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网络设计师教程
作者:胡道元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ISBN:9787302043065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的指定用书,内容基本覆盖了网络设计师级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范围。根据该级的考试要求,本书内容包括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网络互连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与安全、Internet与Intranet、TCP/IP连网、信息服务、网络应用以及网络工程。 本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与数据通信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教科书或参考书,或供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网络设计师教程》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引论
1. 1 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
1. 2 网络分类
1.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内容
1. 4 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第2章 数据通信
2. 1 数据通信模型
2. 2 传输概念
2. 2. 1 时域概念
2. 2. 3 藏域概念
2. 2. 3 数据率和频带的关系
2. 3 模拟数据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
2. 4 数据调制与编码
2. 4. 1 调髓与编码原理
2. 4. 2 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
2. 4. 3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
2. 4. 4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 4. 5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 5 多路复用
2. 5. 1 频分多路复用
2. 5. 2 时分多路复用
2. 6 检错与纠错
2. 6. 1 检错法
2. 6. 2 纠错法
2. 7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2. 8 传输介质
2. 8. 1 双统线
2. 8. 2 同铀电缆
2. 8. 3 光导纤维电缆
2. 8. 4 无线介质
2. 9 数据通信物理层接口及协议
2. 9. 1 物理层的特性
2. 9. 2 RS232C接口
2. 9. 3 其他标准接口
2. 10 微机通信硬件
2. 10. 1 调制解调器
2. 10. 2 通信适配器
2. 11 微机通信软件
2. 11. 1 通信软件
2. 11. 2 终端仿真
2. 11. 3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第3章 交换技术
3. 1 线路交换
3. 2 分组交换技术
3. 2. 1 分组交换原理
3. 2. 2 分组交换技术
3. 2. 3 外部的和内部的操作
3. 3 帧中继交换
3. 3. 1 帧中继原理
3. 3. 2 帧中继的应用
3. 4 信元交换技术
3. 4. 1 异步转移模式基本原理
3. 4. 2 ATM交换和控制
第4章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4. 1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
4. 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4. 2. 1 OSI模型简介
4. 2. 2 OSI模型基本构造技术
4. 3 TCP/IP的分层
4. 3. 1 TCP/IP分层模型
4. 3. 2 TCP/IP分层工作原理
4. 3. 3 TCP/IP模型的分界线
4. 3. 4 复用和分解
4. 4 IP协议
4. 4. 1 Internet体系结构
4. 4. 2 IP数据报
4. 4. 3 IP数据报选项
4. 5 用户数据报协议
4. 5. 1 UDP协议功能
4. 5. 2 UDP报文格式
4. 5. 3 UDP的协议分层与封装
4. 5. 4 UDP的复用. 分解与端口
4. 6 可靠的数据流传输
4. 6. 1 可靠的数据流传输服务特性
4. 6. 2 可靠的数据流传输服务的实现
4. 7 传输控制协议
4. 7. 1 TCP功能
4. 7. 2 TCP报文格式
4. 7. 3 TCP的操作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5. 1 局域网定义和特性
5. 2 以太网
5. 2. 1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5. 2. 2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5. 2. 3 退避算法
