的速率适配
3. 4. 8 10G以太网的研发与前景
3. 4. 9 10G以太网优势
3. 5 以大网技术指标比较
3. 6 小结
3. 7 思考题
第4章 宽带ISDN技术
4. 1 ISDN
4. l. 1 ISDN的含义
4. 1. 2 ISDN的基本特点
4. l. 3 ISDN的功能
4. 1. 4 ISDN支撑业务
4. 1. 5 ISDN的体系结构
4. 1. 6 ISDN用户\网络接口UNI
4. 1. 7 ISDN的发展方向--宽带ISDN
4. 2 帧中继
4. 2. 1 技术背景
4. 2. 2 帧中继定义
4. 2. 3 帧中继网络组成
4. 2. 4 帧中继适用场合
4. 2. 5 帧中继帧格式
4. 2. 6 帧中继数据传输协议
4. 2. 7 帧中继工作原理
4. 2. 8 阻塞控制
4. 3 ATM
4. 3. 1 ATM的诞生与发展
4. 3. 2 ATM的含义
4. 3. 3 ATM网络元素
4. 3. 4 ATM服务类别
4. 3. 5 ATM服务的5个种类
4. 3. 6 ATM协议模型
4. 3. 7 ATM信元结构
4. 3. 8 ATM工作原理
4. 3. 9 ATM适配层AAL
4. 3. 10 AAL协议
4. 4 小结
4. 5 思考题
第5章 计算机网络路由
5. 1 路由的概念
5. 1. l 路由选择及其算法
5. 1. 2 常见的路由选择方法
5. l. 3 路由算法分类
5. 1. 4 路由算法应该满足的要求
5. 2 路由算法简介
5. 2. l 固定式路由选择算法
5. 2. 2 自适应式路由选择算法
5. 2. 3 分层式路由选择
5. 3 Internet路由技术
5. 3. 1 Internet路由协议分类
5. 3. 2 路由信息协议RIP
5. 3. 3 开放最短通路优先协议OSPF
5. 3. 4 BGP协议
5. 4 路由器关键技术
5. 4. 1 路由器的2大功能
5. 4. 2 路由器的关键技术问题
5. 4. 3 路由器应用展望
5. 5 小结
5. 6 思考题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寻址
6. 1 主机寻址信息
6. 2 主机寻址过程
6. 3 子网(局域网)寻址
6. 3. 1 广播式信道寻址
6. 3. 2 点到点信道寻址
6. 4 广域网寻址
6. 5 地址的封装
6. 6 域名解析系统DNS
6. 6. l 为什么需要DNS
6. 6. 2 域名系统解决的问题
6. 6. 3 TCP/IP互联网域名
6. 6. 4 域名解析
6. 6. 5 域服务器报文
6. 7 地址解析ARP/RARP
6. 7. 1 什么是地址解析
6. 7. 2 从互联网地址到物理地址映射
6. 7. 3 从物理地址到互联网地址
6. 7. 4 地址解析报文
6. 8 小结
6. 9 思考题
第7章 IP交换
7. 1 概述
7. 1. l 传统的Internet技术面临挑战
7. 1. 2 IP技术与ATM技术结合的难点
7. 1. 3 IP+ATM技术简介
7. 1. 4 IP与ATM结合的模型
7. 1. 5 标准和产品
7. 1. 6 应用情况
7. 2 ATM局域网仿真
7. 2. l 概述
7. 2. 2 局域网仿真的配置结构
7. 2. 3 局域网仿真的协议结构
7. 2. 4 LANE帧格式
7. 2. 5 AFM仿真局域网中的连接
7. 2. 6 局域网仿真的工作过程
7. 2. 7 LANE的网络连接
7. 2. 8 LANE存在的问题
7. 3 ATM支持的IP技术
7. 3. 1 概述
7. 3. 2 IPOA的配置
7. 3. 3 IPOA的协议结构
7. 3. 4 IPOA的地址解析
7. 3. 5 IPOA的网络连接
7. 3. 6 IPOA的优缺点
7. 3. 7 IPOA与LANE的比较
7. 4 IP交换
7. 4. 1 IP交换机
7. 4. 2 IP交换机内部协议
7. 4. 3 流的分类与处理
7. 4. 4 工作原理
7. 4. 5 IP交换网
7. 4. 6 IP交换的优缺点
7. 5 ATM上的多协议规范
7. 5. 1 概述
7. 5. 2 组成
7. 5. 3 工作原理
