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网络技术基础
作者:21世纪计算机网络工程丛书编写委员会编
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1-01
ISBN:9787900024886
定价:¥30.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21世纪计算机网络工程丛书》中的一册,是一本有关网络技术基础的教程。在21世纪网络技术时代,由学习、掌握网络知识到应用并深入了解、实践网络内部各种复杂且有规律的技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了解、学习和掌握90年代末期国际各种网络通信技术,从而可以从一个较高的起点步入网站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和维护。本书共分52章,详细讨论了当今最新的各种网络通信技术和相关的网络协议,从局域网络到广域网络、从小规模网络到大规模网络,尤其是目前一些较为流行的网络,如Cisco、Novell、IBM、Intel等相关网络的结构设计和技术等。前三章讨论了网络互连以及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简单模式,帮助读者初步认识网络世界;从第四章开始,以每一章一个主题的形式详细阐述网络的各种类型、层次的技术和协议,内容包括从桥接、交换、路由选择、以太网、混合介质桥接到AppleTalk、DECnet、网络安全、网络高速缓存技术;从Internet协议、Netware协议、开放系统互连协议、IBM系统网络体系结构路由选择协议、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NetWare链路服务协议到开放系统互连OSI路由选择协议、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等。本书结构清晰,内容连贯、全面、系统,所讨论的技术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代表性,深入反映了90年代末期网络技术发展状况。对于21世纪网络产业,本书具有"高瞻远瞩"和指导性的特点。 本书既是高校培养21世纪计算机网络工程师的专业教材,也是社会相关领域培训班的首选教材,同时也是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广大科技人员的必备的自学读物。为方便高校师生专业英语的学习,本书配套光盘特包含与中文版配套的英文版电子图书。
作者简介
暂缺《网络技术基础》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网络互联概述
1.1 互联网络的定义
1.2 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
1. 3 信息格式
1. 4 ISO网络层次
1.5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网络服务
1.6 互联网的编址
1.7 流控从础
1. 8 错误检测
1.9 多路复用
1.10 标准化组织
第二章 局域网(LAN)协议概述
2. 1 LAN的定义
2.2 LAN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2.3 LAN介质的访问方法
2.4 LAN数据传输形式
2. 5 LAN拓扑结构
2. 4 LAN设备
第三章 广域网(WAN)技术概述
3. 1 WAN的定义
3.2点到点链路
3. 3 电路交换
3. 4 分组交换
3. 5 WAN虚电路
3.6 WAN拨号服务
3. 7 WAN设备
第四章 桥接技术和交换技术概述
4.1 网桥和交换机的定义
4.2 数据链路层设备
4. 3 网桥的种类
4.4 交换机的种类
第五章 路由选择概述
5. 1 路由选择的定义
5.2 路由选择的组成
5.3 路由选择算法
5. 4 网络协议
第六章 网络管理概述
6.1 网络管理的定义
6.2 背景
6.3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6.4 ISO网络管理模型
第七章 以太网技术
7.1 背景
7.2 以大网和IEEE 802.3
7.3 100-Mbps以不同
7.4 100VG-AnyLAN
7.5 千兆位以众网
7.6 向千兆位以太网迁移
7.7 千兆位以人网校园应用
第八章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8.1 背景
