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当代文学关键词
作者:洪子诚,孟繁华册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2-01
ISBN:9787563334599
定价:¥1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当代文学的许多事情,不少材料,至今仍未“解密”和披露——知情人秘而不宣,不知情者则蒙在鼓里。这里所讨论的“当代文学”,不是它的特征、性质,而是考察这个概念在最初是如何被“构造”的,以及此后不同时期、在不同使用者那里,概念涵义的变异。本书前言前言:期许与限度——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的几点说明/洪子诚孟繁华组织编写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这个想法的提出,最初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时值在广西出版的文学理论批评刊物《南方文坛》,需要更新栏目,添加新的内容。刊物主编张燕玲希望我们能主持一个学术性稍强的栏目,我们便贸然地答应了下来。主编办事极为认真,不曾想到在1998年11月重庆召开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0届年会上,张燕玲便找到我们,开始筹划、商议具体实施方法。于是,我们和谢冕先生一起,初步拟定了最初的一批条目。从次年1月出版的《南方文坛》(1999年第1期)开始,这个栏目便和读者见面了。两年多的时间里,陆续刊发了20多个条目。许多著名的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和一些年轻的朋友,对这个工作给了热情的支持。如果说,当初的这个想法能得到实现,并且取得一定的反响的话,刊物主持者的执着和参与条目撰写的作者的热情,是首先需要提及的。另一方面,也许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有关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一些想法。长时间以来,我们深感当代文学研究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比如史料问题。当代文学的许多事情,不少材料,至今仍未“解密”和披露;知情人秘而不宣,不知情者则蒙在鼓里。就已经发表的资料看,梳理、识别、积累的工作,也做得很不够。又比如,既有的当代文学研究的概念和叙述方法,在未得到认真的“清理”的情况下仍继续使用,这导致对“当代文学”有效阐释的学科话语的建设,受到阻滞。再比如,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必要(当然不是绝对)的界限,常有混淆,以至于把当代文学研究,简化为“现状批评”,并进而削弱了批评本身应有的“历史意识”。至于在学科关系上,由于当代文学不能有力地界定它的对象,提出所要回答的问题,因而,它也就无法摆脱“现代文学”学科对它的强大压力,而在“20世纪中国文学”等“整体研究”的框架中,继续扮演被挤压、被排斥的角色。这些问题,有的是研究者自身没有能力解决的,有的则是有能力但是没有解决好的。从有能力解决这一点说,不能再用学科“年轻”,因而必定不成熟等理由来自我解脱了,我们只能承认确实做得不够。这就需要做一点事。“关键词”研究的提出,便是我们对工作欠缺的一种必要的弥补。我们知道,一个有理由存在的“学科”,应该有属于它的质的规定性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是这个学科“知识”的基础。“当代文学”如果还被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的话,当然也有属于它自身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如“社会主义文学”、“两结合创作方法”、“文艺思想斗争”;如“正面人物”、“中间人物”;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如“光明面”、“黑暗面”、“歌颁与暴露”;如“三突出”、“主题提炼”、“主题先行”;如“政治抒情诗”、“报捷文学”、“工厂史”、“革命回忆录”;如“集体创作”、“三结合创作”;如“工农作家”、“业余作家”、“驻会作家”;如“内部发行”、“手抄本”、“民间刊物”;如“鲜花”、“毒草”、“反党小说”、“阴谋文艺”;……这些概念,体现了“当代文学”的性质,联系着“当代文学”的特殊问题。不过,我们过去使用它们,常常缺乏必要的认真处理,或者是想简单地加以抛弃,或者在缺乏必要的辨析下继续沿用。我们既忽略了这些概念产生的语境,它们的特有的含义,又对它们的出现与“当代文学”的“构造”之间的复杂关系,缺乏明察。当然,也很少注意到它们在当代文学过程中的演化、分裂这一重要现象。从这样的理解出发,我们所设想的“当代文学关键词”研究,主要不在于编写一本有关当代文学主要语词的词典,以期规范使用者在运用这些概念时的差异和分歧,进而寻求通往概念确切性的道路。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质疑对这些概念的“本质化”的理解,不把它们看作“自明”的实体,从看起来“平滑”、“统一”的语词中,发现裂隙和矛盾,暴露它们的“构造”的性质,指出这些概念的形成和变异,与当代文学形态的确立和演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从对象内部,在内在逻辑上把握它们,来实现对“当代文学”的反思和清理。从收入本书的文章上看,我们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这一初衷。为了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也为了使有效的对话关系成为可能,在《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和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积极促成下,我们将在刊物上已发表和少数未发表的关键词研究文章汇编成册。它一方面表示我们的工作已暂告一段落,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当代文学研究同行间进行交流的机会。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栏目进行过程中,虽然我们对宗旨和写作体例作了整体性的规划,但由于研究者个人的知识背景、学术个性和写作习惯的不同,写出的文章在问题的理解上,方法的应用上,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重视这种差异,而且曾有过同一概念由不同学者分别撰写,达到互相参照的设计(但这个设计,没有得到实现)。总的说来,虽然我们对这项工作有过热切的期许,但成果存在的不足和限度,同样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不过,我们珍惜许多学者和年轻朋友为此付出的劳动,事实上它们也是近年来当代文学研究的一项值得注意的成果。这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会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参照。2000年11月于北京
作者简介
暂缺《当代文学关键词》作者简介
目录
期许与限度 洪子诚 孟繁华
中国当代文学 洪子诚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孟繁华
两结合 南帆
思想改造 谢泳
文艺思想斗争 邓程
双百方针 洪子诚
歌颂与暴露 刘锋杰
香花·毒草 张利群
干预生活 於可训
正面人物 陈美兰
集体创作 赵锦丽
革命历史小说 黄伟林
政治抒情诗 荣光启
文艺黑线专政 程光炜
三突出 古远清
新时期文学 丁帆 朱丽丽
主体性 陶东风
向内转 鲁枢元
朦胧诗·新诗潮 张清华
后新诗潮 王光明
重写文学史 周立民
民间 王光东
生活 萨支山
日常生活 冷霜
民族性 郝雨
文艺战线 王彬彬
写真实·真实性 吴义勤
重大主题 易晖
中国当代文学 洪子诚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孟繁华
两结合 南帆
思想改造 谢泳
文艺思想斗争 邓程
双百方针 洪子诚
歌颂与暴露 刘锋杰
香花·毒草 张利群
干预生活 於可训
正面人物 陈美兰
集体创作 赵锦丽
革命历史小说 黄伟林
政治抒情诗 荣光启
文艺黑线专政 程光炜
三突出 古远清
新时期文学 丁帆 朱丽丽
主体性 陶东风
向内转 鲁枢元
朦胧诗·新诗潮 张清华
后新诗潮 王光明
重写文学史 周立民
民间 王光东
生活 萨支山
日常生活 冷霜
民族性 郝雨
文艺战线 王彬彬
写真实·真实性 吴义勤
重大主题 易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