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面对道德冲突: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作者:陈晓平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ISBN:9787801095565
定价:¥16.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面对道德冲突: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既是一本谈道德的忆,又是一本谈素质教育的书,表面上看涉及两上不同的领域,其实不然。首先,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用大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话讲:“无论哪一国讲教育的人,都公认教育底最高的、最后的目的,是道德教育。”其次,道德改革和教育改革都涉及社会改革的最深层次。我 现在不是正在进行由人治向法的社会改革吗?须知,法律的基础是道德。我国现在浊正在进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吗?须积压,教育改革给绝不仅仅是一个局部的改革,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改革。用杜威的话讲,”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因为学校是造成新社会的、去掉旧弊向新的方面发展的、且含有不曾发现的能力预备儿童替社会做事的一大工具。“可见,本书所讨论的内容既都属于素质教育,也都涉及中国目前社会改革的紧迫问题。对于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如政治学角度、经济学角度或社会学角度等。本书本侧重于哲学的角度。本书从一些最为常见的社会现象着眼,深入到相当深刻的哲学问题,如休谟提出的两上问题:“是一应该”问题和归纳合理性问题。前一个问题涉及道德哲学,后一个问题涉及创新思维,前一个问题通俗 地讲就是:从事实判断如何得出价值判断,从经济人如何成为道德人?对此本书将给出一种独到的解答。后一问题比前一问题更为抽象,本书只是点到为止,使读者开阔眼界,同时留下一个悬念。对此问题,笔者的答案已在拙著《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中给出,并将在另一本哲学专著中加以改进。
作者简介
陈晓平:男,1952年2月生,山西昔阳人,哲学博士,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的所长、教授,兼任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另归纳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冯友兰学术研究会现事。曾就读玩具海交通大学机械要程系和武汉大学哲学系,1997年之前任教于武汉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逻辑学、科学哲学和道德哲学。已发表演 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自然演绎逻辑导论》(1991年)和《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1994)。曾获“冯友兰学术研究奖”(1995年)和“金岳霖学术奖”(2000年)。
目录
第一章 人生境界
一、道德哲学的研究对象
二、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
三、境界说的形上学基础
四、道德境界与功利境界的关系
第二章 利己与利他
一、潘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二、对潘晓问题的答复
三、功利主义与道义论
四、行为功利与准则功利
五、“是一应该”问题及其解答
第三章 公德与私德
一、关于公德与私德和界定
二、道德满足感
三、公德和私德的统一
四、道德准则的公德性与私德性
五、走出传统道德的怪圈
第四章 道德现象评析
一、克林顿的婚外情事件
二、不道德的婚姻
三、我国的新婚姻法
四、从巡全套广告被禁事件谈起
五、捐助与受助
六、忠与孝
七、评“见义勇为奖”和“见危不救罪”
八、基因伦理需要引入“独特权”
第五章 关于高考改革问题
一、从几则怪现象谈起
二、高考改革的必要性
三、如何完善“3+X”高考改革方案
第六章 美国素质教育述评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
二、创造性能能不能教
三、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
第七章 科学发现与创新思维
一、道德哲学的研究对象
二、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
三、境界说的形上学基础
四、道德境界与功利境界的关系
第二章 利己与利他
一、潘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二、对潘晓问题的答复
三、功利主义与道义论
四、行为功利与准则功利
五、“是一应该”问题及其解答
第三章 公德与私德
一、关于公德与私德和界定
二、道德满足感
三、公德和私德的统一
四、道德准则的公德性与私德性
五、走出传统道德的怪圈
第四章 道德现象评析
一、克林顿的婚外情事件
二、不道德的婚姻
三、我国的新婚姻法
四、从巡全套广告被禁事件谈起
五、捐助与受助
六、忠与孝
七、评“见义勇为奖”和“见危不救罪”
八、基因伦理需要引入“独特权”
第五章 关于高考改革问题
一、从几则怪现象谈起
二、高考改革的必要性
三、如何完善“3+X”高考改革方案
第六章 美国素质教育述评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
二、创造性能能不能教
三、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
第七章 科学发现与创新思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