7. 5. 4 MPOA与IP比较
7. 6 标记交换
7. 6. 1 概述
7. 6. 2 标记
7. 6. 3 标记交换网络组成
7. 6. 4 工作原理
7. 6. 5 标记交换的优缺点
7. 6. 6 标记交换与IP交换的比较
7. 7 MPLS标准化新进展
7. 7. l 概述
7. 7. 2 MPLS的相关概念
7. 7. 3 MPLS网络结构
7. 7. 4 MPLS的标签
7. 7. 5 标签分发与处理
7. 7. 6 MPLS数据包的传送流程
7. 8 小结
7. 9 思考题
第8章 虚拟局域网VLAN
8. 1 VLAN的含义
8. 2 为什么需要VLAN
8. 2. 1 需求驱动
8. 2. 2 技术驱动
8. 3 VLAN的种类
8. 3. l 基于端口分组的VLAN
8. 3. 2 基于MAC地址分组的VLAN
8. 3. 3 基于协议的VLAN
8. 3. 4 基于IP的VLAN
8. 3. 5 将IP组播组作为VLAN
8. 3. 6 VLAN的组合
8. 3. 7 基于策略的VLAN
8. 3. 8 VLAN与DHCP
8. 4 VLAN成员之间信息通信
8. 4. l 第二层VLAN成员间的通信
8. 4. 2 第三层VLAN成员间的通信
8. 4. 3 ATM骨干间的VLAN通信
8. 4. 4 LANE
8. 5 VLAN标准
8. 5. l IEEE802. 1D
8. 5. 2 IEEE802. lp
8. 5. 3 IEEE802. 1Q
8. 5. 4 IEEE802.10
8. 6 配置VLAN实例
8. 7 小结
8. 8 思考题
第9章 无线网络技术
9. l 无线网络原理及标准
9. 1. l 无线网络的配置方式
9. 1. 2 无线网络的传输技术
9. 1. 3 无线局域网标准
9. 1. 4 无线应用协议WAP
9. 1. 5 宽带无线网
9. 1. 6 无线网络技术前景展望
9. 2 无线局域网
9. 2. l 标准
9. 2. 2 无线局域网组成
9. 3 WAP
9. 3. 1 WAP简介
9. 3. 2 WAP技术
9. 3. 3 WAP手机上网流程
9. 4 HiperLAN
9. 4. l 网络结构
9. 4. 2 主要特征
9. 4. 3 HIPERLAN2的协议栈结构
9. 4. 4 与802. 11的比较
9. 5 蓝牙
9. 5. 1 蓝牙协议结构
9. 5. 2 蓝牙通信系统
9. 5. 3 相关技术比较
9. 6 小结
9. 7 思考题
第10章 宽带IP网
10. 1 宽带IP网的结构
10. 1. 1 什么是宽带IP网
10. 1. 2 宽带IP网的平面结构
10. 1. 3 宽带IP网的层次结构
10. 2 SDH和DWDM
10. 2. 1 SDH含义
10. 2. 2 SDH的产生
10. 2. 3 SONET与SDH的比较
10. 2. 4 SDH的特点
10. 2. 5 SDH原理
10. 2. 6 DWDM原理
10. 3 宽带IP网络技术
10. 3. l 主要的宽带IP网技术
10. 3. 2 IP over ATM
10. 3. 3 IP over SDH
10. 3. 4 IP over WDM
10. 3. 5 总结
10. 4 CATV宽带技术
10. 4. 1 CATV宽带综合服务网的特点
10. 4. 2 CATV宽带综合服务网的一般组成方案
10. 4. 3 CATV宽带综合网的各种模式及功能发展
10. 4. 4 CATV宽带综合网的发展方向--从"濒分"到"时分"
10. 5 接入网
10. 5. l 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
10. 5. 2 接入网定义
10. 5. 3 接入网的功能
10. 5. 4 接入网分类
10. 5. 5 基于SDH的宽带接入技术
10. 6 流媒体技术
10. 6. l 流媒体含义
10. 6. 2 流媒体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
10. 6. 3 流媒体技术方式
10. 7 小结
10. 8 思考题
第11章 VPN网络技术
11. 1 VPN概述
