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瑞兽纹样

瑞兽纹样

作者:王抗生编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1-01

ISBN:9787501927319

定价:¥7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有关龙的艺术凝聚着中国人数千年来的艺术想像力和创作智慧。本书把中国历代工艺美术与民间美术装饰中有代表性的龙纹,系统地按朝代顺序编辑成册,借以介绍龙纹装饰的形状和风格的演变。这些龙纹主要来自历代出土文物、建筑、器具的拓印以及壁画、服装上的精细临摹等。书中收集龙纹300余幅,彩图30余幅,每幅图版均附有年代、出处及文字说明等,具有很大的美学应用及研究价值。片断: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老大“囚牛”好音乐,老二“睚眦”好杀,老三“嘲风”好险,老四“蒲牢”好鸣,老五“狻猊”好坐,老六“霸下”好负重,老七“狴犴”好讼,老八“赑屃”好文,老九“螭吻”好吞。其后,囚牛为胡琴头上的刻兽,睚眦为刀柄上的龙吞口,嘲风为殿台角上的走兽,蒲牢为钟上的兽钮,狻猊为佛座上的狮子,霸下为碑座上的龟,狴犴为狱门上的衔环铺首,赑屃为石碑两旁的文龙,螭吻为殿堂脊梁的龙吻。另有一种说法是“龙生九子”为:蒲牢、狴犴、睚眦、赑屃(形似龟,好负重,后成石碑下龟趺)、螭吻(形似兽,好望,后成屋上兽头)、饕餮(好食,立于鼎盖)、虫八虫(性好水,故立于桥柱)、金猊(形似狮,好烟火,故立于香炉)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门首)。“龙生九子”的传说在苗族人民中流传更早,但内容稍异,是说龙生了九个儿子,头八个都是胆小鬼,只有老九才有胆量。龙的故事在民间文学艺术中,龙的形象常是拟人化的,就以家喻户晓的海龙王的形象来说,有的为民造福,有的为害百姓。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善恶不同、性格似人的海龙王出现。《西游记》描写了孙悟空到水晶宫向龙王借兵器的情节。《封神榜》描写了哪吒打死为害百姓的龙王太子敖丙的故事。元杂剧《柳毅传书》,则叙述唐朝书生柳毅,搭救落难的洞庭龙女,以后结为夫妇的悲欢。而《张羽煮海》,则是秀才张羽与龙女反抗龙王,煮沸大海,终成眷属的喜剧。人们通过这些龙的神话故事来扬善伐恶,宣传人民心中的社会价值观念。龙能布云施雨的说法由来已久。在苗族地区,每年举行布龙舞,人们把一片片青布用双手举过头顶,互相连接成为长龙,象征源源不断的流水,祈祷丰收。在汉族地区,不论东南西北,各地都有龙王庙,那是过去用来祈祷风调雨顺,保祐丰收的地方。有关龙的活动因为龙这一人文动物代表着社会不同人群的性格、哲理思想和生活理想,所以龙也一直是人民喜爱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的道具形式,其中赛龙船和龙舞最普遍。龙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穆王乘龙舟出游。隋场帝经运河到南方游览,坐的也是龙舟。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漆棺,就有王者乘龙舟的图案。在民间,人们为了记念屈原,在阴历五月初五端阳节举行龙舟竞渡的活动。于是龙舟的形象也成为绘画和工艺美术装饰纹样的题材。关于龙舞的活动,汉代已有文献记载,也见于汉代的石刻画。今天逢盛大喜庆节日,仍有各式龙舞表演。后记:物,在原始社会便已出现了。龙的艺术形象,经中国人民长期的创造和装饰实践而逐步完善。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才能与智慧。