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骨与关节损伤(第三版)

骨与关节损伤(第三版)

作者:王亦璁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0-08-01

ISBN:9787117042840

定价:¥13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骨与关节损伤(第3版)》是我国近二十年中优秀骨科学著作之一,前两版的书早已售馨。在世纪和千年之交的时候,本书主编邀请多位新作者与原作者,更新增修大部分内容,完成了第三版。这些事实,展现 本书旺盛的生命力,令人喜奋。本书具有它独有的风格和特色。首先,各版一脉相承,贯穿发扬骨科老前辈孟继懋教授对于骨与关节损伤的认识与处理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精神:诊断上要重视损伤的形成、存在及发展的全过程;治疗上要广参众法,扬长弃短,以人体正常运动的基本条件和方式为依据,不束限于常规操作或某一种技术。理论法则上要善于学习,博采精华,结合自己的实际,综合与发展,形成特点。第二,《骨与关节损伤(第3版)》一书鲜明地面向临床,理论为实用服务,内容确切少而精。强调各类损伤的应用及创伤解剖、生物力学 、发生机制。具体的描述临床影像学诊断方法和发展中的治疗原则与手段,并作了恰当的评价。总论部分,是掌握运用本书内容的重要启迪和指导,深值反复阅读。
作者简介
  王亦璁教授1927年出生于北平。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后任职北大医院外科住院医师。1957年初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创伤骨科,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同年调入后,王教授先后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创伤内科副主任。在孟继懋教授的科学领导和郭子恒教授的精心组织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使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中心,文革期间,王教授曾被下放到甘肃山区,在艰苦的环境中,继续从事骨科医疗工作达8年之久。1977年调返积水潭医院,先后任科副主任、副院长、研究所所长,及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在学术界历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骨与关节损伤学组组长,中华骨科学会内固定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及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编委等。王教授从事创伤骨科医疗工作、科学研究及医学教育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在骨与关节损伤和膝关节外科方面造诣颇深。不仅救治了大量疑难病人,而且善于总结经验,将其升华成为理论,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骨与关节损伤》、《创伤早期处理》、《膝关节外科的基础和临床》,参与编著《现代创伤学》等其他书籍8部。四次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在任职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期间,该研究所曾连续三年(1986-1988)获得北京市医学研究科技奖总额第一名。1988年获北京市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应邀参加第54届全日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是首次参加该会学术交流的中国学者。同年促成了日本学者的来访,推进了中日骨科学界的交流。1989年在北京主持AO国际在中国举办的首届学术会议及讲习班,使我国的AO技术日渐趋向正规化和普及化。等等。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骨与关节损伤的创伤解剖
第二章 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
第三章 骨折复位
第四章 骨折固定
第五章 功能锻炼
第六章 骺板损伤
第七章 骨折愈合
第八章 骨折不愈合
第九章 骨折畸形愈合
第十章 开放骨折
第十一章 皮肤损伤及创面的修复
第十二章 关节损伤
第十三章 多发骨关节损伤
第十四章 外伤性截肢
第十五章 病理性骨折
第十六章 严重创伤的早期并发症
第十七章 周围神经损伤
第十八章 四肢血管损伤
第二篇 各论
第十九章 肩部损伤
第二十章 上臂损伤
第二十一章 肘部损伤
第二十二章 前臂骨折
第二十三章 腕及手部损伤
第二十四章 胸部创伤
第二十五章 脊柱损伤
第二十六章 骨盆骨折
第二十七章 髋部损伤
第二十八章 股骨干骨折
第二十九章 膝关节损伤
第三十章 膝部骨折脱位
第三十一章 胫腓骨骨折
第三十二章 踝部损伤
第三十三章 中部损伤
中英文索引


第二篇 各论
第十九章 肩部损伤
第二十章 上臂损伤
第二十一章 肘部损伤
第二十二章 前臂骨折
第二十三章 腕及手部损伤
第二十四章 胸部创伤
第二十五章 脊柱损伤
第二十六章 骨盆骨折
第二十七章 髋部损伤
第二十八章 股骨干骨折
第二十九章 膝关节损伤
第三十章 膝部骨折脱位
第三十一章 胫腓骨骨折
第三十二章 踝部损伤
第三十三章 足部损伤
中英文索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