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宽带CDMA移动通信原理

宽带CDMA移动通信原理

作者:王月清,柴远波,吴桂生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ISBN:9787505370579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宽带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与工程应用。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系统的概述、无线接入信道与电磁波的传播、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码分多址的原理、CDMA的系统结构、呼叫过程、CDMA设计工程、系统噪声管理、CDMA业务工程、PCS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及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等。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可供从事移动通信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体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宽带CDMA移动通信原理》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1.1.1 蜂窝移动通信概念的提出
1.1.2 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G)——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1.3 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1.4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宽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2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3G)的基本概念
1.2.1 全球多媒体移动通信的梦想
1.2.2 IMT-2000家族
1.3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3.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问题
1.3.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3.3 第三代地面无线传输的主要技术体制
1.3.4 几种宽带CDMA技术的简介与比较
1.4 第三代移动通信提供的业务
1.4.1 ITU建议IMT-2000提供的业务类型
1.4.2 IMT-2000的目标和要求
1.5 本书构架
参考文献
第2章 宽带CDMA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2.1 第三代无线传输技术的基本要求
2.2 第三代无线传输技术的基本构成
2.3 IMT-2000家族系列的功能模块
2.3.1 IMT-2000网络的功能结构模型
2.3.2 WCDMA系统的功能模块
2.3.3 cdma2000系统的功能模块
2.3.4 TD-SCDMA系统的功能模块
2.4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
2.4.1 ITU对移动通信工作频段的规划
2.4.2 中国对移动通信工作频段的规划
2.4.3 ITU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工作频段的规划
2.5 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接入方式
2.5.1 多址接入方式的种类
2.5.2 多址接入方式的典型应用
2.6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
2.6.1 单工制
2.6.2 半双工制
2.6.3 双工制
2.7 移动通信方式的特点
2.8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性能指标
第3章 无线接入信道与电波传播
3.1 无线信道的基本特性
3.1.1 衰落和多径特性
3.1.2 阴影
3.1.3 多径瑞利衰落
3.1.4 多径时延扩散
3.1.5 相关带宽
3.1.6 多普勒扩展
3.1.7 码间干扰(ISI)
3.2 路径损耗分析
3.2.1 电磁波在空中的传输形式
3.2.2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3.2.3 链路分析
3.3 路径损耗模型
3.3.1 地面反射(双射线)模型
3.3.2 室外传播模型
3.3.3 IMT-2000中使用的模型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
第4章 数字移动通信原理
4.1 前言
4.2 系统结构
4.3 信源编码
4.3.1 人类语音的特性
4.3.2 声码器
4.4 信道编码
4.4.1 线性分组码
4.4.2 卷积码
4.4.3 交织
4.4.4 Turbo码
4.5 多址接入
4.5.1 Walsh码的多址接入
4.5.2 Walsh码
4.5.3 扩展码
4.6 调制
4.6.1 二相相移键控(BPSK)
4.6.2 四相相移键控(QPSK)
4.6.3 应用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
第5章 宽带码分多址的基本技术
5.1 引言
5.2 容量
5.2.1 加载效果
5.2.2 扇区效果
5.2.3 话音激活效果