然而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简单化和粗暴,龙的文化和艺术形式被视为封建糟粕而予以排斥,其中损失令人痛心。尽管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曾经拿龙来标榜他们的血统和身分,然而龙始终是社会和民间广为流传的文化与艺术题材。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想像和技巧,创造了富有民族情感和生活特色或美丽的神话色彩的龙的艺术。“能描龙,能绣凤”一直是中国民间妇女的骄傲。即便是豪奢丽侈的宫廷装饰,也都凝结着工匠艺人的心血。中国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在彩陶、玉器等工艺中创造了龙的艺术形象。当时对龙的信仰,已从自然崇拜、原始祖先崇拜,进到祖神崇拜的较高形式。而封建社会历史不过二千余年,可见龙的艺术,渊源久远,世代相传,从未中断。而龙的形象,也形形色色,神幻无穷。人民把龙当作超自然的力量,象征着幸福和吉祥,这种看法深深扎根于民情风俗中。不论在世界什么地方,只要有中国血统的人,龙的形象就自然开花结实。这本图集按时代顺序,把工艺装饰中具有代表性的龙纹,编绘成册,并介绍龙纹的历史演变。通过具体形象,还可以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装饰风格的异同和变化。以作为传统工艺装饰的造型方法和处理手法方面的参考。关于龙纹艺术的研究,有很多工作可以进一步深入。近来学术界对此都做大量的探讨。编者学识有限,加上成书仓促,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读者指正。本书部分摄影及图版选自龚宁《中国历代器物图案集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台北·南天书局出版)、濮安国《龙图300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特此致谢。编者谨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抗生先生,又名龚宁,1942年生于四川重庆,196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美术副编审、中国工艺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学会会员。王抗生先生六十年代从师沈福文先生、李有行先生学习工艺美术。三十多年来主要从事工艺美术的设计、研究与编辑出版工作,并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研究,主编、责编有大型丛书《中国传统艺术系列》《青少年美术自学丛书》《图案》《成人高等教育·美术设计专业教材》《职业技术教育·工艺美术专业教材》等,个人主要著作有《中国历代器物图案集成》《中国花卉图案》《中国瑞兽图案》等。
目录
1北京故宫泰和殿的金龙宝座清
2~4北京北海九龙壁清
5北京故宫内的龙纹石雕清
6北京圆明园华表上的盘龙清
7贵州安顺文庙龙纹石柱清
8山东曲阜孔庙石刻龙柱清
9北京北海天王殿门墙琉璃壁饰之双龙纹清
10山西苪城永乐宫三清殿屋顶之龙头元
11呼和浩特喇嘛庙席力图召大经堂大柱上的龙抱柱毯
12现代布龙舞
13刺绣龙舟
14黑光漆嵌螺钿云龙纹明万历
15刺绣行龙纹补子清道光
16夕月礼服袍前胸刺绣坐龙纹清乾隆
17皇后礼服前胸刺绣升龙纹清乾隆
18龙纹马鞍毯清顺治
19景泰蓝如意形匣盖上的龙舟图清
20甘肃敦煌纸本着色维摩经变图中着十二章衮服之王者五代
21龙纹地毯元
22山东淄博双龙耳瓶
23御用龙凤麒麟宝墨清乾隆
