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
英美传统保守主义研究丁毅超本书试图从英美传统保守主义自身脉络出发,揭示两百多年来其范式演化过程。从伯克开始,英美传统保守主义始终相信传统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意图在不断变动的历史中寻找到平衡传统和现在的方式。当代英美传统保守主义的复兴是对过去数十年新自由主义 秩序反抗的结果,但这种复兴能否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生命力将是它在下个时代的关键课题。
-
创造人类民主文明新形态张震 著本书紧紧围绕如何更好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进行立法和宪法意义上的诠释,厘清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原理、生成机理、优越属性,提出宪法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总依据,并阐述了宪法视角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实践逻辑。全书既探索依宪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律实施与法治保障,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建设,又以“创造人类民主文明新形态”为落脚点,通过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中国式现代化民主文明形态进行理论模型的特色构建与实践样态的规范解读,揭示其为世界提供中国式民主方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做一个立场坚定的人黄相怀 著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背景下,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能力面临着重大考验。本书旨在分析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与特点,并深入思考一些 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通过这些分析和思考,帮助党员干部提升意识形态素养与能力,使其在重大问题上能够心明眼亮、站稳立场,真正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
-
甘肃岷县大崇教寺文书整理与研究彭晓静岷州,始置于西魏大统十年(544年)。明初,岷州卫成为河、湟、洮、岷防御带上一个重要的据点。随着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兴盛,在中央政府“多封众建”的政策下,番僧络绎往来,寺院经济实力大增,作为岷州历史规模 、声明 显赫的大崇教寺,成为岷州藏传佛教发展的象征。甘肃岷县至今发现与大崇教寺相关的契约文书,计有300余件。文书内容以大崇教寺僧人及其后代的经济活动为主,包括土地执照、名册、置产簿、收租簿、字据、合同等。详细记录了大崇教寺土地来源以及“祖遗”“自置”“香火地”的交易史实。文书不仅直接反映了岷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 与寺院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极大地补充了大崇教寺僧人的历史活动,使寺院兴衰发展的过程 加生动具体。
-
中国宗教伦理近代化研究刘登科本书先通过分析、梳理中国宗教伦理的生成、发展,展现其发展历程、阶段,力图勾勒出近代之前中国宗教伦理的历史图景,从而为中国宗教伦理近代化研究进行具体的历史定位,凸显时代特色。然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入手,分析中国宗教伦理遭遇近代困境的原因和根源所在,提出启蒙理性祛魅、救亡救世乏力和本土化色彩淡薄等困境表现。 通过回溯中国宗教伦理的近代化进程,总结经验、分析得失,以史为鉴、启迪当下,努力为引导中国宗教伦理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与积极启示。
-
原因与理由的迷宫(日)一之濑正树\"本书的主题是“不确定性的根据”,即通过“原因”和“理由”这两个概念来分析“根据”。当被问及“根据”的时候,我们通常回答“因由乃如此这般”。这种“如此这般”的回答就是“原因”或“理由”。在事物的本性上,“原因”和“理由”是不确定的。聚焦于这一迷宫,作者以现代哲学所探讨的主题为素材推进讨论,在聚焦于“不确定性”的同时,过去和未来的“时态”构成讨论的基轴。全书分为四章。在序章中,指出了“原因与理由的迷宫”这一问题设定的意义乃是“不确定性的认识论”。前半部分( 章和第二章)讨论构成不确定性之内容的“概率”和“模糊性”;后半部分(第三章和第四章)应用前半部分的成果,分析原因和理由的两种类型,即提及过去式的“历史的认识”和包含将来式的“假说的确证”。
-
陆象山用典叶航本书精选了《陆九渊全集》里的用典518句。本书根据典句内涵,将用典分类为“本心篇”“论道篇”“见贤篇”“修身篇”“处世篇”“劝学篇”“为政篇”七个章节。
-
朱熹与怀特海哲学比较研究王锟本书将朱熹与怀特海哲学理论、概念进行比较,从哲学体系建构历程、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对朱熹与怀特海哲学进行深入阐述,并把几对重要的概念:如“太极生生之理”与“创造性”(creativity)、“事物”与“现实存在”(actual entity)、“一物之理”与“永恒客体”(eternal object)、“感应”与“摄涵”(prehension )、“天”与“上帝”(God)等进行异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透视朱熹与怀特海在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共享的有机性、过程性、整体性及其各自特色。并以“生生之理”为基调,提出“一道三态说”的新理学构想。
-
中国哲学智慧储昭华本书是武汉大学规划建设的核心通识课教材。作为与该课程相配套的教材,本书将选择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较强标志意义、 能体现中国古代智慧魅力的哲学流派及其特有的思想与方法,以较为通俗生动的语言加以介绍和评析,旨在拓展、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其理论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训练、提高,并从中获得应有的启迪。《中国哲学智慧》通识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修者主要是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有一定兴趣的理工科学生,总学时(含讨论、考查环节)共32学时。对一本教材来说, 重要的无疑是要切合课程教学的实际,服务于该课程教学的需要。基于这一基本情况而考虑,本教材不仅对所要介绍的哲学思想或流派进行了精选,而且着重介绍哲学家们 有新意、特色的思想,着力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脉络和规律,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以使学生和类似读者得到应有的启迪;语言表达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全书加导论共13章,具体内容涵盖先秦时期的主要流派、魏晋玄学、佛教与禅宗、宋明理学及明清启蒙思潮等。全书加导论共13章,具体内容涵盖先秦时期的主要流派、魏晋玄学、佛教与禅宗、宋明理学及明清启蒙思潮等。
-
子夏与西河畅海桦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