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
作者:王岳川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ISBN:9787801094223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一“主义与问题”的全面审理90年代的中国承接本世纪的多种社会思想转化,发生了全面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转型。因而我们面对“问题”或“主义”时,有必要弄清“语境”,即我们面对的是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来的?是新问题还是旧问题?是个体的问题还是群体的问题?是国家民族的问题还是全球性世界性的问题?光找到问题还不行,我们被问题所迷惑、所虚幻化甚至虚无化掉也不行。因此,还要找到“地基”,找到观察问题的立足点和剖析问题的新角度。面对“主义”审理“问题”,即搞清“主义”和“问题”是90年代学术研究和文化批评起码的要求。“主义”的厘定。80、90年代引入中国的西学“主义”,如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少数话语等“后”“主义”。这些问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钳制互相消解,互相掩盖互相撕扯,并为那些文化批评的误读推波助澜而滚滚向前,使人在“假历史洪流”前遗忘批评家的“批判”意识和“揭底”品格,甚至背对问题而成为“驼鸟式的批评家”。如何在研究中去正视那些成堆的问题,是切入当代问题的第一道关口。“问题”的审理。问题相对而言更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以下诸方面:其一,是关于知识分子分化问题。时代在世俗化旗帜中,是怎样使知识分子边缘化而使世俗化成为当代神话的?在学术和思想之间痛苦徘徊的知识分子,怎样走自己的“边缘之阶”?究竟应该怎样书写自己的心灵历程?怎样设计自己的预定理想目标?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自己的精神创造价值呢?其二,是审美文化、大众传媒(或称之为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同知识精英造成了怎样的内在冲突?构成了怎样的张力?双方受到怎样的内在损伤?其三,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出现,带来的关于文化霸权、权力话语、第三世界文化的出路和前景等问题,以及问题的虚假解决现象的历史掩盖条件是什么?后现代主义在前现代的中国,在思维论、价值论和工艺论层面为怎样的“现代性问题”所纠缠?其四,是新历史主义与新历史小说带来的如何评价历史的问题。历史是主观的还是历史是客观事实?历史在阐释中是被无意误读还是有意误读?被解读为政治意识形态史、权力话语史,还是文化稗史?其五,是关于世纪末文论问题的清理。这一世纪以来文论出现了怎样的假问题?掩盖真问题甚至剥夺真问题是怎样发生的?文学和文化批评究竟是否应有尺度?应有怎样的尺度?这种尺度是纯粹私人化的还是可通约的?谁在确定尺度?尺度的消解对文学是怂恿还是伤害?其六,是文艺这种感性化形式,怎样在世俗关怀和终极关怀之间找到一条较好的联通之路?它在既不可能“代宗教”,也不可能成为“欲望的表征”之时,如何确立自己的本体?“诗人之死”与散文热潮在当前中国文化中应该怎样定位?批评家的分化和事件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还有,先锋文艺实验的困境和误区何在?其悲壮感、创新意识、革命性和震撼性何在?这些重要问题,无疑都需要认真地审理,需要在作品和理论上的双重透视中,才能正确解答这些网状般纠缠的问题。二文化研究的四重语境90年代的语境呈现出本世纪最复杂的构成,其归纳分梳因不同方法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谓见仁见智。在我看来,它起码由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四重语境所构成:传统与本土化。其重要标志是众多的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厚积薄发,推出一批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原始儒家、两汉儒家。宋明新儒家和现代新儒家研究成为当代显学,传统文化读物成为书市的主流读物。在历史的空场,这种传统本土化的格局无疑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意义,然而,其对西学的强劲反拨又使90年代具有浓郁的非西化意味。意识形态化。这表征为90年代在消解意识形态阶级斗争的同时,几十年的意识形态话语定式仍然十分强盛,它制约着学术的中心问题、基本发展方向以及讨论问题的基本态度。尽管有些学者将其称之为官方和民间的冲突,但是我认为,从来就没有完全脱离官方的所谓民间,民间仍然不是世外桃源,那里的意识形态性决非可以忽略不计的。
作者简介
