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
漆法乾坤何振纪 著本书是有关宋代漆艺的研究,围绕《髹饰录》开展。《髹饰录》是迄今所见唯一一部得以流传至今关于中国古代漆艺 独特的文本。《髹饰录》以其完整且细致的工艺知识作为表达的载体,在框架安排上便奠基自“天人合一”这一抽象观念,又在此架构下按照所涵盖的技术知识尽可能贴入地编排进各门划分之中。从概念到术语、系统到分支,《髹饰录》稳固地构建起了一座连接漆艺思想与实务之间的桥梁。《髹饰录》对于明代漆艺史研究乃至整个中国漆艺史研究具有珍贵价值,至今仍不可小窥其贡献和影响。
-
杜诗学通史 域外编赵睿才 刘冰莉 夏荣林 著《杜詩學通史》由張忠綱主編、多人撰寫,分爲《唐五代編》《宋代編》《遼金元明編》《清代編》《現當代編》《域外編》六種,系統梳理自唐迄今、涵蓋中外的杜詩學發展歷程,探討杜甫對後世的影響、後世對杜甫的研究等重要問題。本書由趙睿才、劉冰莉、夏榮林撰寫,分上編“亞洲杜詩學史”和下編“歐美杜詩學史”兩部分,大體以地域爲單位,以文獻爲依據,論述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國家、英語世界、法語世界、俄語世界、德語世界及其他國家的杜詩傳播與研究情況。
-
《史记》的写本时代张宗品 著《史记》从成书到初次刊刻己有千年,从其初刻至今亦有千余年。本书所关注的,正是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世纪左右,也就是《史记》 刊刻之前,人们对《史记》以写本形式的传写与阅读。本书关注这一历史阶段是《史记》的经典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这一时期,《史记》发生了最为关键的变化。在文本内容上,两汉时期的删削与续补,晋唐之际注本的形成乃至唐代定型的三家注都大致都出现在这一时段。本书大量征引文献,并进行文献对照。
-
元气满满 Q版人物绘制技法教程梁珊珊这是一本介绍Q版人物绘画技法的教程。本书结合Procreate绘画软件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全书共10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Procreate绘画软件的使用方法。第2~6章梳理了Q版人体动态的绘画过程,并将人体结构进行了拆分与简化,帮助读者了解绘画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第7章、第8章介绍了发型、服装的表现手法,并通过丰富的案例讲解了整体造型的设计思路。第9章介绍了配色与皮肤、眼睛、头发、服装的上色技巧,内容详细,实操性强。第10章收录了3个Q版人物插画绘制案例,案例涵盖插画设计构思、背景布局、绘制线稿及上色的详细过程(后两个案例的完整绘画步骤参见本书配套资源中的PDF文件)。 本书适合对Q版人物、儿童插画、动漫绘画创作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
后现代主义小说陈世丹《后现代主义小说》一书围绕“后现代主义小说”这一核心话题,首先讨论了“后现代主义”概念的定义,概括了后现代主义的形成过程,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根源、理论特征、美学特征,后现代现实等;而后从元小说、传播学、媒介等多个角度对后现代主义小说展开了原创的案例研究;最后深入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文学研究的最前沿,建构了两种最新的当代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后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和后人文主义批评。本书兼具学术性、应用性、原创性与文学性,既可供外国文学方向硕博研究生、年轻教师、研究者研究参考,亦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地方立法技术与规范吕庆明立法的过程中,立法技术与规范是制定良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也是立法实践活动的基本遵循,还是体现立法活动成熟度和高水平立法的重要标志。因此,立法活动中学习和掌握立法技术与规范是立法者的基本功。全书共五章,分别从立法过程和立法成果两个方面总结立法技术与规范。对于立法过程而言,分别从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公开立法等四个方面,提出立法技术规范要求。对立法成果而言,则提出了有关法律起草的技术与规范。
-
生态文明视域下牧区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研究王天雁本书主要内容:(1)通过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检讨草原生态退化与草地承包制之间的相关性,提炼对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法律制度有益的经验。(2)通过梳理现行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分析现行法律和政策存在的缺陷,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3)通过社会调查发现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内在成因。(4)探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要义和现代草地生态学发展趋势,为草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5)探讨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具体路径,即草地管理模式的更新、草地承包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完善和草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重塑。(6)针对《草原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草原承包经营和草地管理相关法律提出具体的立法修改建议。
-
地方法治的理论与实践樊晓磊全书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地方法治生成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其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自建国到现在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作为地方法治建设理论生成的背景支撑;其二,简要梳理国内地方法治建设情况。第二部分,地方法治的实践价值和基础理论。第三部分,以法治河南建设现状为观察对象,总结描述了地方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第四部分,主要结合法治河南的难题分析探讨了地方法治的发展困境。对应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几个方面,重点从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角度分析其中存在的法治发展困境。第五部分,通过站在“地方”河南、“历史”河南的空间和时间角度的分析,对地方法治建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获得进一步的认识,并结合对已有法治建设的三种路径“政府推进型、社会演进型、国家社会互动型”的评价和反思,重述应坚持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地方法治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创新和发展“国家社会互动型”的综合路径,充分发挥地方法治在国家法治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建构作用。
-
物权法原理崔文星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共二十三章。在参考借鉴学术前沿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立法动态,对涉及物权的基础理论及相关规定进行了全面阐述,包含物权法及物权概述、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变动与保护,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概述与分述,以及占有。全书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逻辑严谨,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和理论参考意义的法学著作。
-
炼狱何建明本书通过史料、历史细节、幸存革命者采访等多维度,描绘了在息烽集中营这一魔窟中坚持抗争的共产党员及爱国人士人物群像。在集中营非人的环境、敌人残暴的手段面前,韩子栋、马寅初等人不屈不挠,展现了不怕死的斗争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和信念;面对敌人的糖衣炮弹、软化方式,罗世文、车耀先等人成立秘密党支部,形成了狱中对敌的坚强“堡垒”,巧妙而机智地与敌人斗争,成为和党失去联系的党员以及难友们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展现了在敌人软硬攻势下,在迫害与反迫害、软化与反软化的斗争中,都始终坚持初心、积极抗争、永不叛党的共产党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