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战术导弹空气动力学

战术导弹空气动力学

作者:(美)Michael R.Mendenhall主编;洪金森等译校

出版社:宇航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1-01

ISBN:9787801443410

定价:¥240.00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是由众多高级专家组成的一个作者群体共同创作的,着重总结了过去30多年战术导弹空气动力学领域出现的重要的实验、理论和计算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书中各章自成体系,部分章节之间又互相联系,提供了许多技术发展的新趋向、新思想和新概念,是一部广泛涉及有关新颖气动构形和理论与工程实践完善结合的空气动力学专著,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对从事导弹空气动力学工作的人员是一部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全书共两册:上册“基本论题”,包括第1~14章,概括地论述了空气动力学与战术导弹部分子系统的关系及一些专门研究课题;下册“预估方法”,包括第15~27章,系统地介绍了导弹气动性能计算的工程方法、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具有较好的完整性。本书对从事战术导弹气动研究和设计人员是一部十分有用的参考书和工具书,对航天航空专业的师生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暂缺《战术导弹空气动力学》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1章 战术导弹构形发展的历史回顾
    符号
    1.1前言
    1.2早期历史
    1.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1.4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1.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导弹的发展
    1.8研究与发展技术
    1.9结束语
   第2章 自动驾驶仪设计的空气动力学依据
    符号
    2.1引言
    2.2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2.3自动驾驶仪的技术要求
    2.4操纵策略和控制位置的选择及对气动力
    要求的影响
    2.5一般运动方程
    2.6非耦合自动驾驶仪通道初步设计的气动力数据
    2.7研制具有耦合俯仰、偏航和滚转通道的自动
    驾驶仪所需要的气动力数据
    2.8特殊要求
    2.8.1导弹构形气动弹性的修正
    2.8.2吸气式外形亚临界流的修正
    2.9三维气动力数据
    2.10结束语
   附录A 俯仰平面内气动力传递函数
   第3章 战术导弹的系统设计
    符号
    3.1引言
    3.2导弹需求的定义
    3.2.1导弹系统效能的度量
    3.2.2目标需求
    3.2.3电子对抗
    3.2.4作战模式需求
    3.2.5生存能力参数
    3.2.6发射平台与设备需求
    3.2.7部署/使用需求
    3.2.8自然环境的需求
    3.2.9作战诱生的环境
    3.2.10 成本需求
    3.3导弹需求的扩展与量化
    3.4关键指标衡量标准的制定与评定
    3.5方案制定与初步设计
    3.5.1导弹系统所属功能鉴别及对下属子系统
    的分配
    3.5.2系统功能的分配与导弹子系统的需求
    3.5.3发射架对接功能与部件
    3.5.4火工品子系统功能与部件
    3.5.5GNC子系统功能与部件
    3.5.6发动机子系统功能与部件
    3.6量化子系统的功能与性能需求
    3.6.1最终裁决分析的起始质量估计
    3.6.2火工品和GNC子系统需求的确定
    3.6.3发动机和发射子系统需求的确定
   
    3.7气动力预估的不确定度对战术导弹子系统的影响
    3.7.1对构形方案制订与设计的影响
    3.7.2对GNC子系统控制部件的影响
    3.7.3对发动机子系统设计的影响
    3.8结论
   第4章 雷达探测
    符号
    4.1概述
    4.2回波机理
    4.2.1术语、定义和约定
    4.2.2七种基本的散射机理
    4.2.3几种简单物体的回波特征
    4.2.4复杂物体的回波特性
    4.3回波减缩
    4.3.1整形
    4.3.2吸波材料
    4.3.3对消
    4.4研究的工具
    4.4.1RCS预估
    4.4.2RCS测量
    4.5结束语
   第5章 大攻角流动现象显示
    5.1引言
    5.2大攻角空气动力学
    5.3流动显示图像解释
    5.3.1高速流动显示
    5.3.2低速流动显示
    5.3.3边界层烟流显示
    5.3.4估量支撑干扰的流动显示
    5.3.5流动映像显示技术
    5.3.6水动力设备流动显示
    5.4显示技术在非定常流中的应用
   