王岳川1955年9月生于四川。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高校委员会秘书长。主要学术著作:《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1992),《艺术本体论》(1994),《思·言·道》(1997),《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1997),《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1999),《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1999),《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1999),《目击道存》(2000),《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2000)。
目录
引言
上编 知识境遇与前沿意识
第一章 跨世纪文化:当代语境与问题意识
第一节 90年代文化脉动及其阶段分期
一 思想转型的初始阶段
二 多种价值的骚动阶段
三 跨世纪的临界阶段
第二节 多重语境中的问题聚焦
一 “主义与问题”的全面审理
二 文化研究的四重语境
第三节 话语症候分析的当代策略
一 文化研究话语分析方法的当下策略
二 避免时代近距离理论审视的误区
三 问题的症候式分析框架
第四节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形象”
一 从“政治文化中国”走向“知识经济中国”
二 “中国形象”的多重性和生成性
三 “中国形象”的实现与公共空间的建立
第二章 时代焦虑:文化转型与全面复制
第一节 80年代思想价值的基本问题
一 反传统的西化意向
二 知识分子的理想化
三 主体性启蒙
四 方法论热
五 本体论热
六 全民美学热
七 文学寻根问题
八 精英文化的勃兴
第二节 90年代知识谱系的全面转型
一 回归传统的民族主义
二 知识分子的世俗化
三 非主体化
四 反方法论
五 反本体论
六 泛审美文化的兴起
七 后现代性情结
八 城市大众文化热
第三节 文化转型的深层问题
一 当代科技神话的无价值之承诺
二 现代化神话的全面遮蔽效应
三 金钱经济神话作为市民社会巨型神话
第四节 全面复制时代的技术中心化
第三章 知识分子:思想命运与精神定位
第一节 知识分子“分代”问题与思想命运
一 “分代”及其思想差异性
二 百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命运
第二节 知识分子“分类”与价值认同
一 知识分子的功能和价值
二 知识分子的思想分类
第三节 多元价值中的知识分子精神定位
一 精神逃逸漂流说
二 张扬人文精神说
三 理想主义独立思考说
四 新诸子时代的游戏定位说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边缘话语与整体分化
一 “边缘”是知识分子的当下境况
二 知识界由统识共识到个识无识
第五节 当代知识分子的新价值诉求
第四章 激进与保守:启蒙神话与自由主义
第一节 现代化语境中的启蒙理性
一 启蒙者的历史命运
二 体用二分与两极波动
第二节 激进主义与反激进主义姿态
一 政治激进主义
二 文化激进主义
第三节 当代保守主义的文化心态
一 旧保守主义
二 新保守王义
三 文化保守主义
第四节 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出场
一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推进者
二 自由主义的批评者
三 自由主义的研究者
四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有效性
第五节 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
一 全球化中的文化选择
二 坚守个体立场
三 坚持多元开放的文化心态
四 话语领域的频繁转型
第五章 后现象审理:主义陷阱与阐释失效
第一节 后现代性范式与特征
一 后现代主义思想范式
二 后现代主义基本特征
第二节 后现代在中国的阐释焦虑
一 主义杂揉使问题模糊
二 学术背景差异导致研究的“多音喧哗”
三 身份复杂使“后”批评存在问题
四 思维论价值论上的多角度评价
第三节 后现代性文学话语问题
一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二 中国“类后现代”文学表征
三 文学写作观批评观转型
第四节 当代中国后殖民文化研究
一 全球化与本土化
二 后殖民性与文化身份
第五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身份”
一 文化民族主义的文本政治
二 坚持全球化方向的现代性话语
第六节 东方主义的巨型想像与跨文化对话
一 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
二 跨文化跨语境的文化研究
三 “后学”及其“权力话语”问题
下编 价值趋向与文化镜像
第六章 诗人之死:意义虚无与症候阅读
第一节 诗人之死的时代氛围
一 金钱神话中的末世感
二 精神降解中的诗歌祭坛
第二节 诗人自杀的形态学分析
一 海子:山海关卧轨中的回归原初意象
二 戈麦:圆明园的冷然毁诗与静穆投水
三 诗人学者自杀:人生之苦与精神之累
第三节 “童话诗人”自杀的现象学审理
