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
福布斯咒语王刚《福布斯咒语(上)》共35万字,作者整合了《当代》杂志09年先后发表的(1)(2),为作者王刚认定的完整版本。从《月亮背面》、《英格力士》到现在的这部《福布斯咒语》,王刚的创作始终保留着蓬勃的锐气。这部《福布斯咒语》时间起点是上世纪90年代,主人公地产商冯石在山穷水尽之时,遇到了海归女孩姜青,两人若即若离却又风雨与共地经历了创业过程中绝处逢生的翻身之战。主人公和他们的故事会让你联想起当下某些叱咤风云的地产精英、媒体力捧的创业楷模以及被引为经典的奋斗传奇。但是王刚不会用温情甜腻的笔墨描绘他们的感人励志,时尚高端。他笔下的主任公也不像老套小说那样,自诩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期从商,不停地顾影自怜,在道德与欲望边缘痛苦地挣扎。在《福布斯咒语》中你看到的是一个艺术气质十足的野心家为了获得一块12亿的土地,上演的一出出险象环生却又精彩绝伦的大戏。曾经的地产传奇、精英故事被作者露骨却又诗意地一一还原,还原为起起伏伏的“真相”,还原为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制衡,还原为男与女复杂而又原始的情感。“历史上充满了真实的时期,在各种事件的映照下,每个人都显出了他们的真相,人的本性连根都被发掘出来。”于是,一个你以为你认识的陌生人,就带着他内在的弱点和品质被暴露无遗。当期的《当代》封面介绍《福布斯咒语》称“看旧社会民族资本家的艰辛,可读《子夜》;看新社会资本家的宿命,可读《福布斯咒语》。
-
像羽毛一样轻《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像羽毛一样轻(三联生活周刊)》迎来自己创刊号出版十年之际,我们编辑了这本文集,想给刊物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们提供的,他们从个人角度讲述的故事,涉及周刊从创刊至今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限于篇幅,我们删去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和过于冗长的感想。数十位读者朋友也写来文章,他们对周刊的期待我们已经铭记在心。
-
零碎的欢颜《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零碎的欢颜(三联生活周刊文丛)》从另一个角度上分析了“生活圆桌”和《纽约客》各自的价值。有人把“生活圆桌”和《纽约客》杂志的“城中闲谈”相提并论,我觉得这没什么可比的,这两个栏目都放在杂志比较靠前的位置上,这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我也从来没认真看过“城中闲谈”,看《纽约客》都是看它的长篇特写,那是杂志写作的最高标准。这么说并不是要否定“生活圆桌”的价值,在一开始,它是有价值的,它给我们的表述方法带来一些变化。在十来年前,报纸杂志上见到的短文大多是“散文”或者“美文”一路,也没有那么多专栏和专栏作家,所以“圆桌”上比较肆意、信息丰富的短小文章还能让人眼前一亮,当然有许多作者在这样短小的文章中还呈现出了想象力、结构感,那更了不起。
-
不纯真年代《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三联生活周刊文丛。我在1995年9月接任《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筹备《三联生活周刊》正式以半月刊方式连续出版的时候,设计最后一个栏目为《生活广场·大家谈》。就栏目而言,是沿袭原来的设计。在我接手《三联生活周刊》之前,钱钢在《三联生活周刊》创办试刊期间,就设计了“生活广场”这个栏目,杨浪在《三联生活周刊》以月刊方式正式创办时,改成为“百姓广场”。“广场”是当时三联书店的领袖董秀玉先生特别喜欢的一个概念,那是一个无拘无束开放交流的文化空间。虽为“广场”,其实能做到集会、演讲交汇之气势并不可能,要想将一种思想有寄附之地,文字在千字之内也不可能。我一开始求助于文学圈最熟悉的朋友,王小波、余华、苏童、史铁生,他们都具备最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记得王小波在“生活广场”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叫《个人尊严》,提出的问题是,“一个人不在单位里、家里,不代表民族、国家单独存在时,居然只能算是一块肉”。
-
