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教学艺术论
作者:李如密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09-01
ISBN:9787532821976
定价:¥17.1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片断:派)就云游各地,以传授雄辩术为职业。这种“说服的论争的艺术”充满了辩证法思想,而“辩证法来源于古希腊‘dialego’一词,意思就是进行谈话、进行论战。在古代,所谓辩证法,指的是以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来求得真理的艺术”。①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前399)在教学中用对话、提问、暗示、诘难、归纳等方法,激发学生思维,以使之主动寻求答案,即称之为“产婆术”,乃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他的方法主要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讽刺。他经常与各种人谈话,讨论人们所感兴趣的人生问题。他在与别人谈话中,装着自己什么也不懂,向别人请教,让人家发表意见。他这样做是为了引导人们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怀疑自己原有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极思索,寻求问题的答案。第二步是产婆术。这一步的作用是,在对方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否定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从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形成概念。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前347)认为“教育的方式适合”时,“节奏与乐调”就能成为美的力量来浸润心灵。他说:“我想也必有一种艺术,可用最便利的方法来做到这件事,即心灵的转变,并非把视力放到心眼里去,因为它本来有这种能力,而是在矫正心的倾向,使其朝向应该面临的方位。”③他甚至建议,为了防止“罪恶、放荡、卑鄙和淫秽”对学生的影响,就必须“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学生)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融美于心灵的习惯”。①这不就是以美育人的教学艺术吗?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前322)也认为:“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旋律和韵调及其在教育上的使用。”②据说他在吕克昂学园常在林荫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讲学,人称“逍遥学派”,很有点艺术的浪漫。古罗马的教育家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前43)在其雄辩家教育理论中的好多观点,对教学艺术也很适用。他曾说:“依我所见,除非他拥有各种重要的知识和全部自由艺术(AllLiberalarts),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雄辩家,因为不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他的语言必然是矫揉造作的,而且是冗长得令人难以忍受的,其演说也必然流于语言空洞而幼稚。”“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即高超的演讲具备优美而雅致的文体,在修辞方面具有独特的技巧和光泽。”他还特别指出:“演说是由身体、手式、眼神以及声音的调节及变化等等加以控制的,它们对于演说本身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另一教育家昆体良(M.F.Quintilianus,35-95)是“第一个极详尽地研究了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家”,他认为应该“让教师首先唤起他自己对学生的父母般的情感”,“注意智慧的差别”,指出“教师对待需要矫正的学生,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放任不管。他在教学时态度要诚恳,在工作时要忍耐,要十分用心,而不要苛求。要乐于回答问题,要对后记:后记拙著终于付印了,两年前写作中的激动之情已渐趋平静,使我能以清醒的理性审视书中的缺点和不足。深蕴奥妙的教学艺术课题,要求其研究者必须具备全面高深的学术素养,而我的孤陋寡闻和学识肤浅,定会使书中存在诸多幼稚、粗疏和讹误之处。在此诚望专家同仁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我对教学艺术产生浓厚兴趣,算来已经10年有余了。大学读书由中文系转入教育系,即萌生了研究教学艺术的念头。特别是当我的第一篇论文《教学风格初探》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教育研究》杂志1986年第9期上发表后,更是备受鼓舞,坚定了我的研究决心。从此便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进行思考,并陆续撰写成系列论文,承蒙编辑厚爱,分别发表在国内数十家教育理论杂志上。文章发表后,随即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其中有的被写进高校专业课教材,有的被推荐给大学生阅读参考,有的被指定为教师培训资料,有的被书刊转载或引用。在此特向发表我的文章的有关报刊及编辑致以衷心的感谢!写书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更是学习的过程。拙著写作中,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报刊,常常是案头堆书如山,每当读到精彩处,便忘记了写书之事。在构思写作时,又常常为初萌脑际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所激动,书中有许多文字便是动了感情后的结果。所以拙著脱稿,我也有了两大收获:一是读了许多书刊,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和启迪;二是深深地喜爱上了教学艺术这一研究课题,并愿“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拙著的写作过程中,曾参阅并引用了许多研究者的成果和资料,在此谨向有关作者及出版社或杂志社表示诚挚的感谢!拙著的写作与出版,得到了许多师长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唐文中教授、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熊明安教授,在百忙中审稿作序,期望殷殷、勉励有加,令我感激不尽。曲阜师范大学的有关领导、老师和同事给我的关心与帮助,让我难以忘怀。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拙著写作与出版的师长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特别向山东教育出版社深表谢意!在目前学术著作出版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投入巨资设立教师出版基金,鼓励教师著书立说,这对发展教育事业功莫大焉。没有他们的关心、支持与帮助,就难有此拙著的问世。李如密1995年6月8日于曲阜师范大学本书前言序一近年来,教学理论界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这就是教学艺术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研究者们不仅已经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论文,而且还出版了系统的专门著作。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在教学论的研究领域中,教学艺术论已初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李如密同志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艺术问题的研究,很有个人心得。他在《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都曾产生积极的影响,深得广大教师的好评。最新写成的这部《教学艺术论》,是他系统研究的精华和总汇。初读之后,感到它立论坚实,概念清晰,说理透彻,行文流畅,可读性强,是一部写得比较成功,值得向读者推荐的教学艺术论新著。教学艺术是通过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的。针对这一特点,作者在撰写本书时,坚持了从教学实践出发,把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着眼于教学艺术论学科的理论建设,对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如教学艺术论的研究对象、性质,教学艺术的本质、特点、功能、分类,教学艺术的辩证法,教学艺术交流过程及其规律,教学艺术风格以及各章中涉及的有关理论问题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做出了明确的回答。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教学艺术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作者曾用心翻阅了历代教育家有关教学艺术问题的论述,分析了我国众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从中选出运用教学艺术的典型事例,用来印证和说明书中相应的论点和问题,又从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中得到规律性的认识,建立了“理论——实践”的结构和体系。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了教学艺术各个方面的问题。对教学组织结构艺术、启发艺术、教学语言艺术、非言语表达艺术、板书艺术、提问艺术、教学幽默艺术、乐学教学艺术等诸多具体而实际的问题,都做了深刻而生动的阐述,本书的确为广大教师开拓了一条进入教学艺术殿堂的捷径。本书为教学艺术论这门学科增添了一枝新葩,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部学习参考的读物,相信它的出版定会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唐文中于哈尔滨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
