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
中国公共法律服务杨凯《中国公共法律服务》为2021年 科学社会基金重大项目“民事司法程序现代化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主要围绕诉讼公共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版块展开论述。本书为系列书籍中的2023年第2辑,内容分为卷首语、特稿、融合发展理论、诉讼公共服务、诉讼与公证、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新视野、新时代枫桥经验、科技应用前沿与产品创新、省厅(局)特色经验展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等多个模块,分别从法律理论及实务,各地区、各领域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多层面、多角度的立法、司法、普法等制度建设开展讨论。本书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务参考意义,填补了当今法律公共服务领域有关研究的空白,有较高的学习和研究意义。
-
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新探丛立先 李泳霖 著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都在呼吁 治理理念的新发展。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商共建共享的 治理观为 治理提供了新理念和新路径。本书以共商共建共享的 治理观为指导,系统论述了 知识产权治理的路径与方法。通过对 知识产权治理的概念、政策体系、法治体系、协作体系和具体制度安排的研究,试图构建起以政策体系为 、法治体系为保障、协作体系为创新、具体制度为落实的 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并使得 知识产权治理的方法路径形成完整闭环,帮助实现符合各国利益和中国实际发展需求的治理结果。
-
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姚显森本教材分设十八章,每章分为概要、法考重点、主要内容、教学案例、资料链接以及讨论思考等五个部分。为便于在使用案例教材时掌握基础知识,在主要内容部分增加了“知识背景”。为扩大教材的信息量,将教学案例区分为章节案例和综合案例。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可供参加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硕联考的考生、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职业人士以及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参考使用。
-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秦慧本书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信息用户三方面对新时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在高校图书馆革新方面,作为提供学科服务运行平台的重要机构,高校图书馆要适应高校信息环境的变革,摒弃原有单纯以指导为主的咨询导向工作,增强学科服务工作意识,补充学科服务工作内容,转而向稳步提供高质量的学科服务作为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其次,从学科服务推进角度来说,学科服务的快速推进式发展主要依赖于学科建设工作的完成,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完整且全面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依靠专业知识的导向 。为推动学科服务的发展前景向 有利的方向进步,需要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第三,在信息用户指导层面,由于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全方位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信息用户追求 高的信息获取体验。不仅是要求信息获取渠道广度的扩大,同样在信息获取深度上有所拓展。作者认为,这是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的机遇,同样也成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挑战。书稿探讨了以上三者相互协同发展, 终完成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互惠共赢的局面的可能性和路径,逐步增强并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性发展。
-
医学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及技巧徐伟娟医学科技论文是将医学科研活动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理论、技术及经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语言表达,以及相对固定的格式撰写的专业性文献,是对医学科研实际工作中获得资料的科学归纳、分析和总结。医学科技论文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标准,遵循正确的写作规范和技巧对于增强论文的可读性和影响力至关重要。本书作者根据自身的科技期刊编辑经验、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医学论文中常见的错误,就医学科技论文概述、医学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相应内容及要求、不同研究类型医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及要点三方面,介绍了医学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本书旨在帮助医学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医学生等,有效地撰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
-
人脑基本语言单位与汉语词库张珊珊本书从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角度来研究汉语大脑词库中的基本语言单位和汉语词库系统。全书共分九章, 章和第二章介绍汉语语言单位和 外大脑词库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三章介绍ERPs的工作原理、分析指标以及本书的实验说明;第四章至第七章是从提取和存储两种认知加工方式角度考察汉语的语言单位,综合分析汉语词库可能的基本语言单位这一核心问题,并讨论与此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共包括六个ERPs实验;第八章以离合词加工为切入点(实验七)探讨词法与句法加工特点,分析汉语词库系统的特征,并构拟汉语词库模型;第九章为结语。
-
现代汉语社会空间动词研究张欣社会空间动词是一类凸显社会空间方向的动词,根据动作参与者权势上的差异,分为高权势动词和低权势动词。社会空间动词的方向具有不可逆性,要严格遵循“权势匹配原则”。社会空间动词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类动词、“心理”类动词、“言语行为”动词等,其语义强度、社会评价色彩、礼貌原则都会影响到动词的句法表现,其句法、语义、语用表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学者、从事 中文教育的教师和学生。
-
论文写作演绎张高评《论文写作演绎》是一部以详尽演绎、通俗解析的方式,指导学术论文、专题计划书、应用报告等研究性文章写作的工具性参考书。内篇“论文写作之脉络”分十五章,以揭示绪论、结论、摘要、关键字、文献、注释等论文重要成分的实操要领为主体,开示从构思议题、拟定论文写作大纲、确定结构思路、选取研究方法,进而到研究中征引文献、解读原典、诠释论证等论文写作的门径。外篇“相关学科之借鉴”,分四章围绕中国文史“叙述学”经典——《春秋》的文章义法,从编纂、考据、修辞、义法的理路与脉络为例举证,讲明学术研究中的“主从、详略、重轻、异同、互见的关系”,借鉴为论文中以之“比事、属辞、立意、谋篇、安章、布局”的写作技能。内外篇交互叙述演绎,揭示其中的逻辑脉络与理念方法,转化为论文写作的准则与规范。
-
党务公文写作教程王子蕲 赵正桥 等本书从党务公文的概念与演变、作用与特点、类型与结构和语言与修辞进行理论和历史概述,对党务公文写作的原则、流程、基本格式进行介绍。之后按照党务公文的几个类型:法定公文、法规性公文、事务类公文、组织发展公文、专用文书来介绍内涵和要求、写作技巧和案例评析,通过以上内容完成对党务公文的系统性介绍。本书的出版聚焦于党务公文,与现在以党政公文为主要对象的出版物相比是 为细分的领域,对党务工作者和党建学习者来说是 具针对性和前沿性的教材和参考书。
-
博物馆与公众尹凯本书立足于中国博物馆与公众议题的现实需求与理论不足,系统梳理了自现代博物馆诞生以来,西方语境下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深入剖析了治理与教化、教育与服务两种主导性的关系形态在社会-历史情境中的生成情况,就特殊的公众群体及其背后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潮在博物馆中的出现和影响做了具体的分析,从公众视角反思了公众导向的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博物馆公共性议题做出了精彩的阐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