一 自语的焦虑与童年自恋情结
二 童话乌托邦与专制男权话语
三 被压抑的嗜血性与精神偏执
第四节 90年代诗歌的边缘化
一 80年代诗歌流派的整体崛起
二 90年代诗歌的个体生存转位
三 诗歌身体化和汉语诗歌空场
第五节 诗人飘逝后的散文化策略
一 纯诗的贫困和被遗忘
二 散文的风景化与私人化
三 大众的世俗生存策略
第六节 直面虚无的诗意存在
第七章 边缘话语:历史重读与女性书写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意向
一 历史重写的文化语境
二 当代文论的视界转换
第二节 新历史小说的价值诉求
一 小说主题强调从正史到野史
二 思想观念从民族寓言到家族寓言
三 叙事角度强调历史的虚构叙事
四 人物形态从红黑对立到中间灰色域
五 小说语言表征为从雅语到俗语
第三节 重写文化史与文学史的理论维度
一 重写文学史成为权力话语解构方式
二 从“色彩一政治象征”到“性欲-身体象征”
第四节 女性身份意识写作批评
一 女性诗歌的写作身份
二 女性小说的身体与精神意向
三 女性散文的感性化沉醉
四 女性批评的话语边界
第八章 先择艺术:形式实验与思想困境
第一节 小说叙事技术化与先锋身份焦虑化
一 本能欲望写作与私人化写作
二 泛审美时代中颓败的先锋姿态
第二节 美术多元试验取向和拍卖化的反差
一 几代主流画家的价值取舍
二 美术政治波普的先锋姿态
三 画家的宗教性情结与当代性纠缠
四 超越后现代图式的新理性代码
五 先锋书法与前卫美术的意象合
六 美术的传统重写与市场契合
七 艺术拍卖市场与艺术行为化
第三节 先锋音乐的摇滚化与古典大众化话语
一 摇滚的先锋文化精神
二 MTV的火爆与排行榜
三 乐坛的后殖民意向与后现代空间
第九章 大众传媒:全球化消费中的欲望生产
第一节 公共传媒空间中的身体资本
一 身体感与现代城市处境
二 现代传媒中的身体资本
三 欲望生产与个体内体
四 身体资本与文化资本
第二节 全球消费主义中的第三世界媒体
一 超真实的符号生产和媒体谎言
二 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
三 全球话语中的传播网络
第三节 多元价值的媒体神话反省
一 媒体与权力话语的关系
二 现代广告的“沉重肉身”
三 全球一体化的文化意识编码
四 幻觉剧场与名牌政治
第四节 ”公共空间中的当代影视问题
一 后乌托邦时代的当代电影
二 身体话语与媒体暴力
第十章 批评分化:权力话语与批评事件化
第一节 20世纪文论批评与世纪末现象
一 传统与现代文论的持续位移
二 独断决定论与绝对相对论文论
三 文学理论批评精神的多维失落
四 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话语紧张
五 世纪末文论的基本转向
第二节 批评空间与批评尺度
一 批评与反批评的自我反省
二 文学经典的标准与阐释符码
第三节 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
一 当代文化肌体的严重问题
二 文学批评成为一种表演
三 真正批评的缺席
第四节 当代批评话语形态
一 世纪末文学批评镜像
二 当代批评的诸种形态
结语
后记
上编 知识境遇与前沿意识
第一章 跨世纪文化:当代语境与问题意识
第一节 90年代文化脉动及其阶段分期
一 思想转型的初始阶段
二 多种价值的骚动阶段
三 跨世纪的临界阶段
第二节 多重语境中的问题聚焦
一 “主义与问题”的全面审理
二 文化研究的四重语境
第三节 话语症候分析的当代策略
一 文化研究话语分析方法的当下策略
二 避免时代近距离理论审视的误区
三 问题的症候式分析框架
第四节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形象”
一 从“政治文化中国”走向“知识经济中国”
二 “中国形象”的多重性和生成性
三 “中国形象”的实现与公共空间的建立
第二章 时代焦虑:文化转型与全面复制
第一节 80年代思想价值的基本问题
一 反传统的西化意向
二 知识分子的理想化
三 主体性启蒙
四 方法论热
五 本体论热
六 全民美学热
七 文学寻根问题
八 精英文化的勃兴
第二节 90年代知识谱系的全面转型
一 回归传统的民族主义
二 知识分子的世俗化
三 非主体化
四 反方法论
五 反本体论
六 泛审美文化的兴起
七 后现代性情结
八 城市大众文化热
第三节 文化转型的深层问题
一 当代科技神话的无价值之承诺
二 现代化神话的全面遮蔽效应
三 金钱经济神话作为市民社会巨型神话
第四节 全面复制时代的技术中心化
第三章 知识分子:思想命运与精神定位
第一节 知识分子“分代”问题与思想命运
一 “分代”及其思想差异性
二 百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命运
第二节 知识分子“分类”与价值认同
一 知识分子的功能和价值
二 知识分子的思想分类
第三节 多元价值中的知识分子精神定位
一 精神逃逸漂流说
二 张扬人文精神说
三 理想主义独立思考说
四 新诸子时代的游戏定位说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边缘话语与整体分化
一 “边缘”是知识分子的当下境况
二 知识界由统识共识到个识无识
第五节 当代知识分子的新价值诉求
第四章 激进与保守:启蒙神话与自由主义
第一节 现代化语境中的启蒙理性
一 启蒙者的历史命运
二 体用二分与两极波动
第二节 激进主义与反激进主义姿态
一 政治激进主义
二 文化激进主义