8. 2 FDDI传输介质
8.3 FDDI标准
8. 4 FDDI的站点连接
8. 5 FDDI的容错特性
8.6 FDDI帧格式
8.7 铜缆分布数据接口(CDDI)
第九章 令牌环/IEEE 802.5
9.1 背景
9. 2 物理连接
9.3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9. 4 优先级系统
9.5 障管理机制
9. 6 帧格式
第十章 帧中继
10.1 背景
10.2 帧中继设备
10.3 恢中继虚电路
10.4 拥塞控制机制
10.5 帧中继本地管理接口(LMI)
10. 6 帧中继网络的实现
10.7 帧中继的帧格式
第十一章 高速串行接口(HSSI)
11.1 背景
11.2 HSSI按口基础
11.3 HSSI的工作原理
第十二章 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
12. 1 背景
12.2 ISDN组件
12.3 ISDN服务
12.4 ISDN的物理层
12.5 ISDN的链路层
12.6 ISDN的网络层
第十三章 点对点协议(PPP)
13.1 背水
13.2 PPP的部件
13.3 PPP的工作原理
13.4 PPP物理层的要求
13.5 PPP的链路层
13.6 PPP的链路控制协议
第十四章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
14.1 背景
14. 2 SMDS网络组件
14.3 SMDS接口协议
14. 4 SIP的等级
14.5 分布式队列以总线
14.6 SMDS访问级别
14.7 SMDS的的寻址方法
14.8 SIP的第三级PDU格式
14.9 SIP的第二级PDU格大
第十五章 数字用户线
15.1 背景
15. 2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15.3 ADSL技术
15.4 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
第十六章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SDLC)及其衍生协议
16.1 背景
16. 2 SDLC的类型和拓扑结构
16. 3 SDLC的倾格式
16.4 SDLC的衍生协议
第十七章 X.25
17.1 背景
17.2 X.25设备和协议的工作原理
17.3 X.25协议簇
17. 4 LAPB的帧格式
17.5 X.121地址的格式
第十八章 多服务访问技术
18.1 IP语音的重要性
18.2 语音数据包
18.3 语音数据包传输
18.4 ATM语音
18.5 帧中继语音
18.6 IP语音
18.7 语音数据包的应用
第十九章 虚拟专用网(VPN)
19.1 Cisco系统VPN
第二十章 异步传输模式( ATM)
20.1 背景
20.2 ATM设备及网络环境
20.3 ATM信元头格式
20.4 ATM服务
20.5 ATM交换工作理
20. 6 ATM参考模型
20.7 ATM寻址
20.8 ATM连接
20.9 ATM与多目传送
20.10 ATM服务质量保证(QOS)
20.11 ATM信令与建立连接
20.12 ATM连接管理消息
20.13 LAN仿真(LANE)
第二十一章 数据链路交换(DLSw)
21.1 背景
21. 1 DLSW与源路由网桥(SRB)的比较
21.3 DLSWSNA支持
21.4 DLSW交换到交换协议(SSP)
21.5 DLSWI工作原理
21.6 DLSW消息格式
第二十二章 局域网交换
22.1 背景
22.2 LAN交换工作原理
22.3 LAN企换及OSI模型
第二十三章 标记交换
23.1 背景
23.2 标记交换体系结构
23.3 基于目标的路由选择
23.4 层次型路由选择
23.5 灵活的路由选择方式
23. 6 多目传送路由选择
23.7 ATM中的标记交换
23. 8 服务质量保证
23.9 IP交换技术
第二十四章 混合介质桥接技术
24. 1 背景
24. 2 转换挑战
24. 3 转换网桥
24.4 源路由透明网桥
第二十五章 源路由网桥(SRB)
25. 1 背景
25. 2 SRB算法
25. 3 帧格式
第二十六章 透明网桥
26.1 背景
26. 2 透明网桥工作原理
26. 3 帧格式
第二十七章 AppleTalk
27.1 背景
27.2 AppleTalk呐络组件
27.3 AppleTalk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7.4 网络地址
27.5 AppleTalk地址解析协议(AARP)
27.6 数据报发送协议(DDP)
27.7 APPleTalk传输层
27.8 AppleTalk高层协议