5. 3 标记环网
5. 3. 1 标记环操作原理
5. 3. 2 优先级策略
5. 4 FDDI网
5. 4. 1 FDDI技术
5. 4. 2 FDDI帧格式
5. 4. 3 F加I协议
5. 5 局域网标准
5. 6 局域网参考模型
5. 7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5. 7. 1 网络层/LL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5. 7. 2M龙子层/MA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5. 7. 3 LLC协议数据单元结构
5. 7. 4 LLC协议的型和类
5. 7. 5 LLC协议的元素
5. 8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5. 8. 1 MAC服务规范
5. 8. 2 介质访问控制的帧结构
5. 8. 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 8. 4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邻近层的接口
5. 9 标记环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5. 9. 1 MAC服务规范
5. 9. 2 介质访问控制帧结构
5. 9. 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 10 快速以太网
5. 10. 1 快速以太网类型
5. 10. 2 快速以太网产品
5. 11 基于交换技术的网络
5. 11. 1 交换网结构
5. 11. 2 全双工以太网
5. 11. 3 多媒体
5. 12 千兆位以太网
5. 12. 1 千兆位以太网规程和标准
5. 12. 2 交换式LAN结构的干兆位以太网
5. 13 ATM局域网
5. 14 无线局域网
5. 14. 1 IEEE 802. 11体系结构
5. 14. 2 物理介质规范
5. 14. 3 介质访问控制
5. 14. 4 分布协调功能
5. 14. 5 点协调功能
5. 15 城域网
第6章 广域网技术
6. 1 电话网
6. 1. 1 公用交换电话网
6. 1. 2 计算机交换分机
6. 2 点到点通信
6. 2. 1 SLBP协议
6. 2. 2 PPP协议
6. 3 综合业务数字网
6. 3. 1 ISDN系统结构
6. 3. 2 ISDN协议参考模型
6. 4 分组交换网
6. 4. 1 分组交换网原理
6. 4. 2 X.25分层协议
6. 4. 3 虚电路服务
6. 4. 4 及25分组格式
6. 5 帧中继网
6. 5. 1 帧中继网产生背景
6. 5. 2 帧中继网与X. 25网比较
6. 5. 3 帧中继协议结构
6. 5. 4 帧中继呼叫控制
6. 5. 5 用户数据传输
6. 5. 6 帧中继网络功能
6. 6 ATM网
6. 6. 1 ATM协议参考模型
6. 6. 2 ATM层
6. 6. 3 ATM物理层
6. 6. 4 ATM适配层
6. 7 数字数据网
6. 8 移动通信
6. 8. 1 移动通信网
6. 8. 2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6. 8. 3 无线软件应用协议
6. 8. 4 个人通信业务/个人通信网
6. 9 卫星通信系统
6. 9. 1 卫星通信
6. 9. 2 甚小口径天线地球站
6. 9. 3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
第7章 网络互连技术
7. 1 局域网互连
7. 1. 1 局域网互连方式
7. 1. 2 中继器互连方式
7. 1. 3 网桥互连方式
7. 1. 4 路由器互连方式
7. 1. 5 互连方式的对比
7. 2 网络互连原理
7. 2. 1 网络互连要求
7. 2. 2 互连网络结构
7. 3 无连接网络互连
7. 3. 1 无连接互连网络的操作
7. 3. 2 无连接互连网络的设计
7. 4 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
7. 4. 1 IP数据报的直接传送和间接传送
7. 4. 2 IP路由选择表与算法
7. 5 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
7. 5. 1 ICMP机制
7. 5. 2 ICMP报文格式
7. 6 核心路由器体系结构
7. 7 路由选择算法
7. 7. 1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
7. 7. 2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
7. 8 自治系统
7. 9 内部网关协议
7. 9. 1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
7. 9. 2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7. 10 外部网关协议
7. 10. 1 外部网关协议
7. 10. 2 边界网关协议
第8章 网络操作系统
8. 1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8. 1. 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8. 1. 2 NOS的基本组成
8. 2 NetWare系列
8. 2. 1 NGtWare的组成
8. 2. 2 Netware的功能