11. 1. 1 VPN是什么
11. 1. 2 为什么需要VPN
11. 1. 3 VPN的分类
11. 1. 4 VPN应用在哪里
11. 2 IPSec
11. 2. l 认证首部AH
11. 2. 2 负载安全封装ESP
11. 2. 3 为什么有2个协议
11. 2. 4 因特网密钥交换IKE
11. 3 VPN典型应用设计
11. 3. 1 适用的场合
11. 3. 2 设计要点
11. 3. 3 设计原则
11. 4 小结
11. 5 思考题
第12章 QoS技术
12. 1 什么是QOS技术
12. 1. 1 服务的含义
12. 1. 2 服务的类型
12. 1. 3 服务质量的含义
12. 1. 4 什么是QoS技术
12. 2 为什么需要QoS技术
12. 2. 1 需要QoS的原因
12. 2. 2 QOS解决的问题
12. 2. 3 QoS技术的目标
12. 2. 4 QoS技术原则
12. 3 QoS技术的类型
12. 3. l 按资源分配的方式分类
12. 3. 2 按流分类
12. 3. 3 QoS协议和技术
12. 4 RSVP资源预留
12. 4. 1 预留建立过程
12. 4. 2 RSVP集成服务的基本类型
12. 4. 3 RSVP QoS参数
12. 4. 4 RSVP协议机制总结
12. 5 区分服务
12. 5. 1 区分服务的分类
12. 5. 2 DiffServ原理
12. 6 MPLS
12. 6. 1 MPLS QoS的特点
12. 6. 2 MPLS QoS原理
12. 7 子网带宽管理SBM
12. 7. 1 SBM的作用
12. 7. 2 SBM组成
12. 7. 3 SBM原理
12. 8 QoS体系结构
12. 8. 1 QOS体系结构的含义
12. 8. 2 RSVP和DiffServ端到端模型
12. 8. 3 RSVP DCLASS对象
12. 8. 4 RSW对聚合的预留
12. 8. 5 支持RSVP的MPLS
12. 8. 6 支持DiffServ的MPLS
12. 9 支持组播的QoS
12. 9. 1 支持组播的RSVP
12. 9. 2 支持组播的DiffServ
12. 9. 3 支持组播的MPLS
12. 9. 4 支持组播的SBM
12. 10 支持策略的QoS
12. 11 小结
12. 12 思考题
参考文献
1. l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 1. l 星型
1. 1. 2 环型
1. 1. 3 总线型
1. 1. 4 树型
1. 2 计算机网络分类
1. 2. l 局域网
1. 2. 2 广域网
1. 2. 3 城域网
l. 2. 4 互联网
1. 3 网络体系结构
1. 3. 1 体系结构的含义
1. 3. 2 协议的含义
l. 3. 3 OSI/RM协议参考模型
1. 3. 4 TCP/IP模型
1. 4 TCP/IP协议
1. 4. 1 IP协议
1. 4. 2 TCP协议
l. 5 网络技术分类
1. 5.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含义
1. 5.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类
1. 6 小结
1. 7 思考题
第2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
2. 1 数据传输的编码基础
2. 1. 1 有线和无线通信码型
2. 1. 2 光纤通信码型
2. 1. 3 频率. 频谱和带宽
2. 2 数据传输的电子学基础
2. 2. l 概述
2. 2. 2 数字传输中的常见电子标准
2. 2. 3 数字传输基础
2. 2. 4 模拟传输基础
2. 2. 5 复用技术
2. 2. 6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2. 3 数字数据交换技术
2. 3. l 电路交换
2. 3. 2 报文交换
2. 3. 3 分组交换
2. 4 差错控制
2. 4. 1 差错控制方法和特征
2. 4. 2 纠检错码基本概念