李如密1964年7月生山东费县人。198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起连续被评为曲阜师范大学首届,第二届青年拔尖人才,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现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全国现代教学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中国学习科学学会学习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出版《教学艺术论》(专著)、《课堂教学艺术通论》(主编)、《当代中国教学风格论》(副主编)、《教育学》(副主编)等著作8部。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等全国40余家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次,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两次,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并获校级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师奖10余次。
目录
目 录
序 一
序 二
绪论
第一节 教学艺术论的对象和意义
第二节 教学艺术论的性质与任务
第三节 教学艺术论的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章 教学艺术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国外教学艺术思想的渊源
第二节 夸美纽斯的教学艺术观
第三节 国内教学艺术思想及实践
第四节 我国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观
第二章 教学艺术的本质
第一节 教学艺术的理论论证
第二节 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教学艺术的本质
第三章 教学艺术的特点、功能及分类
第一节 教学艺术的特点
第二节 教学艺术的功能
第三节 教学艺术的分类
第四章 教学艺术辩证法
第一节 教学是最辩证的艺术
第二节 教学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上)
第三节 教学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下)
第五章 教学艺术交流过程及其规律
第一节 教学艺术交流过程
第二节 教学艺术的同频共振规律
第三节 教学艺术的移情体验
第六章 乐学教学艺术
第一节 人的潜能与乐观的教育
第二节 乐学是开发潜能的有效手段
第三节 乐学教学艺术策略(上)
第四节 乐学教学艺术策略(下)
第七章 教学组织结构艺术
第一节 教学导课艺术
第二节 教学艺术高潮
第三节 教学结课艺术
第四节 教学艺术节奏
第八章 教学启发艺术
第一节 教学启发艺术的涵义
第二节 教学启发艺术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教学启发艺术的方法
第四节 暗示教学的艺术
第九章 教学语言艺术
第一节 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
第三节 教学语言艺术的类型
第四节 教学语言艺术的修养途径
第十章 教学非言语表达艺术
第一节 教学非言语表达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非言语表达系统分类
第三节 教学非言语表达的特点与功能
第四节 教学非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第十一章 教学板书艺术
第一节 教学板书艺术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板书艺术的类型
第三节 教学板书艺术的特点
第四节 教学板书艺术的技巧要求
第十二章 教学提问艺术
第一节 教学提问艺术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提问艺术的功能
第三节 教学提问艺术的类型
第四节 教学提问艺术的技巧
第十三章 教学幽默艺术
第一节 教学幽默艺术的含义及功能
第二节 教学幽默艺术的类型与结构
第三节 教学幽默艺术的技巧与方法
第四节 教学幽默艺术的训练与提高
第十四章 教学艺术风格
第一节 教学艺术风格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
第三节 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与
阶段
第四节 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的途径
后 记
序 一
序 二
绪论
第一节 教学艺术论的对象和意义
第二节 教学艺术论的性质与任务
第三节 教学艺术论的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章 教学艺术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国外教学艺术思想的渊源
第二节 夸美纽斯的教学艺术观
第三节 国内教学艺术思想及实践
第四节 我国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观
第二章 教学艺术的本质
第一节 教学艺术的理论论证
第二节 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教学艺术的本质
第三章 教学艺术的特点、功能及分类
第一节 教学艺术的特点
第二节 教学艺术的功能
第三节 教学艺术的分类
第四章 教学艺术辩证法
第一节 教学是最辩证的艺术
第二节 教学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上)
第三节 教学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下)
第五章 教学艺术交流过程及其规律
第一节 教学艺术交流过程
第二节 教学艺术的同频共振规律
第三节 教学艺术的移情体验
第六章 乐学教学艺术
第一节 人的潜能与乐观的教育
第二节 乐学是开发潜能的有效手段
第三节 乐学教学艺术策略(上)
第四节 乐学教学艺术策略(下)
第七章 教学组织结构艺术
第一节 教学导课艺术
第二节 教学艺术高潮
第三节 教学结课艺术
第四节 教学艺术节奏
第八章 教学启发艺术
第一节 教学启发艺术的涵义
第二节 教学启发艺术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教学启发艺术的方法
第四节 暗示教学的艺术
第九章 教学语言艺术
第一节 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
第三节 教学语言艺术的类型
第四节 教学语言艺术的修养途径
第十章 教学非言语表达艺术
第一节 教学非言语表达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非言语表达系统分类
第三节 教学非言语表达的特点与功能
第四节 教学非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第十一章 教学板书艺术
第一节 教学板书艺术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板书艺术的类型
第三节 教学板书艺术的特点
第四节 教学板书艺术的技巧要求
第十二章 教学提问艺术
第一节 教学提问艺术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提问艺术的功能
第三节 教学提问艺术的类型
第四节 教学提问艺术的技巧
第十三章 教学幽默艺术
第一节 教学幽默艺术的含义及功能
第二节 教学幽默艺术的类型与结构
第三节 教学幽默艺术的技巧与方法
第四节 教学幽默艺术的训练与提高
第十四章 教学艺术风格
第一节 教学艺术风格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
第三节 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与
阶段
第四节 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的途径
后 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