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试读
美文
国学
书库
导航
人文社科
易与春秋
张涛,任利伟 著
本书分别从《易》学与《春秋》学两个角度分述其在“宋型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先从理论建设、理论运用、理论影响等方面剖析易学之于两宋学术文化的重要意义,并着力凸显出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再以宋元为具体切入点,论述易学在推动彼时思想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其中不仅涉及心学,也包括三教合一这一古老而常新的命题。最后论《春秋》,分别论述北宋、南宋、元代的《春秋》学成就以及其在理学内圣外王之道的建构中所展现出的价值与影响,涉及诸如“尊王攘夷”“尊王讨贼”以及朱子学之影响等问题。本书为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著作,理论价值较高,对于我们理清宋明经学的形成与发展脉络,揭示宋代易学和《春秋》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英吉利教会史
比德
暂缺简介...
朱谦之全集 卷九
朱谦之 忽滑谷快天 等
1964年,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朱谦之先生调入宗教所,开辟了宗教学研究这一新的学术领域。朱先生宗教学方面的研究,有学界对中国景教最成系统的研究,有对日本佛教思想史料的用心整理,还翻译有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的两部禅学史著作。本卷计4册,含宗教研究类著作4种,其中编著1种,为首次纳入朱谦之集子中。册1为其所著《中国景教》和其所编《日本佛教思想史料选编》;册2、册3为其所译的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上下部分;册4亦为其所译的忽滑谷快天《韩国禅教史》。
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协会 编
该系列含中文卷五辑、英文卷五辑,总计十册。该系列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增补项目。同时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成立70周年献礼项目。《中国佛教》是一套全面介绍中国佛教概况的通识性著作,采用主题词条目的体例编写,旨在从中国佛教发展史、宗派、人物、经籍、教理、仪轨制度、佛教胜迹、佛教文化、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一个世界佛教的大图景。书稿内容源自建国初期国内知名佛教学者的宝贵思想成果。1955年,斯里兰卡为纪念释迦牟尼佛涅槃两千五百年,发起编纂英文版的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受斯里兰卡总理之托,由中国佛教协会组织编写、翻译。时任会长赵朴初居士担任主任委员,吕澂担任副主任委员,聘请国内佛教学者担任撰述、编辑和英译工作。英译稿的一些条目寄往斯里兰卡,部分被摘录、打散之后编入斯里兰卡版的《佛教百科全书》,分布于整个全书之中。百万字的英文稿至今尚未完整面世。2018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编委会,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担任出版委员会主任。编委会组建整理校订委员会,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圣凯担任整理校订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范文丽担任副主任,组织了国内外40余位专业人员对当年的编译手稿进行整理、修订。至今日中英文卷得以首次完整呈现。作为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两大文明传统相遇、碰撞之后形成的文明成果,中国佛教在思想、信仰、文学、艺术、制度、戒律、礼仪、习俗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一代代优秀的佛教人物和经典著述,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佛教胜迹、佛教文化。今日,中国佛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文明融合的示范与表率,对当今世界不同文明间友好交流具有重 要借鉴意义。 《中国佛教》(中文卷)第一辑,内容分为中国佛教史略、中外佛教关系史略、中国佛教宗派三个部分。