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二战回忆录
作者:(英)温斯顿·S.丘吉尔(Winston S.Churchill)著;康文凯,宋文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10-01
ISBN:9787214028358
定价:¥51.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民主国家若不能联系成更大的机构,那么他们的结构和习惯便缺乏能够保证人类安全的毅力和信心。在此书中,我们将会看到,出于慎重和克制的建议变成了导致致命危险的主要因素;出于渴望安全和安宁而采取折中妥协的办法直接造成了灾难的祸根。
作者简介
温斯顿·S·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作家,演说家,英国首相。他出身贵族,毕业于皇家军事学院,1990年参加保守党竞选获胜,进入国会。1904年转为自由党议员, 1908年任政府商务大臣, 1911年改任内政大臣,同年10月转任海军大臣, 1917年出任军需部长,1919年出任国防大臣,1921年改任殖民大臣, 1924年出任时政大臣, 1929年下台后专事写作。二战初任海军大臣,1 940年5月继任英国首相,参加了德黑兰三国首脑会谈和雅尔塔会议。 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首相, 1953年获得嘉得勋位和诺贝尔文学奖。12月参加英、美、法三国首脑百慕大会议。 1955年正式退休。 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六卷)、《英国民族史》(四卷)等。
目录
上册
第一部 战前风云(1919~1940.5.10)
第一章 胜利者的蠢事(1919~1929)
第二章 太平盛世(1922~1931)
第三章 阿道夫·希特勒
第四章 艰难岁月
第五章 日渐惨淡的景象(1934)
第六章 空中力量失衡(1934~1935)
第七章 挑战与反应(1935)
第八章 制裁意大利(1935)
第九章 希特勒动手了(1936)
第十章 沉重的间歇期
第十一章 外交大臣艾登辞职
第十二章 吞并奥地利(1938.2)
第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四章 慕尼黑悲剧
第十五章 布拉格、阿尔巴尼亚以及英国对波兰的保证
第十六章 一触即发
第十七章 胜负难料
第十八章 海军部的任务
第十九章 法国前线
第二十章 斯堪的纳维亚;苏兰
第二十一章 挪威
第二十二章 政府倒台
第二部 孤军奋战(1940.5.10~1941.6.22)
第二十三章 联合政府
第二十四章 法兰西之战
第二十五章 向海上撤退
第二十六章 援救敦刻尔克
第二十七章 抢掠战果
第二十八章 再谈法国
第二十九章 本土防御和反攻装备
第三十章 法国的痛苦
第三十一章 达尔朗与法国舰队及奥兰事件
第三十二章 走投无路
第三十三章 “海狮”计划
第三十四章 不列颠之战
第三十五章 “伦敦能承担得起”
第三十六章 租借法案
第三十七章 沙漠大捷
第三十八章 战火蔓延
第三十九章 大西洋战役
第四十章 南斯拉夫和希腊
第四十一章 沙漠侧翼(隆美尔;托卜鲁克)
第四十二章 克里特岛
第四十三章 韦维尔将军的最后一搏
第四十四章 苏俄遭到了报应
下册
第三部 大同盟(从1941年12月7日起)
第四十五章 我们的盟国苏俄
第四十六章 与罗斯福会晤
第四十七章 波斯和沙漠
第四十八章 珍珠港!
第四十九章 战时远航
第五十章 英美同心
第五十一章 新加坡沦陷
第五十二章 潜艇的乐园
第五十三章 美国海军的胜利——珊瑚海和中途岛
第五十四章 “立即开辟第二战线!”
