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公共财政学

公共财政学

作者:刘玲玲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9-01

ISBN:9787302038344

定价:¥2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清华经济学系列教材:公共财政学》是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编写的教材。考虑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集理论与实务为一体的教学要求,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重点讲述公共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如公共财政职能、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国家预算与财政体制以及财政政策的理论等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应用于公共财政问题,尤其是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同时,将东西方国家的财政与税收等管理制度以及中国目前进行的公共财政制度创新改革的内容简要介绍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教材还可作为经济学系研究生的参考书(适用于研究生的高级公共财政学待今后研究编写)以及关心公共财政问题的朋友们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暂缺《公共财政学》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篇 政府与市场
第1章 预备知识——公平与效率
1.1 公平与效率
1.1.1 效率准则
1.1.2 公平准则
1.1.3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1.2 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
1.2.1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1.2.2 一般均衡分析
1.2.3 局部均衡分析
1.2.4 完全价格歧视
第2章 公共财政的职能
2.1 公共财政
2.1.1 公共财政学及其发展
2.1.2 我国学者对公共财政学的研究
2.1.3 市场机制的失灵
2.2 公共财政的职能
2.2.1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
2.2.2 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2.2.3 财政稳定经济职能
第3章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效
3.1 政治均衡
3.1.1 投票与偏好
3.1.2 政治均衡
3.1.3 中间投票者
3.1.4 多数规则下投票结果的惟一性和循环性
3.2 政府失效
3.2.1 西方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与政府失效
3.2.2 政府失效的原因
第二篇 公共支出理论
第4章 公共品理论
4.1 公共品的涵义
4.1.1 公共品的特性
4.1.2 混合公共品或混合私人品
4.1.3 公共品的判定
4.2 公共品的配置与效率
4.2.1 庇古的方法
4.2.2 一种公共品的最优供给——局部均衡分析
4.2.3 一种公共品的最优供给——一般均衡分析
4.2.4 维克塞尔与林达尔公共品供给模型
4.2.5 混合性公共品的供给效率
4.2.6 公共品(公共支出)的供给方式
第5章 外部效应理论
5.1 外部效应的分类
5.1.1 外部效应的涵义
5.1.2 外部效应的分类
5.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5.2.1 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5.2.2 公共地的悲剧(公共资源问题)
5.2.3 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5.2.4 正的外部效应:外部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
5.3 实例分析——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
5.3.1 税收
5.3.2 补贴
5.3.3 拍卖污染许可证
5.3.4 确立财产所有权
5.3.5 管制
第6章 公共支出概论
6.1 公共支出的结构
6.1.1 理论上的分类
6.1.2 预算上的分类
6.1.3 公共支出规模及衡量标准
6.2 公共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
6.2.1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6.2.2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6.2.3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6.3 公共支出的微观模型
6.3.1 产出水平的决定
6.3.2 服务环境
6.3.3 人口变化对公共支出的影响
6.3.4 公共部门投入品价格与公共支出
6.4 公共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6.4.1 机会成本分析
6.4.2 成本-效益分析法
6.4.3 最低费用选择法
6.4.4 公共劳务收费法
第7章 购买性支出
7.1 国防支出
7.1.1 国防支出的增长
7.1.2 安排国防支出中的几个问题
7.1.3 国防支出的合理限度
7.1.4 国防支出与军事订货
7.2 教育支出
7.2.1 公共部门与教育事业
7.2.2 西方国家的公共教育支出
7.2.3 三种教育支出方式的选择
7.2.4 教育支出在不同地区和个人之间的最佳安排
7.3 中国公共支出制度的重大改革——政府采购
7.3.1 实行政府采购的必要性