8. 2. 3 Netware服务器及文件系统
8. 2. 4 Netware工作站
8. 2. 5 Netwar2工具
8. 3 Windows NT
8. 3. 1 LAN Manager系列
8. 3. 2 Windows NT工作站
8. 3. 3 Windows NT服务器
8. 3. 4 Windows NT的网络环境
8. 3. 5 Windows NT的网络结构
8. 4 对等式局域网
8. 4. 1 对等式局域网操作系统
8. 4. 2 Windows for work-groups
8. 4. 3 Windows 95
8. 5 UNIX操作系统
8. 5. 1 UNIX的功能
8. 5. 2 UNIX的结构
8. 5. 3 网络文件系统
8. 6 Linux操作系统
8. 6. 1 Linux的功能
8. 6. 2 Linux的常用软件
第9章 网络管理
9. 1 局域网管理技术
9. 1. 1 传统局域网管理
9. 1. 2 局域网管理工具
9. 2 网络管理功能
9. 3 网络管理协议
9. 4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9. 4. 1 SNMP概述
9. 4. 2 SNMP管理控制框架与实现
9. 4. 3 SNMP协议
9. 5 网络管理系统
9. 5. 1 HP的OpenView
9. 5. 2 IBM的NetView
9. 5. 3 Sun的SunNetManager
9. 5. 4 Cabletron的SPE-CTRUM
9. 6 网络日常管理和维护
9. 6. 1 VLAN管理
9. 6. 2 WAN接人管理
9. 6. 3 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
9. 6. 4 网络管理工具
第10章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
10. 1 密码学
10. 1. 1 密码学基本原理
10. 1. 2 对称密钥密码技术
10. 1. 3 公钥密码技术
10. 2 鉴别
10. 2. 1 鉴别的基本原理
10. 2. 2 Kerberos鉴别
10. 2. 3 公钥基础设施
lo. 2. 4 数字签名
10. 3 访问控制
10. 3. 1 访问控制基本原理
10. 3. 2 防火墙技术
10. 3. 3 虚拟专网
l0. 4 计算机病毒
l0. 5 网络安全技术
10. 5. 1 网络安全层次模型
10. 5. 2 IP层安全性
10. 5. 3 传输层安全性
10. 5. 4 应用层安全性
10. 5. 5 WWW应用安全技术
10. 6 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
10. 6. 1 安全服务
lO. 6. 2 安全机制
10. 7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10. 8 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准则
l0. 8. 1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
10. 8. 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10. 9 评估增长的安全操作代价
第11章 Internet
11. 1 Internet体系结构
11. 1. 1 Internet体系结构框架
11. 1. 2 TCP/IP协议概述
11. 1. 3 TCP/IP协议组
11. 2 连接Internet的方法
11. 2. 1 通过局域网直接连接
11. 2. 2 通过电话拨号直接连接
11. 2. 3 通过电话拨号间接连接
11. 2. 4 用户选择连接方法的考虑因素
11. 3 Internet地址
11. 3. 1 Internet地址结构
11. 3. 2 Internet地址映射
11. 4 Internet域名系统
11. 4. 1 域名系统原理
11. 4. 2 域名的分级
11. 4. 3 Internet域名
11. 4. 4 域名和地址的映射
11. 5 Internet地址空间的扩展
11. 5. 1 IP的更新
11. 5. 2 IPv6数据报格式
11. 5. 3 IPv6地址空间
第12章 企业网与Intmoet
12. 1 企业网络计算的背景和挑战
12. 2 企业网络计算的组成和特性
12. 2. 1 企业网络计算的组成
12. 2. 2 企业网络计算的特性
12. 3 开放系统
12. 3. 1 开放系统定义
12. 3. 2 驱动开放系统发展的基本要素
12. 3. 3 开放系统标准
12. 4 企业网络开放系统集成技术
12. 4. 1 FRAMEWORK—应用开发和运行环境
12. 4. 2 信息系统与网络计算
12. 4. 3 开放系统对用户策略的影响
12. 5 开放系统环境应用可移植框架
12. 6 Intranet的定义和要素
12. 6. 1 Intranet的定义
12. 6. 2 Intranet的组成
12. 7 创建Intranet的必要性
12. 7. 1 现代企业经营的需求
12. 7. 2 Intranet的优点
12. 8 Intranet的应用
12. 9 Intranet的建立
12. 9. 1 Intranet建立的两种模式
12. 9. 2 建立Intranet
第13章 TCP/IP联网
13. 1 TCP/IP实现基本原理
13. 1. 1 TCP/IP实现方式
13. 1. 2 网络配置基本参数
13. 2 Windows NT平台的TCP/IP联网
13. 2. 1 Windows NT网络配置
13. 2. 2 配置TCP/IP协议
13. 2. 3 TCP/IP网络服务
13. 3 UNIX平台的TCP/IP联网
13. 3. 1 IP地址的获取和分配