第五十五章 二访华盛顿;托卜鲁克
第五十六章 不信任投票
第五十七章 第八集团军陷入绝境
第五十八章 开罗之行与司令部改组
第五十九章 初会莫斯科
第六十章 建交莫斯科
第六十一章 紧张与悬念
第六十二章 阿拉曼战役
第六十三章 点燃火炬
第六十四章 卡萨布兰卡会议
第六十五章 土耳其、斯大林格勒和突尼斯
第六十六章 进军意大利
第四部 胜利与悲剧(1943~1945)
第六十七章 夺取西西里岛;墨索里尼垮台
第六十八章 人造港
第六十九章 进攻意大利
第七十章 地中海上的僵持
第七十一章 北极护航队
第七十二章 德黑兰会议开幕
第七十三章 德黑兰:难题与结论
第七十四章 迦太基和马拉喀什
第七十五章 铁托元帅;希腊的磨难
第七十六章 出击安齐奥
第七十七章 “霸王”行动
第七十八章 罗马和进攻日
第七十九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
第八十章 意大利和里维埃拉登陆
第八十一章 俄军大捷
第八十二章 缅甸
第八十三章 莱特湾战役
第八十四章 解放西欧
第八十五章 莫斯科的十月
第八十六章 巴黎和阿登地区
第八十七章 雅典的圣诞节
第八十八章 马耳他和雅尔塔:世界和平计划
第八十九章 苏联和波兰:苏联的承诺
第九十章 渡过莱茵河
第九十一章 铁幕
第九十二章 德国投降
第九十三章 分歧出现了
第九十四章 原子弹
第一部 战前风云(1919~1940.5.10)
第一章 胜利者的蠢事(1919~1929)
第二章 太平盛世(1922~1931)
第三章 阿道夫·希特勒
第四章 艰难岁月
第五章 日渐惨淡的景象(1934)
第六章 空中力量失衡(1934~1935)
第七章 挑战与反应(1935)
第八章 制裁意大利(1935)
第九章 希特勒动手了(1936)
第十章 沉重的间歇期
第十一章 外交大臣艾登辞职
第十二章 吞并奥地利(1938.2)
第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四章 慕尼黑悲剧
第十五章 布拉格、阿尔巴尼亚以及英国对波兰的保证
第十六章 一触即发
第十七章 胜负难料
第十八章 海军部的任务
第十九章 法国前线
第二十章 斯堪的纳维亚;苏兰
第二十一章 挪威
第二十二章 政府倒台
第二部 孤军奋战(1940.5.10~1941.6.22)
第二十三章 联合政府
第二十四章 法兰西之战
第二十五章 向海上撤退
第二十六章 援救敦刻尔克
第二十七章 抢掠战果
第二十八章 再谈法国
第二十九章 本土防御和反攻装备
第三十章 法国的痛苦
第三十一章 达尔朗与法国舰队及奥兰事件
第三十二章 走投无路
第三十三章 “海狮”计划
第三十四章 不列颠之战
第三十五章 “伦敦能承担得起”
第三十六章 租借法案
第三十七章 沙漠大捷
第三十八章 战火蔓延
第三十九章 大西洋战役
第四十章 南斯拉夫和希腊
第四十一章 沙漠侧翼(隆美尔;托卜鲁克)
第四十二章 克里特岛
第四十三章 韦维尔将军的最后一搏
第四十四章 苏俄遭到了报应
下册
第三部 大同盟(从1941年12月7日起)
第四十五章 我们的盟国苏俄
第四十六章 与罗斯福会晤
第四十七章 波斯和沙漠
第四十八章 珍珠港!
第四十九章 战时远航
第五十章 英美同心
第五十一章 新加坡沦陷
第五十二章 潜艇的乐园
第五十三章 美国海军的胜利——珊瑚海和中途岛
第五十四章 “立即开辟第二战线!”
第五十五章 二访华盛顿;托卜鲁克
第五十六章 不信任投票
第五十七章 第八集团军陷入绝境
第五十八章 开罗之行与司令部改组
第五十九章 初会莫斯科
第六十章 建交莫斯科
第六十一章 紧张与悬念
第六十二章 阿拉曼战役
第六十三章 点燃火炬
第六十四章 卡萨布兰卡会议
第六十五章 土耳其、斯大林格勒和突尼斯
第六十六章 进军意大利
第四部 胜利与悲剧(1943~1945)
第六十七章 夺取西西里岛;墨索里尼垮台
第六十八章 人造港
第六十九章 进攻意大利
第七十章 地中海上的僵持
第七十一章 北极护航队
第七十二章 德黑兰会议开幕
第七十三章 德黑兰:难题与结论
第七十四章 迦太基和马拉喀什
第七十五章 铁托元帅;希腊的磨难
第七十六章 出击安齐奥
第七十七章 “霸王”行动
第七十八章 罗马和进攻日
第七十九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
第八十章 意大利和里维埃拉登陆
第八十一章 俄军大捷
第八十二章 缅甸
第八十三章 莱特湾战役
第八十四章 解放西欧
第八十五章 莫斯科的十月
第八十六章 巴黎和阿登地区
第八十七章 雅典的圣诞节
第八十八章 马耳他和雅尔塔:世界和平计划
第八十九章 苏联和波兰:苏联的承诺
第九十章 渡过莱茵河
第九十一章 铁幕
第九十二章 德国投降
第九十三章 分歧出现了
第九十四章 原子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