    5.5结束语
   第6章 大攻角小展弦比弹翼
    符号
    6.1引言
    6.2结果讨论
    6.2.1三角翼
    6.2.2矩形翼
    6.2.3切尖三角翼
    6.2.4边条-翼组合
   第7章 进气道
    符号
    7.1引言
    7.2进气道-导弹一体化设计
    7.3工况特性
    7.3.1推力的定义
    7.3.2气流量匹配
    7.3.3设计马赫数
    7.3.4临界马赫数
    7.4性能
    7.4.1临界总压恢复
    7.4.2阻力和总压恢复的协调
    7.4.3外部压缩极限
    7.4.4大攻角工作
    7.4.5边界层控制
    7.4.6雷诺数影响
    7.4.7阻力
    7.4.8流动分布的控制
    7.5设计方法
    7.5.1比较研究
    7.5.2设计马赫数
    7.5.3进气道的数目及其位置
    7.5.4进气道流场
    7.5.5边界层隔道
    7.5.6临界马赫数
    7.5.7外部压缩度
    7.5.8整流罩角
    7.5.9内部压缩
    7.5.10肩部整流
    7.5.11亚声速扩压器
    7.5.12边界层吸除
    7.5.13侧板
    7.5.14气流分布
    7.6设计和性能估算程序
    7.6.1单个的进气道
    7.6.2装配的进气道
    7.7风洞试验
   第8章 乘波器
    符号
    8.1引言
    8.1.1乘波器的定义
    8.1.2乘波器用于导弹
    8.1.3乘波器的构筑
    8.2导弹设计原则
    8.2.1低阻飞行器
    8.2.2机动性
    8.2.3高升阻比
    8.3由楔衍生出的乘波器
    8.3.1加字符机翼原理
    8.3.2加字符机翼的组合
    8.3.3非设计考虑
    8.4由锥衍生的乘波器
    8.4.1基于超声速锥绕流精确理论的设计
    8.4.2近似锥形流场
    8.5导弹设计推论
    8.5.1密度约束
    8.5.2装载约束
    8.5.3自动寻的约束
    8.5.4推进一体化
    8.5.5其它类型的有益干扰
    8.6粘性影响
    8.6.1粘性对导弹设计的影响
    8.6.2表面摩擦对导弹性能的影响
    8.6.3行星探索
    8.7结束语
   第9章 非圆截面弹体与倾斜转弯导弹
    符号
    9.1引言
    9.2非圆截面体空气动力学
    9.2.1横流分析
    9.2.2弹体截面形状
    9.3倾斜转弯外形空气动力学
    9.3.1性能、稳定性和控制
    9.3.2吸气式推进器的影响
   第10章 旋成体非对称流动分离和涡脱落
    符号
    10.1引言
    10.2基本情况
    10.3圆柱体上二维流动
    10.3.1雷诺数、湍流度、粗糙度和马赫数效应
    10.3.2非定常流效应
    10.4非对称三维流动
    10.4.1雷诺数、湍流度、粗糙度和马赫数效应
    10.4.2非定常流效应
    10.5预估方法
    10.5.1实验方法
    10.5.2分析方法
    10.6非对称载荷控制
    10.6.1减轻侧向力方法
    10.6.2侧向力控制
    10.7缩尺模型试验结果的使用
    10.8结论和建议
   第11章 非定常流动
    符号
    11.1引言
    11.2背景
    11.3无粘流动特性
    11.3.1无粘流非线性效应
    11.4小攻角情况的粘性效应
    11.4.1边界层转捩效应
    11.4.2非平面运动效应
    11.5大攻角时的粘性流效应
    11.6导弹运动对流动分离的影响
    11.7非定常流动分离的控制
    11.8向全尺寸飞行的推广
    11.9结束语
    11.9.1小攻角
    11.9.2大攻角
    11.9.3预估方法
   第12章 后掠激波/边界层干扰
    符号
    12.1引言
    12.1.1历史回顾
    12.1.2基本假设
    12.2干扰类型
    12.2.1半无限无量纲干扰
    12.2.2半无限有量纲干扰
    12.2.3非半无限干扰
    12.3干扰非定常性
    12.3.1分离激波结构
    12.3.2分离区
    12.4预估方法和数值模拟
    12.4.1经验方法
    12.4.2分析方法
    12.4.3数值模拟
    12.5结论
   第13章 外挂物的挂架携带与分离
    符号
    13.1引言
    13.2实验方法
    13.2.1风洞试验
    13.2.2飞行试验
    13.3预估方法
    13.3.1可用的流动方程
    13.3.2半经验方法
    13.3.3工程方法
    13.4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13.4.1基本方程
    13.4.2算法
    13.4.3网格生成
    13.5算例
    13.5.1网格方法
    13.5.2影响函数方法
    13.5.3影响分布载荷/影响函数方法
    13.5.4流向角轨迹生成程序(FlowTGP)
    13.5.5NEAR外挂物分离程序
    13.5.6NEAR和RAENEAR的比较
    13.5.7MBB外挂物分离程序
    13.5.8SPARV,TSPARV
    13.5.9CFD方法
    13.6结束语
   第14章 紧贴式、半埋式和全埋式外挂物的携带与分离
    符号
    14.1引言
    14.2外挂物的携带
    14.2.1紧贴式和半埋式携带阻力
    14.2.2阻力预估方法
    14.2.3飞机静稳定性
    14.3外挂物分离特性的实验测量
    14.3.1弹穴流场
    14.3.2外挂物分离特性
    14.4超声速弹穴/外挂物流动的数值分析
    14.4.1算法
    14.4.2外形和网格
    14.4.3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14.4.4计算结果讨论
   作者索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