24山东淄博窑蟠龙纹盘
25玉龙商
26穿龙衣的玉人商
27青花云龙纹大扁壶明
28青花描红云龙盖碗明
29宣德大碗明
30人面龙身盉商
31新疆吐鲁番千佛洞第19窟壁画中的龙池图
32景泰蓝仿古地震仪
序言——龙的装饰艺术
图版
1骨刻人首龙身像商
2月宫、青龙星座及人首龙身像东汉
3伏義、女娲东汉
4伏羲、女娲汉
5人首龙身像石刻之一汉
6人首龙身像石刻之二汉
7彩陶盘上的蟠龙纹原始社会
8虬与龙头的透叠组合纹商
9且(祖)形角夔龙纹(大型贑纹饰)商
10尖角夔纹商
11回顾式尖角型夔龙纹(伯盂纹饰)西周
12花冠龙纹之一商晚期
13花冠龙纹之二西周早期
14花冠龙纹之三西周
15多齿角龙纹西周早期
16蛇体形且角蟠龙纹周
17象鼻龙纹西周晚期
18青铜盘心龙纹西周
19组合式象鼻龙纹西周晚期
20分岔角变体龙纹西周晚期
21中轴反射对称组合变体龙纹春秋晚期
22鹿角型分岔角龙纹战国早期
23交龙纹之一殷墟早期
24交龙纹之二春秋中期
25交龙纹之三春秋晚期
26交龙纹之四战国早期
27交龙纹之五战国早期
28两头龙纹之一殷墟晚期
29两头龙纹之二西周成王时期
30两头龙纹之三春秋早期
31三头变体龙纹春秋早期
32两头变体龙纹战国早期
33变体龙凤纹刺绣战国中期
34①、②龙纹铜壶战国
35①、②透雕龙纹玉佩战国
36①~⑥龙形玉佩春秋战国
37青铜器龙头战国
38龙纹嵌松石红铜壶战国
39蟠螭纹铜镜战国
40螭纹铜壶战国
41嵌松石龙纹铜带钩图案战国
42龙凤虎纹刺绣战国中期
43对龙对凤纹刺绣战国中期
44两龙一凤组合纹刺绣战国中期
45三龙纹铜镜战国
46变体龙纹秦
47变体龙凤纹北朝
48变体龙纹西汉前期
49龙虎纹镜汉
50龙纹铜镜东汉后期
51交龙纹玉佩西汉
52双螭纹铜壶战国
53、54玉龙战国
55龙纹玉佩之一汉
56龙纹玉佩之二汉
57行龙西汉
58羽人戏龙纹西汉
59天门双龙西汉帛画(局部)
60透雕蟠龙铺首西汉
61变体云中龙纹西汉
62龙纹肖形印章汉
63龙虎斗纹半瓦西汉
64双龙纹半瓦西汉
65龙纹半瓦西汉
66马体形龙纹半瓦西汉
67龙纹铜洗汉
68东王公乘龙图画像砖汉
69蛟龙纹画像砖之一汉
70蛟龙纹画像砖之二汉
71双龙交缠纹画像石之一汉
72双龙交缠纹画像石之二汉
73四龙交缠纹画像石汉
74苍龙画像石汉
75苍龙图汉
76双龙穿璧纹汉
77行龙、两头龙和动物纹组合汉
78苍龙食鱼图汉
79豢龙氏戏龙图之一汉
80豢龙氏戏龙图之二汉
81豢龙氏戏龙图之三汉
82苍龙星座之一汉
83苍龙星座之二汉
84交龙纹画像石东汉
85降龙纹画像石东汉
86云中翼龙东汉
87石刻行龙图东汉
88交龙对鱼纹画像石东汉
89交龙车马走兽纹画像石东汉
90豢龙氏戏龙图东晋
91神人乘龙图北魏
92青龙纹石刻汉
93苍龙纹汉
94苍龙食鱼图画像石东汉
95神人乘龙纹石刻北魏
96反顾式龙头纹之一北魏
97反顾式龙头纹之二北魏
98反顾式龙头纹之三北魏
99双龙纹石刻北魏
100交颈式双龙戏珠纹北魏
101双龙拱佛纹边饰纹样北魏
102双龙拱佛纹北魏
103回顾式兽体形龙纹北魏
104圆环式反射对称双龙纹北魏
105蟠龙纹北魏
106降龙纹北朝
107行龙图之一北朝
108行龙图之二北朝
109龙虎朱雀纹锦南北朝
110神人乘龙纹壁画之一唐
111神人乘龙纹壁画之二唐
112行龙图之三唐
113行龙图之四唐
114蟠龙纹铜镜之一唐
115蟠龙纹铜镜之二唐
116连珠对龙纹绫唐
117龙纹石刻唐
118蟠龙纹五代
119蟠龙纹北宋
120缂丝百花撵龙图宋
121出水蟒龙纹青花扁瓶元
122①、②龙纹刻花金碗唐
123石刻龙柱宋
124白地黑花云蟒纹罐元
125行龙纹高足瓷碗元
126石刻龙纹元
127升降龙纹阶心石刻(局部)明
128瓷器上的蟒龙纹明初
129瓷器上的行龙纹之一明晚期
130瓷器上的行龙纹之二明中期
131瓷器上的蟠龙番莲纹明中期
132瓷器上的行龙纹之三明中期
133瓷器上的行龙纹之四明中期