27.9 AppleTalk协议簇
第二十八章 DECnet
28.1 背景
28.2 DECnet Phase IV数字网络体系结构
28. 3 DECnet/OSI数字呐络体系结构
28.4 DECnet介质访问
28.5 DECnet路由选择
28.6 DECnet末端通信层
28.7 DECnet/OSI传输层
28.8 DECnet Phase IV高层
28.9 DECnet/OSI高层协议
第二十九章 IBM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协议
29.1 背景
29.2 传统SNA环境
29. 3 IBM的对等网络
29.4 基本信息单元(BIU)格式
29.5 路径信息单元(PIU)格式
第三十章 lnternet协议
30.1 背景
30.2 Internet协议(IP)
30.3 地址解析协议(ARP)
30.4 互联网络路由选择
30.5 互联网络控制消息协议(ICMP)
30.6 传输控制协议(TCP)
30.7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0.8 互联网络协议中的应用层协议
第三十一章 Netware协议
3.1 背景
3. 2 Netware介质访问
3.3 互联网络数据包交换(IPX)
31. 4 IPX封装类型
31.5 服务公告协议(SAP)
31. 6 Netware传输法
31.7 NetWare高层协议和服务
3. 8 IPX数据包格式
第三十二章 开放系统互朕(OSI)协议
32.1 背景
32.2 OSI网络协议
第三十三章 Banyan VINES
33.1 背景
33.2 介质访问
33. 3 网络层
33.4 传输层
33.5 高层协议
第三十四章 Xerox网络系统(XNS)
34.1 背景
34.2 XNS层次概述
34.3 介质访问
34.4 网络层
34.5 传输层
34.6 高层协议
第三十五章 边缘网关协议(BGP)
35.1 背景
35.2 BGP的工作原理
35.3 BGP路山选择
35.4 BGP消息类型
35.5 BGP数据包格式
第三十六章 增强型IGRP
36. 1 背景
36. 2 增强型IGRP的付能
36.3 处理过程和技术的基础
36. 4 路山选择的概念
36. 5 增强型IGRP数据包类型
第三十七章 IBM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路由选择
37. 1 背景
37.2 IBM SNA会话连接器
37.3 IBM SNA传输组(TG)
37. 4 IBM SNA解析和虚路山
37.5 IBM SNA服务进程等级(CoS)
37. 6 IBM SNA子城路由选择
37.7 IBM向级对等网络(APPN)路山选择
第三十八章 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GRP)
38.1 背景
38.2 IGRP协议的特性
第三十九章 IP多点传送
39.1 背景
39.2 互联网络组员协议(IGMP)
39.3 IP多点传送路由选择协议
第四十章 Netware链路服务协议(NLSP)
40.1 背景
40.2 NLSP分层路由选择
40.3 NLSP工作原理
41.4 NLSP分层寻址
40.5 NLSP Hello数据包
第四十一章 开放系统互联(OSI)路由选择协议
4.1 背景
41.2 末端系统到中间系统(ES-IS)
4.3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
41.4 集成IS-IS
41.5 域间路由选择协议(IDRP)
第四十二章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42.1 背景
42.2 路由选择层次
42.3 SPF算法
42.4 OSPF数据包格式
42.5 附加的OSPF件能
第四十三章 资源保留协议(RSVP)
43.1 背景
43.2 RSVP数据流
43.3 RSVP服务质量(QOS)
43.4 RSVP会话启动
43.5 RSVP保留方式
43.6 RSVP软状态的实现
43.7 RSVP操作模式
43.8 RSVP信息
43.9 RSVP数据包格式
第四十四章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
44.1 背景
44.2 路由选择更新
44.3 RIP路由选择计量标准
44. 4 RIP稳定性
44.5 RIP计时器
44.6 RIP数据包格式
第四十五章 简单多点传送路由选择协议(SMRP)
45.1 背景
45.2 SMRP多点传送服务
45.3 SMRP事物处理实例
45.4 SMRP数据包格式
第四十六章 网络服务质量(QOS)
46. 1 网络QOS的定义