追寻梦土席慕蓉席慕蓉的诗,澄明热烈,真挚动人。台湾诗评名家萧萧称许她的风格是“似水柔情,精金意志”。她的诗作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除了在华文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之外,也被译成多国文字,英文及日文的单行本都已出版发行。近二十年来,席慕蓉更以“原乡书写”,确立了她在散文上的独特风格,学界认为她这些作品甚至有文化学上的特殊价值,影响非凡。作家出版社同时推出《追寻梦土》与《蒙文课》两本散文集,是席慕蓉以多年在蒙古高原上的长途跋涉所谱成的追寻之歌。似水柔情仍在,精金意志更坚,值得向读者郑重推荐。本书里收录的是与蒙古高原有关的文字,以一九八九年的夏天作为关键点,有的诉说在这之前从未见得原乡的迷惑和彷徨,还有的是在这之后,终于见着原乡的喜悦和忧伤……记录的是一个天涯游子如何面对自己的原乡,以及因之而起的种种触动和转变,更深深受到游牧文化的吸引,十几年间,逐渐从个人的乡愁转为对文化的探寻。
-
幻情惑爱柠檬黄 著如果可以选择,服装造型师郑天乐不会与赵熙原订下三年之约,不会因为此后的伤心和失望,接受香港顶尖集团的Offer。是一时兴起吧?身为集团二少的凌飞耀华美明媚,顶着巨星光环,笑容纯良无害,为什么单单选中了她一步步靠近?她拜金,所以接受挖角成为她的御用造型师;她敏感,面对诱惑,本能地克制自己的情感。太平山顶的温暖怀抱,拍摄MV时的共看烟火,样碟丢失后的一同担当……她的温柔霸道,不动声色地侵蚀着她的心。暖昧时刻,她嗅出了阴谋的气息,情感摇摆间,赵熙原的剖白、凌大少的示好是不可承受之重……她们是甜蜜禁药,他们是VIP恋人,他们太好,她错乱了脚步,她不知道,该对谁好一点,对谁狠一点……
-
错恋杜雅熙 著爱,放在心上有多重,错,受的伤痛有多深,人生街角转瞬的错身,即便遇见,也会沣定怀念消融的冰冷,不想呢喃别人的名字失神,只想紧紧抓住,却被风吹醒梦境。
-
偶然(俄)罗布斯基 著;柳夏 译这是一部以女性视角讲述俄罗斯新贵爱恨情仇的小说。作者以举重若轻的笔触,绘制莫斯科“富人区”的生活图景、人物群像,更附之以悬疑、时尚等元素,成功地使这部半自传性质的《偶然》成为“必然”的畅销书。小说•开始,往共同生活多年以后,女主人公“我”“偶然”发现了丈大的不忠。“我”正为此伤痛欲绝,却得到了丈夫被枪杀的消息。“我”开始为复仇而生活,为忘却和了结丈夫留下的伤痛和麻烦而奋斗。“我”不懈地找寻凶手,毅然雇用黑道人物残酷地杀死了凶手,却“偶然”发现那只是警察局随意指认的•只替罪羊。真正的凶手任哪里?证人苏醒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丈大的情妇找到了“我”,自称怀上了丈大的孩子。“我”虽万般不情愿也只好慷慨担负起她的生活,“我”替她付房贷的首付,找出女儿用过的婴儿用品给她,替她哄啼哭不停的婴儿,甚至将他们送到了丈大父母的家中,最后却“偶然”发现……“我”“偶然”从家中专职女按摩师的闲话中得知莫斯科没有乳清供应,决然创办了莫斯科第一家乳清供应公司,并大获成功。但在经历政府部门近乎抢劫的勒索、经理人的背叛后,公司破产了。面对•笔12万美元银行贷款的追讨,难以开口向人借钱的“我”看来只好低价把房子卖给银行,搬出卢布廖夫卡……凶手终于现形,竟然是他!“我”揣着买给女保镖用的枪,机械地前往他的住处,却发现他已经被人杀死了,警察正在那里!“我”来到现场,口袋里有一把枪,还歇斯底里地放声大叫……至于最后,“我”倒有个美妙的结尾。但小说到底是物质至上的乐观,还是女性视角的反讽,还真不好说。
-
我的诈骗生涯(英)艾略特·卡斯特罗,(英)尼尔·福赛斯 著,黄秀铭 译“这本书说的是我——艾略特·卡斯特罗,一个被定罪的信用卡诈骗犯。赶巧的话,也许您本人就曾经是这类犯罪的牺牲品,损失钱财不说,还遭遇种种不便。所以,可能您其实并不想知道关于信用卡诈骗和我这个诈骗犯的故事。这很正常,没关系,说的不过是信用卡诈骗罢了,而信用卡诈骗,就像其他很多事情一样,如果背后没有故事,就不会有多大意思。但这不只是一个关于信用卡诈骗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男孩的故事。伴随他成长的有一大堆书,但没有一个朋友。他上过八所小学,不是被开除,就是在被开除前退学。他渴望逃离现实,而且找到了实现梦想的一种方法。自从离家出走,他便浪迹他乡,唯一安定的日子是被关进监狱之时。他生活中不乏酒店、夜总会、香槟酒、劳力士金表换了一块又一块。飞机旅行是家常便饭,身边常常是警探追踪。世界上一些最大的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对他都深感头痛。这是一个跟金钱有关的故事,告诉您我如何最终得逞的。这是一个跟偷盗有关的故事。这是一个跟牺牲者有关的故事。这是一个如何骑上虎背,然后骑虎难下的故事。这是关于我生活的故事。”
-
拿破仑(美)麦圭尔 著;刘哲羽 译拿破仑的故事,是有关一个除了头脑、意志力及想象力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长处的一个人,如彗星般起落的故事。评断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他所做的事带来很多意料之外的结果。拿破仑遗留下一个伟大的传奇,在他死后膨胀得愈来愈大。学者们依然在争论拿破仑作为领袖的特质和他对历史之影响。有些人着重于他的魅力,有的人强调他的自大、藐视人命,也有人认为他是革命理想的开明守护者,还有人视他为二十世纪独裁者之先驱。不论我们是颂赞他或是诅咒他、我们都很难不同意他为自己下的评语:“我的一生是多么精彩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