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
作者:岳谦厚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ISBN:9787010034553
定价:¥2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不是顾难钧的全景“绘画”或“摄影”,也不是顾维钧一生是非的简单裁断。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在于提供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提供失败的教训,不成功的行为正是人类演变过程一种至关重要的数据。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马克·布洛赫指出,“长期以来,史学家就像阎王殿里的判官,对已死的人物任情褒贬”,以满足人们内心所希望的像“上帝”那样判定此为善彼为恶的欲望。空洞的责难,然后又是空洞的翻案,给历史学蒙上了一层反复无常的外表。将一个人、一个党派或一个时代的相对标准绝对化,并以此去判定历史人物,以致产生了荒唐的结论。他提醒人们,褒贬前人要比理解前人容易得多,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的探索要比简单的定性论断难度更大。“‘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离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必然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要想窥视前人的思想,自己的思想就得让位,要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够了,不要沉迷于自己的观点而忘却了当时的可能性。从这些意义上讲,我们只有了解过去、理解过去、分析过去,才能得到它本身愿意告诉我们的更多的东西,这才是历史学研究的成功之处,布洛赫称这是“精神对物质的辉煌胜利”。本书研究主旨的立论依据正源于此,它不注重于顾维钧一生的历史再现和是非曲直的判定,而注重于顾维钧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思想与行为、个性品格与政治心态等最核心部件的解释与分析,并通过这种解释与分析来揭示民国政局与外交及本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的基本走向,反映政治、外交、战争三者之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展示民国一代职业外交家的形象。本书不可能解决顾维钧本身提出的某些问题,但将尽力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些能够提供的素材。本书的研究主旨将决定其在此项研究领域试图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趋向。
作者简介
暂缺《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序
绪篇 回顾历史·剖视典型
一 近代外交失败与民国职业外交家勃兴
二 一个典型——顾难钧
三 本书主旨及内容
上篇 外交思想·外交行为(1912-1945)——一种案例的分析
一 “联美”与“赖美”
1 早期中美关系概况
2 外交家的美国观
3 “联美”与“赖美”思想确立及其影响
二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上)
1 外交相对独立与“国民主权”外交原则(一)
2 外交相对独立与“国民主权”外交原则(二)
3 外交相对独立与“国民主权”外交原则(三)
4 民国外交弊端的检视
三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下)
1 外交自主:废约实践考察
2 主权原则:若干实例解读
3 自卫原则:日本九一八“自卫”之说驳论探析
四 现实主义与和平主义
1 外交谈判中的现实主义
2 “国联外交”中的和平主义
五 走向未来的脚步:中国外交的过去与现在
下篇 政治走向·心路历程(1946-1956)——一个纵向的历史考察
一 中性准则:外交家前三十余年的立业之道
1 中西文化寓于一体的二元价值观
2 政治上的“超然”主义
3 冠名国民党的隐衷
4 无法克服的内在张力
二 十字路口:自由主义者的两难
1 美国对华政策的政治目标
2 多元政治实验的动作
3 多元政治理想的破灭
4 中国自由主义的多舛命运
三 选择历史:政治天平失衡
1 国民党政权的剧烈摇动(1946-1948)
2 政治取向的偏执
3 政治偏执之因
四 “流亡”苦旅:政治固执与心灵困窘
五 历史回眸:两个惊人相似的现象
附录一:顾维钧事略
附录二:参考书目
后记
绪篇 回顾历史·剖视典型
一 近代外交失败与民国职业外交家勃兴
二 一个典型——顾难钧
三 本书主旨及内容
上篇 外交思想·外交行为(1912-1945)——一种案例的分析
一 “联美”与“赖美”
1 早期中美关系概况
2 外交家的美国观
3 “联美”与“赖美”思想确立及其影响
二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上)
1 外交相对独立与“国民主权”外交原则(一)
2 外交相对独立与“国民主权”外交原则(二)
3 外交相对独立与“国民主权”外交原则(三)
4 民国外交弊端的检视
三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下)
1 外交自主:废约实践考察
2 主权原则:若干实例解读
3 自卫原则:日本九一八“自卫”之说驳论探析
四 现实主义与和平主义
1 外交谈判中的现实主义
2 “国联外交”中的和平主义
五 走向未来的脚步:中国外交的过去与现在
下篇 政治走向·心路历程(1946-1956)——一个纵向的历史考察
一 中性准则:外交家前三十余年的立业之道
1 中西文化寓于一体的二元价值观
2 政治上的“超然”主义
3 冠名国民党的隐衷
4 无法克服的内在张力
二 十字路口:自由主义者的两难
1 美国对华政策的政治目标
2 多元政治实验的动作
3 多元政治理想的破灭
4 中国自由主义的多舛命运
三 选择历史:政治天平失衡
1 国民党政权的剧烈摇动(1946-1948)
2 政治取向的偏执
3 政治偏执之因
四 “流亡”苦旅:政治固执与心灵困窘
五 历史回眸:两个惊人相似的现象
附录一:顾维钧事略
附录二:参考书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