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
基于共容利益的民族地区水资源税改革研究赵晓明针对水资源状况复杂、叠加多元利益主体的民族地区水资源税改革,需要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结合民族地区特殊的水资源禀赋、时空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细致研究和系统性设计,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共容与增进,确保水资源税改革顺利进行,实现民族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本研究从民族地区水资源税改革现状及利益相关者分析出发,以利益分析、矛盾分析为依据,以共容利益实现与增进为原则,探讨民族地区水资源税改革的共容利益实现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并从利益相关者利益共容视角设计民族地区水资源税制度的基本框架。
-
大学生创业融资方案演进虚拟仿真实验袁堂梅暂缺简介...
-
府际竞合与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互动影响研究周友良本书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分析,依据竞合理论、府际关系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府际竞合的概念和特征;其次,依据昝廷全教授提出的资源位理论和参考大量的学者研究成果,创新性地选择?O計了府际竞合的四个测量指标,利用熵值法-云模型的权重分析方法,对四个测量指标合成为府际竞合指标;再次,为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本书依据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选择了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以2009~2020年为研究时段,以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对中心城市的区域协调水平代表整体区域协调水平,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开放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众多,影响路径复杂交错,体现为多通道多方位多链条。然后,为分析府际竞合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水平,本书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通过普通计量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运用普通回归分析、差分GMM和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了各指标的影响效应。最后,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书从理论机制和现实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现实探讨。在机制设计上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府际竞合四大机制:一是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机制,保障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二是进一步发挥市场活力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三是正确对待利益协调机制,客观认清市场决定性作用;四是精细化对口帮扶机制,更好发挥政府积极作用。在现实实践上提出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四大对策:一是增加科技投入主体,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二是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发挥政府引领作用;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和投入,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四是关注投入综合效应,发挥政府统筹作用。通过四大机制和四大政策,构建出“市场真正主导、政府统筹调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型,促使粤港澳大湾区走向“积极合作,良性竞争”的发展态势,提升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正向互补效应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
-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效研究文学舟暂缺简介...
-
税收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融资行为影响研究靳毓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对提升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税收的确定性是评价税收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维度。市场经营不仅需要稳定的政局、安全的社会秩序,也需要明确的制度环境。特别是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税收是其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税收的确定性对于企业长期投资决策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税收往往是不稳定且难以预测的,会使企业承担额外的成本。税收的不确定性是否抑制了中国企业及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待实证检验。 本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试图重点回答如下几个核心议题:在当前深化税制改革背景下,我国的税收环境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其表现形式如何?我国税收不确定性状况是否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其影响机制是什么?为研究上述议题,本文沿着“理论界定—机制分析—现状分析—实证考察—政策建议”这一研究脉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不确定性抑制了企业投融资行为,降低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的研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税收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互动关系领域的研究,拓展了税收政策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为提升我国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以及优化企业的投融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借鉴。
-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演变与绩效评估程华基于理论研究,挖掘了中国产学研政策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产学研政策的作用机制。基于政策工具(直接补贴、税收优惠)——产学研合作不同模式——合作产出创新链,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主体分别设定政府资助对产学研合作投入及产出模型,关注合作模式、创新链阶段、经济发展等变量对政策效力的影响,研究产学研政策、合作伙伴、协同创新能力与绩效的关系。最后,从创新链、分阶段、分层次测量和评估政策工具的作用。
-
开放式创新张萃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974076)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国际、区域、产业和企业四大层面对开放式创新这一新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当今的创新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网络在知识创造过程中日益重要。各个主体的创新不再是封闭孤立的“岛屿”,而是构成了一个彼此依存、相互影响的创新合作网络,一个高度整体关联的“创新共同体”。这一研究不仅能够体现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双重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创新主体合作之间互动和整体网络系统关联的本质特性,进而有助于对国民经济整体创新影响予以判断与把握,为该领域研究注入新的思想;也在我国大力发展创新经济背景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提供新见解。
-
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杨秀云,尹诗晨暂缺简介...
-
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郭冬艳,王冬艳,杨繁本书通过开展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理论分析,构建了“系统水平评价-耦合机理实证-耦合协调关系测算-协调路径分析”的研究框架,以京津冀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尺度开展了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及其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主体内容包括八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第二章是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第三章是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第四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第五章是两系统耦合机理实证研究;第六章是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测算研究;第七章是协调路径分析;第八章是结论与展望。
-
环保PPP项目的生态治理效应研究杨彤本书主要研究环保PPP项目与生态治理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财政部CPPPC项目管理库中环保PPP项目微观数据进行整理并匹配到2014-2020年地市级面板数据,研究环保PPP项目的实施是否能够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同时,为厘清环保PPP项目对环境治理效率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引入机制变量“环保支出压力”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不同内外部关联因素下环保PPP项目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异质性影响进行分析。此外,也特别地从项目落地规模角度进行了研究,我们通过搜集整理2015-2019年我国2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Clad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评估环境类PPP项目落地规模对污染治理能力的影响,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制展开分析。最后结合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