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
浮生再记沈君山他是家世显赫的 科学家,心系 ,致力于祖国统一。他是不爱当官爱教书的教育家,一生在 清华大学中度过。他是金庸、三毛、林青霞眼中的翩翩佳公子,文采斐然、博学儒雅。他才气纵横之余,以家国天下为己任,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楷模。他就是 才子沈君山,《浮生再记》一书里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下笔千言,亦庄亦谐。他是陈寅恪所说的那种为文化“所化之人”,其所化不仅有中国文化,也有西方文化,不仅有人文文化,也有科技文化。沈君山写作之初,就有意仿效他的前辈本家沈复,在有生之年写出“六记”——追述虽无丰功伟绩,却也颇有逸情趣事的一生。因此继《浮生三记》写出前“三记”之后,再次推出后“三记”《浮生再记》,以潇洒动情地笔触写出从青丝到白发的人生几度秋凉,从容道出“当官”与“罢官”的滋味,谈棋论道写出人生,重情重义,诚挚感人,被赞为“Zui美的文字”。
-
回鹘文焉耆文本《弥勒会见记》对勘研究郑玲本书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书系”(第三辑)之一,选取回鹘文《弥勒会见记》中的“跋多利婆罗门举行布施”和“弥勒菩萨出家成道”两品内容,采用回鹘文转写、汉文译文和吐火罗文转写、汉文原文并举的形式,逐字逐句对勘,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学科的相关方法,深入探讨《弥勒会见记》外来词的生成与演变、回鹘语音的规律化演变、佛教借词的回鹘语化、佛典翻译对中国文学之影响等问题,重点关注回鹘语与吐火罗语的演变、民族文献翻译理论的建构与创新,尝试拓展回鹘文《弥勒会见记》传承保护的新视野、新思路。
-
经典永恒赵善嘉本书是一部有关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及文学的通俗读物。本书内容包括文学随想、古诗杂谈、诗人之恋、魏晋风流人物谈、红学杂谈、红楼人物等八个部分,并有两个附录,即《〈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传意传神:中国传统书画与戏曲》。本书内容层次上基本依年代顺序排列,各个部分之间都围绕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及文学这一中心展开。由文学过渡到古诗,由古诗过渡到诗人的美好恋情,又过渡到洒脱的魏晋竹林七贤人物,再进一步过渡到诗味浓郁的红楼文化及红楼人物,层层递进,极富艺术色彩。
-
倾听自然的呐喊孙建军本书是一本研究蕾切尔·卡森生态文学作品的书籍。本书立足于董切尔卡森的生态文学创作,首先对生态文学进行了概述,接着对蕾切尔·卡森的生平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其生态文学作品进行概述。之后,对蕾切尔·卡森生态思想形成的背景进行了分析,结合其作品对作品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叙事进行研究。 ,对蕾切尔·卡森生态文学作品的当代价值进行了阐释。本书理论翔实,观点明确,适合对蕾切尔·卡森或生态文学作品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中国文学史解题许啸天 著,江俊伟 整理本书为“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丛刊”中的一种。 《中国文学史解题》内容上分为《文学解题》《文学史解题》《中国文学史解题》三大部分,分别回答了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史、应该如何书写中国文学史这三个问题。三大部分下又分专题,全书近50个专题。所述所议,在一定程度上又兼具文学批评的意味。本书虽顺应以源自西方的文学观念为衡量标准、以西方式的书写范式为效仿对象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著述“主流”,但也流露出对中国文学固有之思想传统与民族立场的关注与尊重。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史价值。
-
中国文学史 中国纯文学史刘大白 著 骆耀军 整理,金受申 著 李根亮 整理本书隶属“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丛刊”。《中国文学史》是刘大白所著,全书视中国古代的文学为名胜区域,以“游览指南”的笔法叙述上古至唐各时代各种文学的起源、发展与流变,并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做出相应艺术评判,语言清新活泼,有讲稿色彩。《中国纯文学史》是金受申所著,是一部基于纯文学观念,“可以为 中学讲授”的文学史讲义。全书将纯文学与传统文学作了区分,系统讲述先秦至唐五代各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编写体例比较独特。
-
新著中国文学史林之棠著;王同舟,张坤整理林之棠的《新著中国文学史》原由北平华盛书局于1934年出版,收入本套丛书,意在揭示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文学研究界文学史写作的多样性,它也将为我们全面认识彼时学者精神状态、学术追求以及学术资源、学术体制等问题提供一个独特而生动的案例。全书共十一编,首编为《文学概论》,第二编至第十一编,依时代顺序,分别论述先秦至清代文学。林之棠这部《新著中国文学史》在内容上突出各代文学主要文体与成就,并勉力将小说、戏曲等为传统文学观念拒斥的文体纳入叙述,试图比较完整地呈现中国文学发展的进程,这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林之棠在分析文学演进时所采取的一些方法,如通过句式的变化观察和解释汉赋的演化,颇具新意,甚至迄今仍有启发意义。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要略葛遵礼著 白金杰,陈庆整理 朱希祖著 白金杰,陈庆整理本书隶属“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丛刊”。《中国文学史》是葛遵礼所著,全书分十三篇,上起三代,下迄现代,概述各种文学源流,并列举主要作家、作品。语言简练,条理清晰。《中国文学史要略》是朱希祖所著,全书分六期,以较为纯粹的广义文学观,梳理上古至清代文学的沿革流变,精要阐释集部以外文体的文学属性,有讲义性质。
-
历朝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读本窦警凡 林传甲 龚启昌 著,顾瑞雪 整理该书是窦警凡《历朝文学史》、林传甲《中国文学史》和龚启昌《中国文学史读本》三部书的合集,从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1935年,三部文学史的撰述时间先后共历近40年。窦警凡《历朝文学史》撰述于1897年,初版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真正的 部由国人自著的文学史教材。全书包括六个部分,分述汉语文化 的文字、音韵、训诂、经、史、子、集诸内容。出版于1904年的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是作者依据《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为优级师范生公共科文学课程而编写的教材,“为练习文法之用”,也是供教务提调呈总监督察核的报告书。全书分16篇,每篇18章,共288章,7万余字。作者自言“每篇自具首尾,用纪事本末之体”;每章皆列出题目,“用《通鉴纲目》之体”。龚启昌《中国文学史读本》初版于1936年。全书近九万字,共分25章,每节皆有小标题,眉目清晰,易于翻阅。从上古文学述至近代文学及其革命,涵盖整个古代文学及近现代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
-
中国文学史刘麟生著,周勇,段伟整理本书为“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丛刊”中的一种。《中国文学ABC》是世界书局策划的“ABC丛书”之一,主要是面向青年学习者,简要介绍了中国文学的概况。《中国文学史》则通论中国文学三千年发展历程,是结构完整的文学史著作。《中国文学概论》为专题性研究,集中分析阐释了文字、文体和作风(即风格)等三个问题。如果就应用于不同的课程和学习阶段而言,《中国文学ABC》浅显通俗,适合于个人自修;《中国文学概论》立论精严,适合于课后延伸探讨;《中国文学史》繁简适中,体例规范,眉目清晰, 适合作为中国文学专业必修主干课的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