7.3.2 建立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第8章 转移性支出
8.1 社会保障支出的涵义与内容
8.1.1 社会保障支出的涵义
8.1.2 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
8.2 社会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8.2.1 社会保险制度的模式
8.2.2 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
8.3 社会福利
8.3.1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的联系
8.3.2 社会福利支出的内容
8.3.3 物品救济支出及其影响
8.3.4 福利支出对人们工作愿望的影响
8.3.5 负所得税理论的提出
8.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8.4.1 改革的必要性
8.4.2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内容
第三篇 公共收入理论
第9章 公共收入概论
9.1 公共收入形式与原则
9.1.1 公共收入形式
9.1.2 税收原则
9.2 税制构成要素
9.2.1 课税权主体
9.2.2 课税主体
9.2.3 课税对象
9.2.4 税率
9.2.5 计税单位
9.2.6 课税环节
9.3 税收效应的分析
9.3.1 税收对生产及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
9.3.2 税收对消费选择的影响
9.3.3 税收对劳动即收入与休闲选择的影响
9.3.4 税收对储蓄的影响
9.3.5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9.4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9.4.1 基本概念
9.4.2 影响税负转嫁和归宿的因素
第10章 东西方国家的税制
10.1 税收分类与税制结构
10.1.1 税种分类
10.1.2 税制结构
10.2 商品流转税
10.2.1 商品课税的特点与类型
10.2.2 消费税
10.2.3 销售税
10.2.4 增值税
10.3 对所得的课税
10.3.1 所得课税的一般概念
10.3.2 个人所得税
10.3.3 公司所得税
10.3.4 社会保险税
10.4 对财产的课税
10.4.1 财产课税的一般概念
10.4.2 一般财产税
10.4.3 特种财产税
10.4.4 财产转让税
10.5 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10.5.1 现状与问题
10.5.2 完善税制的具体设想
第11章 国际税收
11.1 税收管辖权与国际税收的公平原则
11.1.1 税收管辖权及其课征原则
11.1.2 国际间要素流动的税收公平
11.2 国际间要素流动与税收协调
11.2.1 免除国际重复课税的理论和方法
11.2.2 国际间对所得课税制度的协调
11.3 关税与国际间商品流动
11.3.1 关税分类与税则
11.3.2 中国的关税
11.3.3 配额与国际间商品流动
11.3.4 财政补贴与国际间商品流动
11.3.5 边界税收调整
11.3.6 汇率调控与国际间商品流动
第12章 公债
12.1 公债
12.1.1 公债的基本概念
12.1.2 公债的用途
12.2 公债管理
12.2.1 公债的种类
12.2.2 公债的发行
12.2.3 公债的还本付息
12.3 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
12.3.1 公债管理: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
12.3.2 债务、增长与不稳定性
12.3.3 我国内外债务的管理
第四篇 国家预算与财政体制
第13章 国家预算
13.1 国家预算的组成和原则
13.1.1 国家预算
13.1.2 预算的分类
13.1.3 预算年度
13.1.4 预算的原则
13.2 预算决策程序
13.2.1 预算的编制和提出
13.2.2 预算的审议和批准
13.2.3 预算的执行
13.2.4 预算执行的监督
13.3 美国联邦预算
13.3.1 美国联邦预算
13.3.2 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结构
13.4 中国零基预算与国库单一账户
13.4.1 改变粗放型的预算编制方法
13.4.2 推进零基预算
13.4.3 建立科学的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体系
第14章 预算管理体制
14.1 财政分权模式的理论依据
14.1.1 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14.1.2 集权与分权——不同模式的选择
14.2 中国分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14.2.1 财政体制——从包干制到分税制
14.3 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14.3.1 基本概念
14.3.2 理论依据
14.4 建立我国规范化转移支付制度
14.4.1 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模式
14.4.2 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方案
第五篇 财 政 政 策
第15章 财政政策
15.1 财政政策的构成与分类
15.1.1 财政政策的构成
15.2 理论的历史发展
15.2.1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财政政策
15.2.2 凯恩斯时代
15.2.3 现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15.2.4 新凯恩斯主义
15.3 宏观财政政策
15.3.1 非选择性的财政政策
15.3.2 选择性的财政政策
15.4 微观财政政策
15.4.1 税收结构政策的影响
15.4.2 财政支出结构微观政策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