5.2.4 动态容量
5.3 功率控制
5.3.1 功率控制的目的
5.3.2 上行链路
5.3.3 下行链路
5.4 切换
5.4.1 切换控制
5.4.2 切换过程
5.4.3 导频搜索
5.4.4 频率间切换
5.5 多用户检测技术
5.5.1 多用户检测的结构
5.5.2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
第6章 宽带CDMA系统的空中接口
6.1 概述
6.2 WCDMA
6.2.1 载频间隔及部署
6.2.2 逻辑信道
6.2.3 物理信道
6.2.4 扩展
6.2.5 多速率
6.2.6 分组传输
6.2.7 切换
6.3 cdma2000
6.3.1 载频间隔及部署
6.3.2 MAC层的说明
6.3.3 分层模型
6.3.4 逻辑信道
6.3.5 物理信道
6.3.6 逻辑信道至物理信道的映射
6.3.7 扩展
6.3.8 多速率
6.3.9 分组传输
6.3.10 切换
6.3.11 分集发射
6.4 TD-SCDMA
6.4.1 载频间隔及部署
6.4.2 TD-SCDMA系统结构
6.4.3 系统帧结构
6.4.4 无线传输技术
6.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呼叫过程
7.1 呼叫过程
7.2 移动台的初始化状态
7.3 移动台的空闲状态
7.3.1 寻呼信道监视
7.3.2 休眠切换
7.3.3 寻呼信道信息
7.4 系统接入状态
7.4.1 更新开销信息子状态
7.4.2 寻呼响应子状态
7.4.3 移动台主叫尝试子状态
7.4.4 注册接入子状态
7.4.5 移动台次序/信息响应子状态
7.4.6 移动台信息发射子状态
7.4.7 接入过程
7.5 移动台控制业务信道状态
7.5.1 业务信道初始子状态
7.5.2 等待命令子状态
7.5.3 等待移动台回答子状态
7.5.4 通话子状态
7.5.5 释放子状态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
第8章 宽带CDMA设计工程
8.1 引言
8.2 下行链路分析
8.2.1 导频信道
8.2.2 业务信道
8.3 上行链路分析
8.3.1 业务信道
8.3.2 上行链路干扰比值
8.3.3 频率复用因子
8.4 PN码序列偏置规划
8.4.1 短PN码序列
8.4.2 相同的PN码序列偏置
8.4.3 邻近的PN码序列偏置
8.5 9.6 kb/s和14.4 kb/s系统
8.5.1 声码器质量
8.5.2 功率控制——下行链路
8.5.3 覆盖
8.5.4 系统容量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
第9章 宽带CDMA性能工程
9.1 引言
9.2 信道监督
9.2.1 下行链路
9.2.2 上行链路
9.3 功率控制
9.3.1 开环功率控制
9.3.2 闭环功率控制
9.4 搜索窗口的大小
9.4.1 SRCH_WIN_A
9.4.2 SRCH_WIN_N和SRCH_WIN_R
9.5 现场的优化
9.5.1 导频强度
9.5.2 FER
9.5.3 下行链路上的覆盖
9.5.4 下行链路上的干扰
9.5.5 上行链路上的覆盖
9.5.6 上行链路上的干扰
9.5.7 总结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
第10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噪声管理
10.1 引言
10.2 干扰类型
10.2.1 在下行链路上
10.2.2 在上行链路上
10.3 热噪声
10.4 低噪声功率放大器
10.4.1 没有LNA的基站系统
10.4.2 有LNA的系统
10.4.3 信噪比的改进
10.4.4 容量改进值
10.5 交调
10.5.1 交调理论
10.5.2 CDMA假设
10.6 其他移动台的干扰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
第11章 宽带CDMA的业务工程
11.1 引言
11.2 基本概念
11.2.1 业务密度
11.2.2 加载
11.3 服务等级
11.3.1 Erlang-B模型
11.3.2 Erlang-C模型
11.4 CDMA应用
11.4.1 软阻塞
11.4.2 硬阻塞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
第12章 移动通信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
12.1 引言
12.2 管理信息系统
12.2.1 信息系统和控制
12.2.2 判决类型
12.3 网络管理
12.3.1 默认管理
12.3.2 性能管理
12.3.3 配置管理
12.3.4 网络规划
12.3.5 呼叫统计
12.4 总结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
第13章 电磁波辐射的问题
13.1 有关电磁波辐射的规定
13.2 SAB的确定
13.2.1 AMPS SAB计算的回顾
13.2.2 多扇区CDMA SAB的确定
13.2.3 具有单扇区的CDMA SAB的确定
13.2.4 用功率扩频密度来确定CDMA SAB
13.3 电磁波辐射的规则
13.3.1 MPE最大值的限制
13.3.2 MPE限制的应用
13.3.3 MPE功率密度的计算
13.3.4 缓解电磁波辐射的措施
13.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 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4.1 当前信息通信的特点
14.2 因特网的发展趋势——电信级IP网
14.3 移动网的发展趋势——移动IP网
14.4 宽带无线ATM网
14.5 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前景
14.6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主体结构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