13. 3. 2 网卡的配置
13. 3. 3 路由配置
13. 3. 4 系统启动时网络配置
13. 4 Linux网络的安装与配置
13. 4. 1 安装时进行网络配置
13. 4. 2 手工进行网络硬件配置
13. 4. 3 手工TCP/IP网络配置
13. 4. 4 编译内核
13. 4. 5 高级TCP/IP应用配置
第14章 Internet与Intranet信息服务
14. 1 环球信息网
14. 1. 1 浏览器
14. 1. 2 Web服务器
14. 2 环球信息网服务建立
14. 2. 1 安装预编译好的服务器软件
14. 2. 2 编译Web服务程序
14. 2. 3 配置Web系统服务
14. 2. 4 Web服务安装启动
14. 2. 5 WWW服务发布
14. 3 WWW服务管理
14. 3. 1 构造URL通用资源访问地址
14. 3. 2 设计编写主页
14. 3. 3 扩充WWW服务功能
14. 4 FTP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14. 4. 1 FTP服务
14. 4. 2 FTP系统概念
14. 4. 3 建立FTP服务器
14. 4. 4 建立镜像系统
14. 4. 5 FTP系统管理
14. 5 动态Web文档与CGI技术
14. 5. 1 Web文档的三种基本形式
14. 5. 2 动态文档的实现
14. 5. 3 通用网关接口
14. 6 活动Web文档和Java技小
14. 6. 1 活动文档技术
14. 6. 2 Java技术
14. 7 广域信息服务
14. 7. 1 WAIS系统基本概念
14. 7. 2 FreeWAIS系统
第15章 网络应用
15. 1 21世纪网络发展的趋向
15. 2 网络化经济的新模式
l5. 3 Internet服务平台
15. 4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15. 4. 1 CSCW的分类
15. 4. 2 CSCW系统体系结构
15. 4. 3 群件
15. 5 电子商务
15. 5. 1 电子商务通用框架
15. 5. 2 电子商务的分类
15. 5. 3 电子商务的流程
15. 5. 4 电子商务的组成原理
15. 6 远程教育
15. 6. 1 远程教育的特点
15. 6. 2 网络远程教学的形式
15. 6. 3 网络远程教学软件模型和教学运行系统
15. 7 远程医疗
15. 7. 1 远程医疗系统的组成
15. 7. 2 远程医疗系统的工作模式
15. 7. 3 远程医疗的协同工作组织问题
第16章 网络工程
16. 1 网络规划
16. 1. 1 需求分析
16. 1. 2 系统可行性分折
16. 2 网络设计
16. 2. 1 网络设计原则
16. 2. 2 网络体系结构
l6. 2. 3 子网规划
16. 2. 4 逻辑网络设计
16. 2. 5 网络技术和设备选型
16. 3 网络实施
16. 4 网络测试
16. 4. 1 网络设备测试
16. 4. 2 网络系统和应用测试
16. 5 结构化布线系统
16. 5. 1 工作区子系统
16. 5. 2 水平布线子系统
16. 5. 3 干线子系统
16. 5. 4 设备间子系统
16. 5. 5 管理子系统
16. 5. 6 建筑群子系统
16. 6 网络性能评价
16. 6. 1 网络性能度量
16. 6. 2 响应时间
16. 6. 3 吞吐宰
16. 6. 4 资源利用率
16. 6. 5 简单的性能界限估算
16. 7 建模方法
16. 7. 1 两种基本方法
16. 7. 2 单服务器队列
16. 7. 3 排队网络模型
1. 1 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
1. 2 网络分类
1.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内容
1. 4 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第2章 数据通信
2. 1 数据通信模型
2. 2 传输概念
2. 2. 1 时域概念
2. 2. 3 藏域概念
2. 2. 3 数据率和频带的关系
2. 3 模拟数据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
2. 4 数据调制与编码
2. 4. 1 调髓与编码原理
2. 4. 2 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
2. 4. 3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
2. 4. 4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 4. 5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 5 多路复用
2. 5. 1 频分多路复用
2. 5. 2 时分多路复用
2. 6 检错与纠错
2. 6. 1 检错法
2. 6. 2 纠错法
2. 7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2. 8 传输介质
2. 8. 1 双统线
2. 8. 2 同铀电缆
2. 8. 3 光导纤维电缆
2. 8. 4 无线介质
2. 9 数据通信物理层接口及协议
2. 9. 1 物理层的特性
2. 9. 2 RS232C接口
2. 9. 3 其他标准接口
2. 10 微机通信硬件
2. 10. 1 调制解调器
2. 10. 2 通信适配器
2. 11 微机通信软件
2. 11. 1 通信软件
2. 11. 2 终端仿真
2. 11. 3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第3章 交换技术