2. 4. 3 常用的检错码
2. 5 流量控制
2. 5. l 网络拥挤和死锁
2. 5. 2 流量控制的含义和目的
2. 5. 3 流量控制方法
2. 5. 4 流量控制方法的综合应用
2. 6 移动通信技术简介
2. 6. 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2. 6. 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2. 6. 3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2. 7 通信技术新发展--三网合一
2. 7. 1 三网合一的含义
2. 7. 2 三网合一实现中的问题
2. 8 小结
2. 9 思考题
第3章 10G以太网技术
3. l 以大网
3. 1. l 以不网层次结构
3. 1. 2 以大网的帧格式
3. 1. 3 以太网工作原理
3. 1. 4 以太网物理层标准
3. 1. 5 5-4-3规则
3. 2 快速以大网
3. 2. l 快速以太网的层次结构
3. 2. 2 快速以不网的工作原理
3. 2. 3 快速以太网对以太网的改进
3. 2. 4 快速以太网工程指标
3. 3 千兆以太网
3. 3. l 千兆以太网层次结构
3. 3. 2 千兆以太网工作原理
3. 3. 3 千兆以太网的物理拓扑
3. 3. 4 千兆以太网的主要改进
3. 4 10G以大网
3. 4. 1 1OG以太网发展背景
3. 4. 2 10G以太网目标
3. 4. 3 10G以太网的主要差异
3. 4. 4 10G以太网物理层
3. 4. 5 10G以太网MAC层
3. 4. 6 帧格式
3. 4. 7 LAN与WAN的速率适配
3. 4. 8 10G以太网的研发与前景
3. 4. 9 10G以太网优势
3. 5 以大网技术指标比较
3. 6 小结
3. 7 思考题
第4章 宽带ISDN技术
4. 1 ISDN
4. l. 1 ISDN的含义
4. 1. 2 ISDN的基本特点
4. l. 3 ISDN的功能
4. 1. 4 ISDN支撑业务
4. 1. 5 ISDN的体系结构
4. 1. 6 ISDN用户\网络接口UNI
4. 1. 7 ISDN的发展方向--宽带ISDN
4. 2 帧中继
4. 2. 1 技术背景
4. 2. 2 帧中继定义
4. 2. 3 帧中继网络组成
4. 2. 4 帧中继适用场合
4. 2. 5 帧中继帧格式
4. 2. 6 帧中继数据传输协议
4. 2. 7 帧中继工作原理
4. 2. 8 阻塞控制
4. 3 ATM
4. 3. 1 ATM的诞生与发展
4. 3. 2 ATM的含义
4. 3. 3 ATM网络元素
4. 3. 4 ATM服务类别
4. 3. 5 ATM服务的5个种类
4. 3. 6 ATM协议模型
4. 3. 7 ATM信元结构
4. 3. 8 ATM工作原理
4. 3. 9 ATM适配层AAL
4. 3. 10 AAL协议
4. 4 小结
4. 5 思考题
第5章 计算机网络路由
5. 1 路由的概念
5. 1. l 路由选择及其算法
5. 1. 2 常见的路由选择方法
5. l. 3 路由算法分类
5. 1. 4 路由算法应该满足的要求
5. 2 路由算法简介
5. 2. l 固定式路由选择算法
5. 2. 2 自适应式路由选择算法
5. 2. 3 分层式路由选择
5. 3 Internet路由技术
5. 3. 1 Internet路由协议分类
5. 3. 2 路由信息协议RIP
5. 3. 3 开放最短通路优先协议OSPF
5. 3. 4 BGP协议
5. 4 路由器关键技术
5. 4. 1 路由器的2大功能
5. 4. 2 路由器的关键技术问题
5. 4. 3 路由器应用展望
5. 5 小结
5. 6 思考题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寻址
6. 1 主机寻址信息
6. 2 主机寻址过程
6. 3 子网(局域网)寻址
6. 3. 1 广播式信道寻址
6. 3. 2 点到点信道寻址
6. 4 广域网寻址
6. 5 地址的封装
6. 6 域名解析系统DNS
