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宪法诉讼原论

宪法诉讼原论

作者:胡肖华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2-01

ISBN:9787503639593

定价:¥2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该书在以下诸方面展示出作者在某些问题上的深思熟虑与远见卓识。1.结合域外成功经验和本土法治现状,并基于全面性与有效性、政治性与司法性、抽象性与具体性、预防性与事后性、宪政秩序的维护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等方面的考量,作者“设计”了颇有中国特色的并行集中型宪法诉讼模式,充分体现了“有效且无漏洞”的救济原则,同时,由于充分考虑到了我国在这方面缺乏实践经验的现状,该模式不但科学合理,而且简便易行。2.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勾勒了宪法诉讼法学的初步轮廓。3.本书在破解宪法学难题方面展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分析路径与方法。4.该书将民主划分为:(1)理论民主:每个人都有表达意愿的自由;(2)实践民主:每个人表达意愿的自由都有被忽视的可能;(3)宪政民主:每一个被忽视的意愿都可以通过宪法诉讼获得补救。5.从理论层面上,该书怕设计的宪法诉讼审判程序基本上是切实可行的,并且诸种宪法特别审判程序和制度亦有独到之处。
作者简介
  胡肖华,1964年1月生,湖南茶陵人。1981年8月入武汉大学法律系学习,1985年9月继续攻读该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后分配至湘潭大学法律系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学科研工作,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以同等学力身份向武汉大学申请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取得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现为湘潭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行政诉讼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法学会行政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南省首届新世纪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研究人员,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近年来参与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乡镇人大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主持完成了省社科规划课题《行政责任问题研究》、《教育行政诉讼制度研究》、《宪法诉讼制度研究》等,已出版专著5部并在《中国法学》、《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法商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宪法诉讼原论》为大陆首部系统研究宪法诉讼制度的专著,填补了该领域的理论空白。
目录
我们的意见(代序)
前言
第一章 宪法诉讼:宪政的守护神
一、无诉讼即无宪政
二、宪法诉讼:民主之补救
三、宪法诉讼:人权之保障
四、宪法诉讼:宪治之精义
五、宪法诉讼:正当性分析
第二章 宪法诉讼:内涵·价值·功能
一、宪法诉讼的内涵
二、宪法诉讼的特征
三、宪法诉权与宪法审判权
四、违宪行为及其分类
五、宪法诉讼与相关概念辨识
六、宪法诉讼的价值分析
七、宪法诉讼功能:和谐的政治状态
第三章 宪法诉讼:源与流
一、宪法诉讼之缘起
二、宪法诉讼的成长轨迹
三、宪法诉讼的未来走势
第四章 域外宪法诉讼:比较与分析
一、域外宪法诉讼模式分类
二、美国——YA型宪法诉讼
三、法国——XB型宪法诉讼
四、奥地利——ZB型宪法诉讼
五、葡萄牙——ZC型宪法诉讼
第五章 中国宪法诉讼:可能性考量
一、经济上的可能性: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政治上的可能性:依法治国方略的出台
三、文化上的可能性:多元文化体系的形成
四、法制上的可能性: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第六章 中国宪法诉讼:模式选择与来构
一、中国宪法诉讼模式的可能选择与分析
二、构建我国宪法诉讼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三、中国应选模式:复合模式
四、中国宪法诉讼模式的特色分析
第七章 中国宪法诉讼:审查规则
一、条款辐射规则
二、法律合宪性推定规则
三、有限湖及力规则
四、程序性与实体性相结合规则
五、审查例外规则
六、穷尽其他救济规则
第八章 中国宪法诉讼:审判程序
一、宪法诉讼的一般程序与审判原则
二、基本法律违宪审判程序
三、法律、法规违宪抽象审判程序
四、法律、法规违宪具体审判程序
五、机关权限争议审判程序
六、宪法诉愿审判程序
七、弹劾案件审判程序
八、社团违宪审判程序
九、选举案件审判程序
中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