第三节 当代保守主义的文化心态
一 旧保守主义
二 新保守王义
三 文化保守主义
第四节 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出场
一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推进者
二 自由主义的批评者
三 自由主义的研究者
四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有效性
第五节 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
一 全球化中的文化选择
二 坚守个体立场
三 坚持多元开放的文化心态
四 话语领域的频繁转型
第五章 后现象审理:主义陷阱与阐释失效
第一节 后现代性范式与特征
一 后现代主义思想范式
二 后现代主义基本特征
第二节 后现代在中国的阐释焦虑
一 主义杂揉使问题模糊
二 学术背景差异导致研究的“多音喧哗”
三 身份复杂使“后”批评存在问题
四 思维论价值论上的多角度评价
第三节 后现代性文学话语问题
一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二 中国“类后现代”文学表征
三 文学写作观批评观转型
第四节 当代中国后殖民文化研究
一 全球化与本土化
二 后殖民性与文化身份
第五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身份”
一 文化民族主义的文本政治
二 坚持全球化方向的现代性话语
第六节 东方主义的巨型想像与跨文化对话
一 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
二 跨文化跨语境的文化研究
三 “后学”及其“权力话语”问题
下编 价值趋向与文化镜像
第六章 诗人之死:意义虚无与症候阅读
第一节 诗人之死的时代氛围
一 金钱神话中的末世感
二 精神降解中的诗歌祭坛
第二节 诗人自杀的形态学分析
一 海子:山海关卧轨中的回归原初意象
二 戈麦:圆明园的冷然毁诗与静穆投水
三 诗人学者自杀:人生之苦与精神之累
第三节 “童话诗人”自杀的现象学审理
一 自语的焦虑与童年自恋情结
二 童话乌托邦与专制男权话语
三 被压抑的嗜血性与精神偏执
第四节 90年代诗歌的边缘化
一 80年代诗歌流派的整体崛起
二 90年代诗歌的个体生存转位
三 诗歌身体化和汉语诗歌空场
第五节 诗人飘逝后的散文化策略
一 纯诗的贫困和被遗忘
二 散文的风景化与私人化
三 大众的世俗生存策略
第六节 直面虚无的诗意存在
第七章 边缘话语:历史重读与女性书写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意向
一 历史重写的文化语境
二 当代文论的视界转换
第二节 新历史小说的价值诉求
一 小说主题强调从正史到野史
二 思想观念从民族寓言到家族寓言
三 叙事角度强调历史的虚构叙事
四 人物形态从红黑对立到中间灰色域
五 小说语言表征为从雅语到俗语
第三节 重写文化史与文学史的理论维度
一 重写文学史成为权力话语解构方式
二 从“色彩一政治象征”到“性欲-身体象征”
第四节 女性身份意识写作批评
一 女性诗歌的写作身份
二 女性小说的身体与精神意向
三 女性散文的感性化沉醉
四 女性批评的话语边界
第八章 先择艺术:形式实验与思想困境
第一节 小说叙事技术化与先锋身份焦虑化
一 本能欲望写作与私人化写作
二 泛审美时代中颓败的先锋姿态
第二节 美术多元试验取向和拍卖化的反差
一 几代主流画家的价值取舍
二 美术政治波普的先锋姿态
三 画家的宗教性情结与当代性纠缠
四 超越后现代图式的新理性代码
五 先锋书法与前卫美术的意象合
六 美术的传统重写与市场契合
七 艺术拍卖市场与艺术行为化
第三节 先锋音乐的摇滚化与古典大众化话语
一 摇滚的先锋文化精神
二 MTV的火爆与排行榜
三 乐坛的后殖民意向与后现代空间
第九章 大众传媒:全球化消费中的欲望生产
第一节 公共传媒空间中的身体资本
一 身体感与现代城市处境
二 现代传媒中的身体资本
三 欲望生产与个体内体
四 身体资本与文化资本
第二节 全球消费主义中的第三世界媒体
一 超真实的符号生产和媒体谎言
二 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
三 全球话语中的传播网络
第三节 多元价值的媒体神话反省
一 媒体与权力话语的关系
二 现代广告的“沉重肉身”
三 全球一体化的文化意识编码
四 幻觉剧场与名牌政治
第四节 ”公共空间中的当代影视问题
一 后乌托邦时代的当代电影
二 身体话语与媒体暴力
第十章 批评分化:权力话语与批评事件化
第一节 20世纪文论批评与世纪末现象
一 传统与现代文论的持续位移
二 独断决定论与绝对相对论文论
三 文学理论批评精神的多维失落
四 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话语紧张
五 世纪末文论的基本转向
第二节 批评空间与批评尺度
一 批评与反批评的自我反省
二 文学经典的标准与阐释符码
第三节 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
一 当代文化肌体的严重问题
二 文学批评成为一种表演
三 真正批评的缺席
第四节 当代批评话语形态
一 世纪末文学批评镜像
二 当代批评的诸种形态
结语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