46. 2 QOS从本体系结构
46. 3 QOS入i今
46.4 RSVP:提供担保型QOS
46.5 CISCO的QOS策略、管理和记帐能力
第四十七章 安全技术
47.1 和互连呐还按时安全问题
47. 2 可信赖、不可怕赖和未知的网络
47. 3 建立一个安全的边界
四十八章 启用目录网络
48.1 启用目录网络的目的和范围
48.2 扩展的模式和其它设备计划
第四十九章 网络高速缓存技术
49.1 网络内容的增长
49.2 高速级存
49.3 Cisco的基于网络的共享高速缓存
第五十章 IBM网络管理
50.1 背景
50.2 IBM网络管理功能的范围
50.3 IBM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50.4 IBM网络管理平台
第五十一章 远程监控(RMON)
51.1 背景
5.2 RMON组
第五十二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52.1 背景
52.2 SNMP基本组件
52.3 SNMP基本命令
52. 4 SNMP管理信息库(MIB)
52.5 SNMP和数据表示法
52.6 SNMP版本1(SNMPv1)
52. 7 SNMP版本2(SNMPV2)
52.8 SNMP管理
52.9 SNMP安全
52.10 SNMP互操作能力
52.11 SNMPvl消息格式
1.1 互联网络的定义
1.2 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
1. 3 信息格式
1. 4 ISO网络层次
1.5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网络服务
1.6 互联网的编址
1.7 流控从础
1. 8 错误检测
1.9 多路复用
1.10 标准化组织
第二章 局域网(LAN)协议概述
2. 1 LAN的定义
2.2 LAN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2.3 LAN介质的访问方法
2.4 LAN数据传输形式
2. 5 LAN拓扑结构
2. 4 LAN设备
第三章 广域网(WAN)技术概述
3. 1 WAN的定义
3.2点到点链路
3. 3 电路交换
3. 4 分组交换
3. 5 WAN虚电路
3.6 WAN拨号服务
3. 7 WAN设备
第四章 桥接技术和交换技术概述
4.1 网桥和交换机的定义
4.2 数据链路层设备
4. 3 网桥的种类
4.4 交换机的种类
第五章 路由选择概述
5. 1 路由选择的定义
5.2 路由选择的组成
5.3 路由选择算法
5. 4 网络协议
第六章 网络管理概述
6.1 网络管理的定义
6.2 背景
6.3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6.4 ISO网络管理模型
第七章 以太网技术
7.1 背景
7.2 以大网和IEEE 802.3
7.3 100-Mbps以不同
7.4 100VG-AnyLAN
7.5 千兆位以众网
7.6 向千兆位以太网迁移
7.7 千兆位以人网校园应用
第八章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8.1 背景
8. 2 FDDI传输介质
8.3 FDDI标准
8. 4 FDDI的站点连接
8. 5 FDDI的容错特性
8.6 FDDI帧格式
8.7 铜缆分布数据接口(CDDI)
第九章 令牌环/IEEE 802.5
9.1 背景
9. 2 物理连接
9.3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9. 4 优先级系统
9.5 障管理机制
9. 6 帧格式
第十章 帧中继
10.1 背景
10.2 帧中继设备
10.3 恢中继虚电路
10.4 拥塞控制机制
10.5 帧中继本地管理接口(LMI)
10. 6 帧中继网络的实现
10.7 帧中继的帧格式
第十一章 高速串行接口(HSSI)
11.1 背景
11.2 HSSI按口基础
11.3 HSSI的工作原理
第十二章 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
12. 1 背景
12.2 ISDN组件
12.3 ISDN服务
12.4 ISDN的物理层
12.5 ISDN的链路层
12.6 ISDN的网络层
第十三章 点对点协议(PPP)
13.1 背水
13.2 PPP的部件
13.3 PPP的工作原理
13.4 PPP物理层的要求
13.5 PPP的链路层
13.6 PPP的链路控制协议
第十四章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
14.1 背景
14. 2 SMDS网络组件