3. 1 线路交换
3. 2 分组交换技术
3. 2. 1 分组交换原理
3. 2. 2 分组交换技术
3. 2. 3 外部的和内部的操作
3. 3 帧中继交换
3. 3. 1 帧中继原理
3. 3. 2 帧中继的应用
3. 4 信元交换技术
3. 4. 1 异步转移模式基本原理
3. 4. 2 ATM交换和控制
第4章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4. 1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
4. 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4. 2. 1 OSI模型简介
4. 2. 2 OSI模型基本构造技术
4. 3 TCP/IP的分层
4. 3. 1 TCP/IP分层模型
4. 3. 2 TCP/IP分层工作原理
4. 3. 3 TCP/IP模型的分界线
4. 3. 4 复用和分解
4. 4 IP协议
4. 4. 1 Internet体系结构
4. 4. 2 IP数据报
4. 4. 3 IP数据报选项
4. 5 用户数据报协议
4. 5. 1 UDP协议功能
4. 5. 2 UDP报文格式
4. 5. 3 UDP的协议分层与封装
4. 5. 4 UDP的复用. 分解与端口
4. 6 可靠的数据流传输
4. 6. 1 可靠的数据流传输服务特性
4. 6. 2 可靠的数据流传输服务的实现
4. 7 传输控制协议
4. 7. 1 TCP功能
4. 7. 2 TCP报文格式
4. 7. 3 TCP的操作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5. 1 局域网定义和特性
5. 2 以太网
5. 2. 1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5. 2. 2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5. 2. 3 退避算法
5. 3 标记环网
5. 3. 1 标记环操作原理
5. 3. 2 优先级策略
5. 4 FDDI网
5. 4. 1 FDDI技术
5. 4. 2 FDDI帧格式
5. 4. 3 F加I协议
5. 5 局域网标准
5. 6 局域网参考模型
5. 7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5. 7. 1 网络层/LL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5. 7. 2M龙子层/MA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5. 7. 3 LLC协议数据单元结构
5. 7. 4 LLC协议的型和类
5. 7. 5 LLC协议的元素
5. 8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5. 8. 1 MAC服务规范
5. 8. 2 介质访问控制的帧结构
5. 8. 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 8. 4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邻近层的接口
5. 9 标记环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5. 9. 1 MAC服务规范
5. 9. 2 介质访问控制帧结构
5. 9. 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 10 快速以太网
5. 10. 1 快速以太网类型
5. 10. 2 快速以太网产品
5. 11 基于交换技术的网络
5. 11. 1 交换网结构
5. 11. 2 全双工以太网
5. 11. 3 多媒体
5. 12 千兆位以太网
5. 12. 1 千兆位以太网规程和标准
5. 12. 2 交换式LAN结构的干兆位以太网
5. 13 ATM局域网
5. 14 无线局域网
5. 14. 1 IEEE 802. 11体系结构
5. 14. 2 物理介质规范
5. 14. 3 介质访问控制
5. 14. 4 分布协调功能
5. 14. 5 点协调功能
5. 15 城域网
第6章 广域网技术
6. 1 电话网
6. 1. 1 公用交换电话网
6. 1. 2 计算机交换分机
6. 2 点到点通信
6. 2. 1 SLBP协议
6. 2. 2 PPP协议
6. 3 综合业务数字网
6. 3. 1 ISDN系统结构
6. 3. 2 ISDN协议参考模型
6. 4 分组交换网
6. 4. 1 分组交换网原理
6. 4. 2 X.25分层协议
6. 4. 3 虚电路服务
6. 4. 4 及25分组格式
6. 5 帧中继网
6. 5. 1 帧中继网产生背景
6. 5. 2 帧中继网与X. 25网比较
6. 5. 3 帧中继协议结构
6. 5. 4 帧中继呼叫控制
6. 5. 5 用户数据传输
6. 5. 6 帧中继网络功能
6. 6 ATM网
6. 6. 1 ATM协议参考模型
6. 6. 2 ATM层
6. 6. 3 ATM物理层
6. 6. 4 ATM适配层
6. 7 数字数据网
6. 8 移动通信
6. 8. 1 移动通信网
6. 8. 2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6. 8. 3 无线软件应用协议
6. 8. 4 个人通信业务/个人通信网
6. 9 卫星通信系统
6. 9. 1 卫星通信
6. 9. 2 甚小口径天线地球站
6. 9. 3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