134汉白玉石雕行龙山水纹明永乐
135龙凤樗蒲纹织金缎明中期
136织金罗升降龙纹明嘉靖
137瓷器上的双龙戏珠纹明万历
138百花撵龙纹瓶明万历
139行龙上寿纹明嘉靖
140升降龙灵芝祝寿纹妆花缎明万历
141升降团龙纹妆花缎明万历
142缂丝十二团龙袍左向行龙纹明万历
143过肩通袖龙襴妆花纱织成袍料之一(膝襴正身坐龙部分)明万历
144缂丝十二章十二团龙福寿如意袍明万历
145双龙庆寿纹明万历
146七龙百子洒线绣女衣(前身)明万历
147148过肩通袖龙襴妆花纱织成袍料之二(膝襴行龙)明万历
149①、②铜香炉上的龙纹明
150莲花龙纹石刻明
151行龙纹袍服清乾隆
152双龙戏珠纹明万历
153盘龙飞凤纹明嘉靖
154百花撵龙纹石刻明永乐
155行龙纹石刻明
156盘龙纹明
157~159双龙戏珠纹石刻之一明
160升降云龙宝珠寿山福海纹明
161双龙戏水纹明永乐
162双龙戏珠纹石刻之二
163飞鱼出水纹之一明
164飞鱼戏水纹明
165飞鱼出水纹之二明
166柿蒂形开光升降云龙戏珠纹明
167~169飞鱼纹之一明宣德
170飞鱼纹之二明永乐
171飞鱼卷草纹青花双耳瓶明嘉靖
172飞鱼纹之三明中期
173蟒龙纹之一明
174二龙戏珠纹夔耳尊明或清
175~177双龙纹石刻清
178龙纹铜鼎(局部)清
179青花龙纹瓷罐(展开图)清
180龙纹石刻清
181龙纹石刻清
182龙纹望柱清
183①、②龙纹瓶清
184①、②龙纹边饰明
185织绣上的龙纹清
186织绣上的龙纹清
187蟒龙纹之二明
188拐子草龙明
189拐子升蟒纹明
190草蟒拱寿纹清
191~197草龙纹清
198五彩云龙纹盘清
199、200草龙纹清
201~203拐子龙近代
204~209草蟒纹清
210云龙戏珠纹清
211九夔纹团花清
212~214龙纹邮票清
215双龙拱寿纹扁瓶清
216①坐龙纹藻井图案清
216②团龙纹琉璃砖雕清
217①、②石刻龙柱之一清
218①、②石刻龙柱之二清
219云龙纹石刻清
220草龙纹石刻清
221华表上的蟠龙纹清
222行龙(砖质)清
223群龙戏水(石刻)清
224行龙纹(琉璃砖雕)清
225海水云龙纹锦清
226三龙戏珠纹砖刻清
227双龙纹(琉璃砖雕)清
228剔地起突龙云角石
229草龙草凤纹妆花缎清
230龙凤呈祥纹团花清
231蟒龙戏珠纹清
232双龙戏珠纹清
233云龙戏珠纹晚清
234清式和玺彩画清
235①、②清代嘉庆徽州墨模雕刻龙纹
236①、②清代嘉庆徽州墨模雕刻龙纹两种
237①、②清代嘉庆徽州墨模雕刻龙纹
238239双龙戏珠纹团花现代
240龙凤呈祥团花现代
241行龙纹团花现代
242云龙戏珠纹团花现代
243夔龙纹团花现代
244万字雷纹夔龙团花现代
245夔龙戏珠八方如意纹团花现代
246~249龙纹4种清
250坐龙戏珠团花现代
251行龙戏珠纹之一现代
252出水龙戏珠纹之一现代
253降龙戏珠纹现代
254出水龙戏珠纹之二现代
255夔龙戏珠纹现代
256、257戏曲服饰上的龙纹现代
258行龙戏珠纹之二现代
259升龙戏珠纹现代
260、261织绣上的龙纹现代
262双龙戏珠纹围兜现代
263行龙戏珠纹之三现代
264行龙戏珠纹鞋花之一现代
265云龙吐珠纹现代
266行龙戏珠纹鞋花之二现代
267行龙戏珠纹鞋花之三现代
268行龙戏珠纹鞋花之四现代
269行龙纹剪纸现代
270双龙报喜纹现代
271双龙拱寿纹剪纸现代
272龙纹窗花现代
273龙舞现代
274民间刺绣“五龙戏珠’现代
275民间刺绣“双龙戏珠”现代
276民间蓝印花布“双龙戏珠”现代
277民间刺绣团龙纹现代
278①、②民间雕刻团龙纹两种现代
279民间木雕龙首6种现代
280龙首纹6种现代
281云龙纹之一现代
282云龙纹之二现代
283工艺品中的龙纹5种现代
284工艺品中的龙纹现代
后记
作者简介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