6. 6. l 为什么需要DNS
6. 6. 2 域名系统解决的问题
6. 6. 3 TCP/IP互联网域名
6. 6. 4 域名解析
6. 6. 5 域服务器报文
6. 7 地址解析ARP/RARP
6. 7. 1 什么是地址解析
6. 7. 2 从互联网地址到物理地址映射
6. 7. 3 从物理地址到互联网地址
6. 7. 4 地址解析报文
6. 8 小结
6. 9 思考题
第7章 IP交换
7. 1 概述
7. 1. l 传统的Internet技术面临挑战
7. 1. 2 IP技术与ATM技术结合的难点
7. 1. 3 IP+ATM技术简介
7. 1. 4 IP与ATM结合的模型
7. 1. 5 标准和产品
7. 1. 6 应用情况
7. 2 ATM局域网仿真
7. 2. l 概述
7. 2. 2 局域网仿真的配置结构
7. 2. 3 局域网仿真的协议结构
7. 2. 4 LANE帧格式
7. 2. 5 AFM仿真局域网中的连接
7. 2. 6 局域网仿真的工作过程
7. 2. 7 LANE的网络连接
7. 2. 8 LANE存在的问题
7. 3 ATM支持的IP技术
7. 3. 1 概述
7. 3. 2 IPOA的配置
7. 3. 3 IPOA的协议结构
7. 3. 4 IPOA的地址解析
7. 3. 5 IPOA的网络连接
7. 3. 6 IPOA的优缺点
7. 3. 7 IPOA与LANE的比较
7. 4 IP交换
7. 4. 1 IP交换机
7. 4. 2 IP交换机内部协议
7. 4. 3 流的分类与处理
7. 4. 4 工作原理
7. 4. 5 IP交换网
7. 4. 6 IP交换的优缺点
7. 5 ATM上的多协议规范
7. 5. 1 概述
7. 5. 2 组成
7. 5. 3 工作原理
7. 5. 4 MPOA与IP比较
7. 6 标记交换
7. 6. 1 概述
7. 6. 2 标记
7. 6. 3 标记交换网络组成
7. 6. 4 工作原理
7. 6. 5 标记交换的优缺点
7. 6. 6 标记交换与IP交换的比较
7. 7 MPLS标准化新进展
7. 7. l 概述
7. 7. 2 MPLS的相关概念
7. 7. 3 MPLS网络结构
7. 7. 4 MPLS的标签
7. 7. 5 标签分发与处理
7. 7. 6 MPLS数据包的传送流程
7. 8 小结
7. 9 思考题
第8章 虚拟局域网VLAN
8. 1 VLAN的含义
8. 2 为什么需要VLAN
8. 2. 1 需求驱动
8. 2. 2 技术驱动
8. 3 VLAN的种类
8. 3. l 基于端口分组的VLAN
8. 3. 2 基于MAC地址分组的VLAN
8. 3. 3 基于协议的VLAN
8. 3. 4 基于IP的VLAN
8. 3. 5 将IP组播组作为VLAN
8. 3. 6 VLAN的组合
8. 3. 7 基于策略的VLAN
8. 3. 8 VLAN与DHCP
8. 4 VLAN成员之间信息通信
8. 4. l 第二层VLAN成员间的通信
8. 4. 2 第三层VLAN成员间的通信
8. 4. 3 ATM骨干间的VLAN通信
8. 4. 4 LANE
8. 5 VLAN标准
8. 5. l IEEE802. 1D
8. 5. 2 IEEE802. lp
8. 5. 3 IEEE802. 1Q
8. 5. 4 IEEE802.10
8. 6 配置VLAN实例
8. 7 小结
8. 8 思考题
第9章 无线网络技术
9. l 无线网络原理及标准
9. 1. l 无线网络的配置方式
9. 1. 2 无线网络的传输技术
9. 1. 3 无线局域网标准
9. 1. 4 无线应用协议WAP
9. 1. 5 宽带无线网
9. 1. 6 无线网络技术前景展望
9. 2 无线局域网
9. 2. l 标准
9. 2. 2 无线局域网组成
9. 3 WAP
9. 3. 1 WAP简介
9. 3. 2 WAP技术
9. 3. 3 WAP手机上网流程
9. 4 HiperLAN
9. 4. l 网络结构
9. 4. 2 主要特征
9. 4. 3 HIPERLAN2的协议栈结构
9. 4. 4 与802. 11的比较
9. 5 蓝牙
9. 5. 1 蓝牙协议结构
9. 5. 2 蓝牙通信系统
9. 5. 3 相关技术比较