14.3 SMDS接口协议
14. 4 SIP的等级
14.5 分布式队列以总线
14.6 SMDS访问级别
14.7 SMDS的的寻址方法
14.8 SIP的第三级PDU格式
14.9 SIP的第二级PDU格大
第十五章 数字用户线
15.1 背景
15. 2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15.3 ADSL技术
15.4 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
第十六章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SDLC)及其衍生协议
16.1 背景
16. 2 SDLC的类型和拓扑结构
16. 3 SDLC的倾格式
16.4 SDLC的衍生协议
第十七章 X.25
17.1 背景
17.2 X.25设备和协议的工作原理
17.3 X.25协议簇
17. 4 LAPB的帧格式
17.5 X.121地址的格式
第十八章 多服务访问技术
18.1 IP语音的重要性
18.2 语音数据包
18.3 语音数据包传输
18.4 ATM语音
18.5 帧中继语音
18.6 IP语音
18.7 语音数据包的应用
第十九章 虚拟专用网(VPN)
19.1 Cisco系统VPN
第二十章 异步传输模式( ATM)
20.1 背景
20.2 ATM设备及网络环境
20.3 ATM信元头格式
20.4 ATM服务
20.5 ATM交换工作理
20. 6 ATM参考模型
20.7 ATM寻址
20.8 ATM连接
20.9 ATM与多目传送
20.10 ATM服务质量保证(QOS)
20.11 ATM信令与建立连接
20.12 ATM连接管理消息
20.13 LAN仿真(LANE)
第二十一章 数据链路交换(DLSw)
21.1 背景
21. 1 DLSW与源路由网桥(SRB)的比较
21.3 DLSWSNA支持
21.4 DLSW交换到交换协议(SSP)
21.5 DLSWI工作原理
21.6 DLSW消息格式
第二十二章 局域网交换
22.1 背景
22.2 LAN交换工作原理
22.3 LAN企换及OSI模型
第二十三章 标记交换
23.1 背景
23.2 标记交换体系结构
23.3 基于目标的路由选择
23.4 层次型路由选择
23.5 灵活的路由选择方式
23. 6 多目传送路由选择
23.7 ATM中的标记交换
23. 8 服务质量保证
23.9 IP交换技术
第二十四章 混合介质桥接技术
24. 1 背景
24. 2 转换挑战
24. 3 转换网桥
24.4 源路由透明网桥
第二十五章 源路由网桥(SRB)
25. 1 背景
25. 2 SRB算法
25. 3 帧格式
第二十六章 透明网桥
26.1 背景
26. 2 透明网桥工作原理
26. 3 帧格式
第二十七章 AppleTalk
27.1 背景
27.2 AppleTalk呐络组件
27.3 AppleTalk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7.4 网络地址
27.5 AppleTalk地址解析协议(AARP)
27.6 数据报发送协议(DDP)
27.7 APPleTalk传输层
27.8 AppleTalk高层协议
27.9 AppleTalk协议簇
第二十八章 DECnet
28.1 背景
28.2 DECnet Phase IV数字网络体系结构
28. 3 DECnet/OSI数字呐络体系结构
28.4 DECnet介质访问
28.5 DECnet路由选择
28.6 DECnet末端通信层
28.7 DECnet/OSI传输层
28.8 DECnet Phase IV高层
28.9 DECnet/OSI高层协议
第二十九章 IBM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协议
29.1 背景
29.2 传统SNA环境
29. 3 IBM的对等网络
29.4 基本信息单元(BIU)格式
29.5 路径信息单元(PIU)格式
第三十章 lnternet协议
30.1 背景
30.2 Internet协议(IP)
30.3 地址解析协议(ARP)
30.4 互联网络路由选择
30.5 互联网络控制消息协议(ICMP)
30.6 传输控制协议(TCP)
30.7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0.8 互联网络协议中的应用层协议
第三十一章 Netware协议
3.1 背景
3. 2 Netware介质访问
3.3 互联网络数据包交换(IPX)
31. 4 IPX封装类型
31.5 服务公告协议(SAP)
31. 6 Netware传输法
31.7 NetWare高层协议和服务
3. 8 IPX数据包格式