其中,佛教史略部分按历史沿革顺序,从后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开始,经历朝历代到明清时期;中外佛教关系史略,主要涉及中国与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等国家的关系;中国佛教宗派,涉及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各个宗派。《中国佛教》(中文卷)第二辑,主要内容为中国佛教人物与仪轨制度两个部分。其中,佛教人物部分按照历史沿革顺序,涵盖从公元二世纪开始到二十世纪初期的佛教人物,如安世高、朱士行、道安、鸠摩罗什、玄奘、弘忍、神秀、慧能等;仪轨制度部分按照佛教礼仪、节日、日常等,包含如度牒、课诵、浴佛、水陆法会、盂兰盆会等主题条目。《中国佛教》(中文卷)第三辑,内容为中国佛教经籍,泛指佛教全部经典,包括经、律、论等。《中国佛教》(中文卷)第四辑,内容为中国佛教经籍、中国佛教教理。中国佛教经籍泛指佛教全部经典,包括经、律、论等。中国佛教教理指佛教之教相义理。教理,又作教义、宗义、宗旨、宗乘。即佛陀之教示或由教示显现出来之真理,经由理论、客观性之整理所呈现出之义理教说。《中国佛教》(中文卷)第五辑,主要内容为佛教与中国文化、藏经、石窟、佛塔等,并附《中国佛教》系列作者小传。其中,佛教与中国文化部分包含佛教与中国哲学、文学、绘画、造像、建筑、音乐、医药等篇目;藏经部分先概述中国佛经翻译概况,再按照历史沿革顺序,介绍历代重要藏经;石窟部分涉及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等;佛塔部分介绍了佛牙舍利塔、妙应寺白塔、临济寺青塔、应县释迦木塔、苏州虎丘塔、大雁塔等历代佛塔。
神话学文库·凯尔特神话传说
[爱尔兰] 托马斯·威廉·黑曾· 罗尔斯顿 著,西安外国语大学神话学翻译小组 译,黄悦,王倩 校译
凯尔特的神话传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千百年来被很多人奉为精神动力和灵感源泉,眷恋者甚众。爱尔兰学者和诗人罗尔斯顿就是其中一位。他重编这些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的神话,要为本民族注入曾有的生机和活力。在今天的后现代社会,凯尔特神话还成为打造畅销文化创意产品的符号资源。
韩国禅教史
忽滑谷快天
本书从教学传来、禅道蔚兴、禅教并立和禅教衰颓四个时期叙述了佛教在韩国的发展史。作者重点介绍了韩国各个时期的佛教事件与重点人物,对做出贡献的韩国僧人各自的生平、经历、佛学思想和理论特色做了梳理和分析,特别介绍了入华求法的代表人物。
新声巧语
程恭让主编
《新声巧语:人间佛教学术论文集》是以佛教文化学术研究为中心的综合性论文集。参与撰写这部论文集的学者,都是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优秀博士生和新进研究人员。“新声”,我们这里指的是创新性的理论话题;“巧语”,我们这里则指创新性的学术方法。我们希望这些学术新军加入中国佛教和人间佛教问题的研究,会为学界带来新的眼光,新的思考,新的智慧,也会带来后现代的意识和觉悟,从而为人间佛教问题的研究打开更多的意义窗口,为今后的佛教学研究生成更加崭新、多元的学术魅力。
孝经与四书
张天杰 著
本书从历史的维度,结合多重的社会政治文化因素来看经典诠释与思想学术关系,以马一浮“群经统类”所列经学著作为主要探讨对象,以《四书》学史的梳理为核心,附论晚明的《孝经》学的经典作者,从而阐明宋明儒学完型与延异的内在规律,见证宋明儒学具体的演化过程。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杨利慧,张成福 编著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是一部专题性的神话母题索引类工具书,采用迄今国际通行的汤普森民间文学母题索引的编排结构,又多方融入了其他神话学者的观点以及作者多年来研究中国神话的心得,在母题的分类、表述和编排上都有创新。索引对在中国广大地区和多民族中流传的神话里反复出现的主要母题进行抽绎和编排,突显中国神话的特点。
中国神话学百年文论选
马昌仪 选编
本套书系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科创立与发展40年来的集大成之作,不仅对国外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整合与阐释,更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语境,做出极富新意的解读与创新。本书系第二辑共19种,精选本学科各领域名家、大家的代表作和新作,呈现较为完整的学科阵容和作品方阵。在此基础上,建立文学人类学图书资料体系、教学科研资源数据库,推进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的新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读书导航
出版图书
古籍/国学
文学艺术
人文社科
经济管理
生活时尚
科学技术
教育/教材/教辅
少儿
工具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