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

作者:叶孝信主编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3-01

ISBN:9787309031447

定价:¥4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博学”是复旦大学出版社重点推出的精品教材的品牌标志。“博学·法学系列”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等高校的著名法学家和学科带头人领衔主编,由上述高校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大学、等政法院校选派的资深教授、副教授联袂参编,作者权威,阵容强大。在内容和体例上,既注重保留传统教材的精华,又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是一套面向21世纪、反映我国当今法学教育最新状况的高品质法学教材。叶孝信,男,福建建瓯人。生于1927年10月。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华东政法学院、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法律学系。曾任复旦大学法律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论著有《试论唐律疏议》(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主编有《中国法制史》(全国自学考试教材)、《中国法制史自学考试大纲》、《中国法制史自学考试指南》、《中国民法史》(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政治法律卷》等著作,译作有《英国概况》》、《布热津斯基言论选》等。本书按照历史朝代顺序,全面介绍了中国有史以来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主要内容,以及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色。书中吸取了近年来中国法制史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加强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有关民事财产制度方面内容以及司法诉讼方面内容的介绍和总结。在体例结构上设置了“本章要点”、“资料”、“解说”、“案例”、“人物”、“插图”、“本章小结”等栏目形式,通过对史料的引用、法律现象的解说、典型案例的列举和古代法官事迹的介绍,帮助学生在接受授课和阅读教材后确立法治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法律文化和法律传统。全书结构新颖,文字通俗,条理清晰,是法律专业师生和法律爱好者研习中国法制史的理想教材和适用读物。
作者简介
  叶孝信,男,福建建瓯人。生于1927年10月。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华东政法学院、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法律学系。曾任复旦大学法律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论著有《试论唐律疏议》(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主编有《中国法制史》(全国自学考试教材)、《中国法制史自学考试大纲》、《中国法制史自学考试指南》、《中国民法史》(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政治法律卷》等著作,译作有《英国概况》》、《布热津斯基言论选》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时期的初步发展(约前21世纪——前11世纪)
第一节 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第二节 夏商时代的法制
第二章 西周的法制(前11世纪——前771)
第一节 法制指导思想
第二节 法律形式
第三节 身份法律制度
第四节 刑事法律制度
第五节 财产法律制度
第六节 司法制度
第三章 春秋战国的法制(前770——前221)
第一节 法律形式的转变
第二节 法律制度内容的变化
第三节 司法制度的变化
第四章 秦国及秦朝的法制(前356——前206)
第一节 商鞅变法
第二节 法制指导思想
第三节 法律形式
第四节 身份法律制度
第五节 财产法律制度
第六节 司法制度
第五章 两汉的法制(前 206——220)
第一节 法制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法律形式
第三节 身份法律制度
第四节 刑事法律制度
第五节 财产法律制度
第六节 司法制度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制(220——581)
第一节 法律形式
第二节 身份法律制度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
第四节 财产法律制度
第五节 司法制度
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法制(581——960)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隋朝法制
第二节 唐初的法制指导思想
第三节 唐朝的法律形式
第四节 唐朝的身份法律制度
第五节 唐朝的刑事法律制度
第六节 唐朝的财产法律制度
第七节 唐朝的司法制度
第八节 五代的法律制度
第八章 两宋的法制(960——1279)
第一节 法律形式
第二节 身份法律制度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
第四节 财产法律制度
第五节 司法制度
第九章 辽、金、西夏、元朝的法制(916——1368)
第一节 辽国(契丹)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金国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西夏的法律制度
第四节 元朝的法律制度
第十章 明朝的法制(1368——1644)
第一节 明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法律形式
第三节 身份法律制度
第四节 刑事法律制度
第五节 财产法律制度
第六节 诉讼及审判制度
第十一章 清朝的法制 (1644——1911)
第一节 法律形式
第二节 身份法律制度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
第四节 财产法律制度
第五节 司法制度
第六节 太平天国法制
第七节 清末改制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的法制(1912——1949)
第一节 孙中山对于民国法制的设想
第二节 法律体系
第三节 立宪活动及宪法
第四节 民法以及商法
第五节 刑法
第六节 行政法
第七节 司法制度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法制(1927——1949)
第一节 有关政权建设的法律文件
第二节 土地立法及政策
第三节 刑事立法及政策
第四节 婚姻立法
第五节 劳动法
第六节 司法制度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