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顾朝林[等]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99-11-01

ISBN:9787100028806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推动了信息产业化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从而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过程。城市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节点,越来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除了国际背景下的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外,还面临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些转变,一方面导致了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受其影响,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资本流动导致城市集聚区的迅速发展,城市体系重心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带偏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城市化模式;土地有偿使用和批租出让,城市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等都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空间形态、郊区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体系重建和快速通道网络建设等进一步推动了国家主要城市的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一方面是中国城市迎接信息经济时代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也是适应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城市发展战略。作为编制新一轮“全国城市体系规划”而进行的基础性研究,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针对新时期我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1)通过世界城市体系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经济全球化倾向和我国对外开放成就,将国家城市体系放到世界城市体系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探求我国在新国际经济体系下可能形成的城市体系格局及国际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2)通过对若干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探求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如城市化和郊区化等,并通过若干城市地域类型(国际化都市、大城市连绵带、大都市区等)的实证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若干新战略;(3)通过对发达国家城市体系演化规律的研究和对社会经济诸多条件的比较分析,力图阐明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以及新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体系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为编制国家中、长期城市体系规划、主要城市总体规划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框架。
作者简介
  顾朝林,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合著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世界城市化新趋势
 一、世界城市化发展回顾
  (一)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城市化
  (二)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城市化
 二、世界城市化现状特征
  (一)城市规模增长显著
  (二)十大城市聚集区序位变化明显
  (三)城市首位度扩大
 三、世界城市化发展背景分析
 四、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势明显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形成全球城市体系多极结构
  (三)大都市连绵区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
  (四)首位城市主宰世界经济
  (五)国际性城市内部的社会极化现象
  (六)全球开始掀起建设生态城市的浪潮
  (七)多极多层次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
 五、未来世界城市体系
 六、中国城市对全球城市体系的参与战略
  (一)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球中的地位
  (二)中国城市参与全球城市体系的发展战略
第二章 国际性城市
 一、国际化城市概念
  (一)世界城市(全球城市)
  (二)国际性城市
 二、国际化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因素
  (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
  (二)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加深
  (三)跨国公司的扩展
  (四)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五)金融业务的扩大
  (六)外国直接投资和委托加工贸易的增加
  (七)信息经济一体化
 三、国际化城市的特征
  (一)城市建设的现代化
  (二)城市功能的国际化
 四、中国国际性城市形成的可行性分析
  (一)中国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意义
  (二)中国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条件分析
 五、中国建设国际性城市现状实力评价
 六、中国建设国际性城市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实力有待增强
  (二)第三产业落后
  (三)城市基础设施不足
  (四)国际性城市建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七、建设中的中国国际性城市
  (一)上海
  (二)北京
  (三)广州
  (四)大连
 八、小结
第三章 大都市连绵带
 一、大都市连绵带的概念与划分
  (一)大都市连绵带的概念
  (二)大都市连绵带的划分
 二、大都市连绵带的空间分布及特征
