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黄帝内经太素(修订版)
作者:(唐)杨上喜撰注;萧延平北承甫校正;王洪图,李云增补点校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8-01
ISBN:9787502335519
定价:¥10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唐初医学家杨上善所撰。本书是我国历史上对《黄帝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最早著作,也是现存最早的《内经》版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此书自南宋以后便在国内佚失,直至清朝末年,才由杨守敬在日本发现仁和寺旧藏古代卷子抄本(残存23卷),并影写携归。此后,经萧延平校勘注释,广传于世。20世纪初,在日本又相继发现原缺的第16卷、第21卷和第22卷中的两篇,但国内读者至今未能一睹其真面目。为了使内容更全的《黄帝内经太素》早日问世,作者以日本仁和寺卷子本《太素》为主校本,参考日本盛文堂本《太素》及《素问》、《灵枢》、《甲乙经》诸书,对萧延平本《黄帝内经太素》进行了全面增补点校。本书是目前世界上内容最全的《太素》点校本。 本书目录前言萧氏《例言》卷第一 摄生之一(佚)卷第二 摄生之二(卷末缺)顺养六气九气调食寿限卷第三 阴阳阴阳大论调阴阳阴阳杂说卷第四(佚)卷第五(卷首缺)人合阴阳合四海合十二水卷第六(卷首缺) 脏腑之一五脏命分脏腑应候脏腑气液卷第七(佚)卷第八 经脉之一经脉连环经脉病解阳明脉解卷第九 经脉之二经脉正别脉行同异经络别异十五络脉经脉皮部卷第十 经脉之三督脉带脉阴阳乔脉任脉冲脉阴阳维脉经脉标本经脉根结卷第十一 输穴本输变输腑病合输气穴气府骨空卷第十二 营卫气营卫气别营卫气行营五十周卫五十周卷第十三 身度经筋骨度肠度脉度卷第十四 诊候之一四时脉形真脏脉形四时脉诊人迎脉口诊卷第十五 诊候之二色脉诊色脉尺诊尺诊尺寸诊五脏脉诊 卷第十六 诊候之三虚实脉诊杂诊脉论卷第十七 证候之一卷第十八(佚)卷第十九 设方知古今知要道知方地知形志所宜知祝由知针石知汤药知官能卷第二十(佚) 卷第二十一 九针之一九针要道九针要解诸原所生九针所象卷第二十二 九针之二刺法九针所主三刺三变刺五刺五脏刺五节刺五邪刺九刺十二刺卷第二十三 九针之三量缪刺量气刺量顺刺疽痈逆顺刺量络刺杂刺卷第二十四 补泻天忌本神论真邪补泻虚实补泻虚实所生卷第二十五 伤寒热病决热病说五脏热病五脏痿疟解三疟十二疟卷第二十六 寒热寒热厥经脉厥寒热相移厥头痛厥心痛寒热杂说痈疽虫痈寒热瘰疬灸寒热法卷第二十七 邪论七邪十二邪邪客邪中邪传卷第二十八 风诸风数类诸风状论诸风杂论九宫八风三虚三实八正风候痹论卷第二十九 气论三气津液水论胀论风水论咳论卷第三十 杂病重身病温暑病四时之变息积病伏梁病热痛脾瘅消渴胆瘅头齿痛颌痛项痛喉痹嗌干目痛耳聋衄血喜怒疹筋血枯热烦身寒肉烁卧息喘逆少气气逆满疗哕腰痛髀疾膝痛痿厥NB824泄如蛊如妲病癫疾惊狂厥逆厥死阳厥风逆风NFECA酒风经解身度经络虚实禁极虚顺时刺疟节度刺腹满数刺霍乱数刺痫惊数刺腋痈数病解久逆生病六腑生病肠胃生病经输所疗[附篇]《黄帝内经太素》遗文并杨氏原注《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
作者简介
王洪图,1937年4月出生于天津蓟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学会员会主任委员。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内经教研主任、基础部主任。著述甚富,代表作为《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目录
前言
凡例
例言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一 摄生之一(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 摄生之二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 阴阳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四(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五 人合
天人合
阴阳合
四海合
十二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六 藏腑之一
五藏精神
五藏命分
藏府应候
藏府氣液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七 藏府之二(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八 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
经脉病解
阳明脉解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 经脉之二
经脉正别
脉行同异
经络别异
十五络脉
经脉皮部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 经脉之三
督脉
带脉
阴阳乔脉
任脉
冲脉
阴阳维脉
经脉标本
经脉根结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一 输穴
本输
变输
腑病合输
气穴
气府
骨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二 营卫气
营卫气别
营卫气行
营五十周
卫五十周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三 身度
经筋
骨度
肠度
脉度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四 诊候之一
四时脉形
真脏脉形
四时脉诊
人迎脉口诊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 诊候之二
色脉诊
色脉尺诊
尺诊
尺寸诊
五脏脉诊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六 诊候之三
虚实脉诊
杂诊
脉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七 證候之一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八 證候之二(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九 设方
知古今
知要道
知方地
知形志所宜
知祝由
知针石
知汤药