第7章 网络互连技术
7. 1 局域网互连
7. 1. 1 局域网互连方式
7. 1. 2 中继器互连方式
7. 1. 3 网桥互连方式
7. 1. 4 路由器互连方式
7. 1. 5 互连方式的对比
7. 2 网络互连原理
7. 2. 1 网络互连要求
7. 2. 2 互连网络结构
7. 3 无连接网络互连
7. 3. 1 无连接互连网络的操作
7. 3. 2 无连接互连网络的设计
7. 4 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
7. 4. 1 IP数据报的直接传送和间接传送
7. 4. 2 IP路由选择表与算法
7. 5 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
7. 5. 1 ICMP机制
7. 5. 2 ICMP报文格式
7. 6 核心路由器体系结构
7. 7 路由选择算法
7. 7. 1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
7. 7. 2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
7. 8 自治系统
7. 9 内部网关协议
7. 9. 1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
7. 9. 2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7. 10 外部网关协议
7. 10. 1 外部网关协议
7. 10. 2 边界网关协议
第8章 网络操作系统
8. 1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8. 1. 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8. 1. 2 NOS的基本组成
8. 2 NetWare系列
8. 2. 1 NGtWare的组成
8. 2. 2 Netware的功能
8. 2. 3 Netware服务器及文件系统
8. 2. 4 Netware工作站
8. 2. 5 Netwar2工具
8. 3 Windows NT
8. 3. 1 LAN Manager系列
8. 3. 2 Windows NT工作站
8. 3. 3 Windows NT服务器
8. 3. 4 Windows NT的网络环境
8. 3. 5 Windows NT的网络结构
8. 4 对等式局域网
8. 4. 1 对等式局域网操作系统
8. 4. 2 Windows for work-groups
8. 4. 3 Windows 95
8. 5 UNIX操作系统
8. 5. 1 UNIX的功能
8. 5. 2 UNIX的结构
8. 5. 3 网络文件系统
8. 6 Linux操作系统
8. 6. 1 Linux的功能
8. 6. 2 Linux的常用软件
第9章 网络管理
9. 1 局域网管理技术
9. 1. 1 传统局域网管理
9. 1. 2 局域网管理工具
9. 2 网络管理功能
9. 3 网络管理协议
9. 4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9. 4. 1 SNMP概述
9. 4. 2 SNMP管理控制框架与实现
9. 4. 3 SNMP协议
9. 5 网络管理系统
9. 5. 1 HP的OpenView
9. 5. 2 IBM的NetView
9. 5. 3 Sun的SunNetManager
9. 5. 4 Cabletron的SPE-CTRUM
9. 6 网络日常管理和维护
9. 6. 1 VLAN管理
9. 6. 2 WAN接人管理
9. 6. 3 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
9. 6. 4 网络管理工具
第10章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
10. 1 密码学
10. 1. 1 密码学基本原理
10. 1. 2 对称密钥密码技术
10. 1. 3 公钥密码技术
10. 2 鉴别
10. 2. 1 鉴别的基本原理
10. 2. 2 Kerberos鉴别
10. 2. 3 公钥基础设施
lo. 2. 4 数字签名
10. 3 访问控制
10. 3. 1 访问控制基本原理
10. 3. 2 防火墙技术
10. 3. 3 虚拟专网
l0. 4 计算机病毒
l0. 5 网络安全技术
10. 5. 1 网络安全层次模型
10. 5. 2 IP层安全性
10. 5. 3 传输层安全性
10. 5. 4 应用层安全性
10. 5. 5 WWW应用安全技术
10. 6 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
10. 6. 1 安全服务
lO. 6. 2 安全机制
10. 7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10. 8 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准则
l0. 8. 1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
10. 8. 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10. 9 评估增长的安全操作代价
第11章 Internet
11. 1 Internet体系结构
11. 1. 1 Internet体系结构框架
11. 1. 2 TCP/IP协议概述
11. 1. 3 TCP/IP协议组
11. 2 连接Internet的方法
11. 2. 1 通过局域网直接连接
11. 2. 2 通过电话拨号直接连接
