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奥)弗洛伊德著(S.Freud)著;高觉敷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84-11-01

ISBN:9787100003155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或者,他们也可力图钻研较系统的著作,如希契曼和巴巴拉·洛的书,这些书由于将那么多的内容压缩在短短的篇幅之内,以致病在简约难懂。再不然,最后,他们也许可以在许多书中找到一本,这些书不必点名,它们都给精神分析作了适当的论述,但是它们的作者对这门学问的正确知识的获得,没有提供必要的初步资料。精神分析文献的这个空白现在已经由一位最合式的作者弥补起来了,这就是弗洛伊德教授本人,他在百忙中费神写出这一本书,凡是临床心理学界都应当对他表示感谢。今后,我们对经常提出的问题可以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这是开始研究精神分析的一本好书。但就在这里,我也必须警告读者,对认为这部书是有关精神分析的完善的教科书这句话,也要有几点修正。它的开始写作的情况就不允许我们对它作出这样的估价。这部书是1915一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的三部分讲稿。头两部分假定听讲者绝对没有这门学科的知识。演讲的风度表明是对这门学问的引论。但在第三期的演讲中,弗洛伊德教授无疑地认为听众已经通过他们的研究,扩大了阅读的范围,决定不再把他们仅仅当作初学,因而放手讨论更专门和更困难的课题——神经病的精神分析了。结果,此书的下半部比上半部远较高深,老实说,这是有好处的,作者可以在这里或那里,传授他的有关深奥问题的最后的结论。因此,精神分析的学者,无论他如何高明,都可以从此书中学到许多东西。我们也必须注意此书对于精神分析与在这里没有讲到的其他人文科学的广泛关系,却没有作过充分的论述。除了分散在这页或那页上的若干提示以外,对于精神分析在社会学、种族发展研究、尤其是正常人心理学上的应用的范围,却很少讲到。此书基本上限于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和梦及神经病的三项专题,他选取了这些专题用以为达到作者目的的最适宜的题材——给学生介绍精神分析。[看更多]
作者简介
  精神分析学奠基人弗洛伊德(1856-1939)于1856年生在原属奥地利帝国、今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弗赖堡城。4岁时随全家迁往维也纳,—生几乎是在那里度过的。弗洛伊德学习成绩优异,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此后10年中,他一直进行生理学研究,先在精神病诊所工作,后自开诊所,专治神经病。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逐渐发展,l895年才发表了他的第—部著作《瘟病研究》。他的第二部著作《释梦》发表于1900年,这是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应邀赴美国讲学之后,名声大噪。他在维也纳成立了精神分析学会,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是其最老的会员之一,后来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客也加入了该学会。这两位学者都成了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结了婚,有6个孩子。晚年患口腔癌,自1923年起,先后曾作30余次手术。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1938年,纳粹分子占领维也纳之后,82岁高龄的犹太老人弗洛伊德被迫逃往伦效,第二年客死那里。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贡献是巨大的,难以用简单的话加以概括。他强调人的潜在意识在人的行为中的极端重要性。他还阐明这种潜在意识也影响到梦、说错话和忘记姓名以及人自身发生的某些事情,甚至影响到某些疾病。弗洛伊德发展了精神分析技术,将其作为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他创造了关于人的个性的理论,简化了关于不安、压抑、冲动的心理学理论。他的思想一开始就引起了激烈争论。他首先提出受压抑的性感在精神病和神经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还说性冲动更多地表现在儿童,甚至婴儿期,即所谓的俄迪普斯情结。鉴于弗洛伊德的许多思想仍在讨论中,因而很难确定其在历史上的地位。虽然他是心理学方面的先驱者,但他的理论(与达尔文、已斯德相反)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支持,故很难预料他的部分思想将得到科学界的青睐并承认它是正确的。尽管如此,但我们仍毫不怀疑弗洛伊德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卓绝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由他创立的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类本性的看法。此外,他还提出了许多具有世界性应用价值的术语,如“伊底”、“自我”、“超我”等。
目录
    序
   第一编 过失心理学
   第一讲 绪论
   第二讲 过失心理学
   第三讲 过失心理学(续)
   第四讲 过失心理学(续完)
   
   第二编 梦
   第五讲 初步的研究及其困难
   第六讲 初步的假说与释梦的技术
   第七讲 显意和隐意
   第八讲 儿童的梦
   第九讲 梦的检查作用
   第十讲 梦的象征作用
   第十一讲 梦的工作
   第十二讲 梦的举例及其分析
   第十三讲 梦的原始的与幼稚的特点
   第十四讲 欲望的满足
   第十五讲 几点疑问与批判的观察
   
   第三编 神经病通论
   第十六讲 精神分析法与精神病学
   第十七讲 症候的意义
   第十八讲 创伤的执着——潜意识
   第十九讲 抗拒与压抑
   第二十讲 人们的性生活
   第二十一讲 里比多的发展与性的组织
   第二十二讲 发展与退化的各方面、病原学
   第二十三讲 症候形成的过程
   第二十四讲 一般的神经过敏
   第二十五讲 焦虑
   第二十六讲 里比多说:自恋
   第二十七讲 移情作用
   第二十八讲 分析疗法
   
   人名对照表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