知官能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一 九针之一
九针要道
九针要解
诸原所生
九针所象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二 九针之二
刺法
九针所主
三刺
三变刺
五刺
五脏刺
五节刺
五邪刺
九刺
十二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三 九针之三
量缪刺
量气刺
量顺刺
疽痈逆顺刺
量络刺
杂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四 补泻
天忌
本神论
真邪补泻
虚实补泻
虚实所生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五 伤寒
热病决
热病说
五脏热病
五脏痿
疟解
三疟
十二疟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六 寒热
寒热厥
经脉厥
寒热相移
厥头痛
厥心痛
寒热杂说
痈疽
虫痈
寒热瘰疬
灸寒热法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七 邪论
七邪
十二邪
邪客
邪中
邪传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八 风論
诸风数类
诸风状论
诸风杂论
九宫八风
三虚三实
八正风候
痹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九 气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十 杂病
[附篇]
《黄帝内经太素》遗文并杨氏原注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
凡例
例言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一 摄生之一(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 摄生之二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 阴阳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四(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五 人合
天人合
阴阳合
四海合
十二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六 藏腑之一
五藏精神
五藏命分
藏府应候
藏府氣液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七 藏府之二(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八 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
经脉病解
阳明脉解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 经脉之二
经脉正别
脉行同异
经络别异
十五络脉
经脉皮部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 经脉之三
督脉
带脉
阴阳乔脉
任脉
冲脉
阴阳维脉
经脉标本
经脉根结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一 输穴
本输
变输
腑病合输
气穴
气府
骨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二 营卫气
营卫气别
营卫气行
营五十周
卫五十周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三 身度
经筋
骨度
肠度
脉度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四 诊候之一
四时脉形
真脏脉形
四时脉诊
人迎脉口诊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 诊候之二
色脉诊
色脉尺诊
尺诊
尺寸诊
五脏脉诊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六 诊候之三
虚实脉诊
杂诊
脉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七 證候之一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八 證候之二(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九 设方
知古今
知要道
知方地
知形志所宜
知祝由
知针石
知汤药
知官能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一 九针之一
九针要道
九针要解
诸原所生
九针所象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二 九针之二
刺法
九针所主
三刺
三变刺
五刺
五脏刺
五节刺
五邪刺
九刺
十二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三 九针之三
量缪刺
量气刺
量顺刺
疽痈逆顺刺
量络刺
杂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四 补泻
天忌
本神论
真邪补泻
虚实补泻
虚实所生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五 伤寒
热病决
热病说
五脏热病
五脏痿
疟解
三疟
十二疟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六 寒热
寒热厥
经脉厥
寒热相移
厥头痛
厥心痛
寒热杂说
痈疽
虫痈
寒热瘰疬
灸寒热法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七 邪论
七邪
十二邪
邪客
邪中
邪传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八 风論
诸风数类
诸风状论
诸风杂论
九宫八风
三虚三实
八正风候
痹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九 气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十 杂病
[附篇]
《黄帝内经太素》遗文并杨氏原注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