11. 2. 3 通过电话拨号间接连接
11. 2. 4 用户选择连接方法的考虑因素
11. 3 Internet地址
11. 3. 1 Internet地址结构
11. 3. 2 Internet地址映射
11. 4 Internet域名系统
11. 4. 1 域名系统原理
11. 4. 2 域名的分级
11. 4. 3 Internet域名
11. 4. 4 域名和地址的映射
11. 5 Internet地址空间的扩展
11. 5. 1 IP的更新
11. 5. 2 IPv6数据报格式
11. 5. 3 IPv6地址空间
第12章 企业网与Intmoet
12. 1 企业网络计算的背景和挑战
12. 2 企业网络计算的组成和特性
12. 2. 1 企业网络计算的组成
12. 2. 2 企业网络计算的特性
12. 3 开放系统
12. 3. 1 开放系统定义
12. 3. 2 驱动开放系统发展的基本要素
12. 3. 3 开放系统标准
12. 4 企业网络开放系统集成技术
12. 4. 1 FRAMEWORK—应用开发和运行环境
12. 4. 2 信息系统与网络计算
12. 4. 3 开放系统对用户策略的影响
12. 5 开放系统环境应用可移植框架
12. 6 Intranet的定义和要素
12. 6. 1 Intranet的定义
12. 6. 2 Intranet的组成
12. 7 创建Intranet的必要性
12. 7. 1 现代企业经营的需求
12. 7. 2 Intranet的优点
12. 8 Intranet的应用
12. 9 Intranet的建立
12. 9. 1 Intranet建立的两种模式
12. 9. 2 建立Intranet
第13章 TCP/IP联网
13. 1 TCP/IP实现基本原理
13. 1. 1 TCP/IP实现方式
13. 1. 2 网络配置基本参数
13. 2 Windows NT平台的TCP/IP联网
13. 2. 1 Windows NT网络配置
13. 2. 2 配置TCP/IP协议
13. 2. 3 TCP/IP网络服务
13. 3 UNIX平台的TCP/IP联网
13. 3. 1 IP地址的获取和分配
13. 3. 2 网卡的配置
13. 3. 3 路由配置
13. 3. 4 系统启动时网络配置
13. 4 Linux网络的安装与配置
13. 4. 1 安装时进行网络配置
13. 4. 2 手工进行网络硬件配置
13. 4. 3 手工TCP/IP网络配置
13. 4. 4 编译内核
13. 4. 5 高级TCP/IP应用配置
第14章 Internet与Intranet信息服务
14. 1 环球信息网
14. 1. 1 浏览器
14. 1. 2 Web服务器
14. 2 环球信息网服务建立
14. 2. 1 安装预编译好的服务器软件
14. 2. 2 编译Web服务程序
14. 2. 3 配置Web系统服务
14. 2. 4 Web服务安装启动
14. 2. 5 WWW服务发布
14. 3 WWW服务管理
14. 3. 1 构造URL通用资源访问地址
14. 3. 2 设计编写主页
14. 3. 3 扩充WWW服务功能
14. 4 FTP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14. 4. 1 FTP服务
14. 4. 2 FTP系统概念
14. 4. 3 建立FTP服务器
14. 4. 4 建立镜像系统
14. 4. 5 FTP系统管理
14. 5 动态Web文档与CGI技术
14. 5. 1 Web文档的三种基本形式
14. 5. 2 动态文档的实现
14. 5. 3 通用网关接口
14. 6 活动Web文档和Java技小
14. 6. 1 活动文档技术
14. 6. 2 Java技术
14. 7 广域信息服务
14. 7. 1 WAIS系统基本概念
14. 7. 2 FreeWAIS系统
第15章 网络应用
15. 1 21世纪网络发展的趋向
15. 2 网络化经济的新模式
l5. 3 Internet服务平台
15. 4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15. 4. 1 CSCW的分类
15. 4. 2 CSCW系统体系结构
15. 4. 3 群件
15. 5 电子商务
15. 5. 1 电子商务通用框架
15. 5. 2 电子商务的分类
15. 5. 3 电子商务的流程
15. 5. 4 电子商务的组成原理
15. 6 远程教育
15. 6. 1 远程教育的特点
15. 6. 2 网络远程教学的形式
15. 6. 3 网络远程教学软件模型和教学运行系统
15. 7 远程医疗
15. 7. 1 远程医疗系统的组成
15. 7. 2 远程医疗系统的工作模式
15. 7. 3 远程医疗的协同工作组织问题
第16章 网络工程
16. 1 网络规划
16. 1. 1 需求分析
16. 1. 2 系统可行性分折
16. 2 网络设计
16. 2. 1 网络设计原则
16. 2. 2 网络体系结构
l6. 2. 3 子网规划
16. 2. 4 逻辑网络设计
16. 2. 5 网络技术和设备选型
16. 3 网络实施
16. 4 网络测试
16. 4. 1 网络设备测试
16. 4. 2 网络系统和应用测试
16. 5 结构化布线系统
16. 5. 1 工作区子系统
16. 5. 2 水平布线子系统
16. 5. 3 干线子系统
16. 5. 4 设备间子系统
16. 5. 5 管理子系统
16. 5. 6 建筑群子系统
16. 6 网络性能评价
16. 6. 1 网络性能度量
16. 6. 2 响应时间
16. 6. 3 吞吐宰
16. 6. 4 资源利用率
16. 6. 5 简单的性能界限估算
16. 7 建模方法
16. 7. 1 两种基本方法
16. 7. 2 单服务器队列
16. 7. 3 排队网络模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