  (一)北美大都市连绵带
  (二)欧洲大都市连绵带
  (三)亚洲大都市连绵带
 三、中国大都市连绵带形成可能性分析
 四、形成中的中国大都市连绵带
  (一)长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带
  (二)珠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带
  (三)京津唐大都市连绵带
  (四)辽中南大都市连绵带
 五、中国发展大都市连绵带利弊分析及调控手段
  (一)发展大都市连绵带的重要意义
  (二)大都市连绵带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三)调控手段
第四章 大都市区
 一、大都市区的概念及划分标准
  (一)大都市区的概念
  (二)大都市区的划分标准
 二、国外大都市区政府的形成与发展
  (一)社会经济背景
  (二)形成与发展过程
  (三)组织结构
  (四)政府类型
 三、西方大都市区行政体制
  (一)美国大都市区行政体制
  (二)英国大都市区行政体制
  (三)加拿大大都市区行政体制
  (四)日本大都市区行政体制
 四、中国现代大都市的发展
  (一)中国大都市发展特点
  (二)中国大都市的分布
 五、建立中国大都市行政区可行性分析
  (一)中国大城市行政区划体系与类型
  (二)中国大城市政府等级体系与职能
  (三)现行体制在大城市区的矛盾
  (四)建立中国大都市行政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六、中国大都市区行政体制设想
  (一)国外大都市区行政体制变革主要模式
  (二)中国大都市区行政体制设想
第五章 城市化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
  (一)起步阶段(1949~1957年)
  (二)大起大落阶段(1958~1965年)
  (三)停滞阶段(1966~1978年)
  (四)恢复与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
 二、建国后城市的发展过程
 三、中国城市化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二)资本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城市化重心仍在东部地带,但已开始向中、西部推进
  (四)城市中流动人口、暂住人口迅速增加
  (五)城市空间拓展的速度加快,城市用地结构日趋完善
  (六)城乡发展存在严重的空间失控
 四、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若干独特因素
 五、中国城市化水平及其地域差异
  (一)现状人口城市化水平
  (二)中国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
 六、中国城市化水平预测
  (一)国家城市化水平预测
  (二)三大地带城市化水平预测
  (三)省区城市化水平预测
第六章 郊区化
 一、郊区化概念
  (一)郊区的定义
  (二)郊区的特性
  (三)郊区化的含义
 二、中国的郊区化现象
  (一)中心商业区衰退
  (二)工厂郊迁
  (三)郊区大型平价商城建设
  (四)郊区别墅区发展
  (五)远郊度假区出现
  (六)郊区化现象的评价
 三、世界郊区化及其过程
  (一)现代郊区化过程
  (二)英国的郊区化
  (三)美国的郊区化
  (四)加拿大的郊区化
 四、国外郊区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环境因素
  (五)交通因素
  (六)通讯因素
  (七)规划和政策因素
 五、中国大城市郊区扩展及其因素分析
  (一)大城市郊区扩展
  (二)大城市郊区扩展因素分析
  (三)中国郊区化前瞻
 六、中国郊区化形式与特点
  (一)郊区化形式
  (二)郊区化特点
 七、国外郊区发展理论与模式
  (一)后现代郊区景观
  (二)新城市化运动
 八、中国郊区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快速通道网
 一、航空港与航线对城市体系的影响
  (一)航空运输发展对城市间联系的影响
  (二)航空运输发展促进与世界城市体系的接口
  (三)中国航空港的建设和发展
  (四)航空港和航线布局影响下的未来城市体系格局
 二、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体系的影响
  (一)中国铁路客运的现状
  (二)高速铁路的规划和建设
 三、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体系的影响
  (一)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和规划
  (二)高速公路对沿线城市体系的影响
 四、巨型港口建设对城市体系的影响
  (一)中国沿海和内河港口现状
  (二)巨型港口建设对未来城市体系的影响
 五、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体系的影响
  (一)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
  (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体系的影响
第八章 城市体系
 一、信息经济前的城市体系
  (一)城市体系产生的激发机制
  (二)前工业化时期城市体系
  (三)工业化时期城市体系
 二、经济全球化与新城市经济现象
  (一)经济全球化
  (二)新城市经济现象
 三、新时期城市体系规划理论
  (一)世界体系理论与城市化
  (二)新的城市等级体系关系:全球与地方联系
  (三)城市间相互作用的新途径:信息网和航空网
  (四)城市职能演化:全球重建与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影响
  (五)参与全球城市体系竞争的必由之路: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区
 四、新时期城市体系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特性法与联系法
  (二)研究支撑技术:网络分析
  (三)研究结果:城市体系结构测度
 五、比较信息经济时代城市体系结构
  (一)首位城市型城市体系
  (二)均衡型城市体系
  (三)跨国型城市体系
  (四)边境型城市体系
  (五)变异型城市体系
 六、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
  (一)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社会经济背景
  (二)城镇体系规划编制重点
第九章 城市发展政策
 一、世界城市发展政策
  (一)中小城市发展战略
  (二)小城市发展战略
  (三)大城市的增长事实
 二、中国城市规模控制政策的演化
 三、中国大城市发展趋势
  (一)大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二)大城市发展过程
 四、中国城市规模与效益分析
  (一)国外城市规模与效益研究
  (二)国内城市规模与效益研究
  (三)中国城市规模与效益定量分析
  (四)城市规模不能作为城市发展方针制定的依据
 五、新时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政策的思考
  (一)“帮助城市成长,更积极地推动城市化进程”
  (二)采取多样化的城市发展方针
  (三)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建设与国力相匹配的国家城市体系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