第三十二章 开放系统互朕(OSI)协议
32.1 背景
32.2 OSI网络协议
第三十三章 Banyan VINES
33.1 背景
33.2 介质访问
33. 3 网络层
33.4 传输层
33.5 高层协议
第三十四章 Xerox网络系统(XNS)
34.1 背景
34.2 XNS层次概述
34.3 介质访问
34.4 网络层
34.5 传输层
34.6 高层协议
第三十五章 边缘网关协议(BGP)
35.1 背景
35.2 BGP的工作原理
35.3 BGP路山选择
35.4 BGP消息类型
35.5 BGP数据包格式
第三十六章 增强型IGRP
36. 1 背景
36. 2 增强型IGRP的付能
36.3 处理过程和技术的基础
36. 4 路山选择的概念
36. 5 增强型IGRP数据包类型
第三十七章 IBM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路由选择
37. 1 背景
37.2 IBM SNA会话连接器
37.3 IBM SNA传输组(TG)
37. 4 IBM SNA解析和虚路山
37.5 IBM SNA服务进程等级(CoS)
37. 6 IBM SNA子城路由选择
37.7 IBM向级对等网络(APPN)路山选择
第三十八章 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GRP)
38.1 背景
38.2 IGRP协议的特性
第三十九章 IP多点传送
39.1 背景
39.2 互联网络组员协议(IGMP)
39.3 IP多点传送路由选择协议
第四十章 Netware链路服务协议(NLSP)
40.1 背景
40.2 NLSP分层路由选择
40.3 NLSP工作原理
41.4 NLSP分层寻址
40.5 NLSP Hello数据包
第四十一章 开放系统互联(OSI)路由选择协议
4.1 背景
41.2 末端系统到中间系统(ES-IS)
4.3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
41.4 集成IS-IS
41.5 域间路由选择协议(IDRP)
第四十二章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42.1 背景
42.2 路由选择层次
42.3 SPF算法
42.4 OSPF数据包格式
42.5 附加的OSPF件能
第四十三章 资源保留协议(RSVP)
43.1 背景
43.2 RSVP数据流
43.3 RSVP服务质量(QOS)
43.4 RSVP会话启动
43.5 RSVP保留方式
43.6 RSVP软状态的实现
43.7 RSVP操作模式
43.8 RSVP信息
43.9 RSVP数据包格式
第四十四章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
44.1 背景
44.2 路由选择更新
44.3 RIP路由选择计量标准
44. 4 RIP稳定性
44.5 RIP计时器
44.6 RIP数据包格式
第四十五章 简单多点传送路由选择协议(SMRP)
45.1 背景
45.2 SMRP多点传送服务
45.3 SMRP事物处理实例
45.4 SMRP数据包格式
第四十六章 网络服务质量(QOS)
46. 1 网络QOS的定义
46. 2 QOS从本体系结构
46. 3 QOS入i今
46.4 RSVP:提供担保型QOS
46.5 CISCO的QOS策略、管理和记帐能力
第四十七章 安全技术
47.1 和互连呐还按时安全问题
47. 2 可信赖、不可怕赖和未知的网络
47. 3 建立一个安全的边界
四十八章 启用目录网络
48.1 启用目录网络的目的和范围
48.2 扩展的模式和其它设备计划
第四十九章 网络高速缓存技术
49.1 网络内容的增长
49.2 高速级存
49.3 Cisco的基于网络的共享高速缓存
第五十章 IBM网络管理
50.1 背景
50.2 IBM网络管理功能的范围
50.3 IBM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50.4 IBM网络管理平台
第五十一章 远程监控(RMON)
51.1 背景
5.2 RMON组
第五十二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52.1 背景
52.2 SNMP基本组件
52.3 SNMP基本命令
52. 4 SNMP管理信息库(MIB)
52.5 SNMP和数据表示法
52.6 SNMP版本1(SNMPv1)
52. 7 SNMP版本2(SNMPV2)
52.8 SNMP管理
52.9 SNMP安全
52.10 SNMP互操作能力
52.11 SNMPvl消息格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