9. 6 小结
9. 7 思考题
第10章 宽带IP网
10. 1 宽带IP网的结构
10. 1. 1 什么是宽带IP网
10. 1. 2 宽带IP网的平面结构
10. 1. 3 宽带IP网的层次结构
10. 2 SDH和DWDM
10. 2. 1 SDH含义
10. 2. 2 SDH的产生
10. 2. 3 SONET与SDH的比较
10. 2. 4 SDH的特点
10. 2. 5 SDH原理
10. 2. 6 DWDM原理
10. 3 宽带IP网络技术
10. 3. l 主要的宽带IP网技术
10. 3. 2 IP over ATM
10. 3. 3 IP over SDH
10. 3. 4 IP over WDM
10. 3. 5 总结
10. 4 CATV宽带技术
10. 4. 1 CATV宽带综合服务网的特点
10. 4. 2 CATV宽带综合服务网的一般组成方案
10. 4. 3 CATV宽带综合网的各种模式及功能发展
10. 4. 4 CATV宽带综合网的发展方向--从"濒分"到"时分"
10. 5 接入网
10. 5. l 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
10. 5. 2 接入网定义
10. 5. 3 接入网的功能
10. 5. 4 接入网分类
10. 5. 5 基于SDH的宽带接入技术
10. 6 流媒体技术
10. 6. l 流媒体含义
10. 6. 2 流媒体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
10. 6. 3 流媒体技术方式
10. 7 小结
10. 8 思考题
第11章 VPN网络技术
11. 1 VPN概述
11. 1. 1 VPN是什么
11. 1. 2 为什么需要VPN
11. 1. 3 VPN的分类
11. 1. 4 VPN应用在哪里
11. 2 IPSec
11. 2. l 认证首部AH
11. 2. 2 负载安全封装ESP
11. 2. 3 为什么有2个协议
11. 2. 4 因特网密钥交换IKE
11. 3 VPN典型应用设计
11. 3. 1 适用的场合
11. 3. 2 设计要点
11. 3. 3 设计原则
11. 4 小结
11. 5 思考题
第12章 QoS技术
12. 1 什么是QOS技术
12. 1. 1 服务的含义
12. 1. 2 服务的类型
12. 1. 3 服务质量的含义
12. 1. 4 什么是QoS技术
12. 2 为什么需要QoS技术
12. 2. 1 需要QoS的原因
12. 2. 2 QOS解决的问题
12. 2. 3 QoS技术的目标
12. 2. 4 QoS技术原则
12. 3 QoS技术的类型
12. 3. l 按资源分配的方式分类
12. 3. 2 按流分类
12. 3. 3 QoS协议和技术
12. 4 RSVP资源预留
12. 4. 1 预留建立过程
12. 4. 2 RSVP集成服务的基本类型
12. 4. 3 RSVP QoS参数
12. 4. 4 RSVP协议机制总结
12. 5 区分服务
12. 5. 1 区分服务的分类
12. 5. 2 DiffServ原理
12. 6 MPLS
12. 6. 1 MPLS QoS的特点
12. 6. 2 MPLS QoS原理
12. 7 子网带宽管理SBM
12. 7. 1 SBM的作用
12. 7. 2 SBM组成
12. 7. 3 SBM原理
12. 8 QoS体系结构
12. 8. 1 QOS体系结构的含义
12. 8. 2 RSVP和DiffServ端到端模型
12. 8. 3 RSVP DCLASS对象
12. 8. 4 RSW对聚合的预留
12. 8. 5 支持RSVP的MPLS
12. 8. 6 支持DiffServ的MPLS
12. 9 支持组播的QoS
12. 9. 1 支持组播的RSVP
12. 9. 2 支持组播的DiffServ
12. 9. 3 支持组播的MPLS
12. 9. 4 支持组播的SBM
12. 10 支持策略的QoS
12. 11 小结
12. 12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