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陈云的非常之路
作者:孙业礼,熊亮华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7-01
ISBN:9787010034317
定价:¥13.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1961年1月到5月,煤炭、钢铁生产等都大幅度减产。做了很大努力,生产就是上不去。陈云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做了大量调查工作,以查明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跃进”拼设备、拼消耗,急需维修、整顿,要用几年时间才能缓过劲来。与此相关,整个建设规模也上不去,必然闲置大量职工。1961年5月21日至6月1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主要是讨论农村工作、商业工作和城市手工业工作问题。在会上,陈云就精减职工和城镇人口下乡问题,发表讲话。陈云首先讲到了粮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他说,由于解决了一些政策问题,农民的积极性起来了,农村的情况逐渐好转。下一年度会比今年更好些。但是,现在看,国家掌握的粮食,明年度将比今年度还要紧张,因为库存减少了。假如今年度各省、区上缴的公购粮有116亿斤,明年度可能下降为84亿斤。为什么呢?今年度各地上缴的粮食能达到116亿斤,是因为挖了一部分库存,而明年度就没有什么库存好挖了。要解决粮食紧张问题,陈云列举了需要采取的四条措施,最后一条就是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减少城市粮食的销量。陈云提出,面前摆着两条路: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陈云不主张再挖农民的口粮了。当时农民口粮已经挖得很苦,再挖下去,农业就没法恢复。挤农民口粮的一条路走不通,那就只有下决心动员城镇人口下乡。但是,这个决心实在是很难下的。因为,在城市里生活比农村好得多,动员回去是很不容易的。但这与城市勉强维持过多人口的困难比较起来,还是城市人口过多的困难更严重。工人下乡,也一样要吃饭,不在这里吃,就要在那里吃。从消费问题上来看,似乎粮食问题还是不能缓解。陈云指出,其实在城市吃饭和在乡下吃饭大不一样。差别相当大。工人头一年下去,每人每年一般可以少供应150斤粮食,下去1000万人就是15亿斤,2000万人就是30亿斤。这是第一年的差别。更显著的差别还在第二年。原来家在农村的工人回了老家,原来家在城市的工人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集体生产和分配了,加上自留地有收成了,他们就不要国家供应粮食了。这样,下乡1000万人就可以少供应粮食45亿斤,2000万人就是90亿斤。农村里可做的事情很多,工人下乡后东搞一点,西搞一点,总会生产一些东西出来。搞一点能够出口的东西也是可能的。农业的基本建设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如平整土地、修渠挖沟,加上精耕细作等等,总可以多增产一些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陈云的这一主张,与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不谋而合。中央迅速采纳了这一主张。6月16日,中共中央批准并于18日发出由中央工作会议制定的《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9条办法》,提出在1960年底的基础上,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同日,中央还发出《关于核实城市人口和粮食供应的紧急指示》。196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关于进一步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中央做出精减城镇人口的决定以后,各地迅速行动起来。2000多万城镇人民,体谅国家困难,响应党的号召,打点起行李,扶老携幼,回到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土地上,重新拿起了锄头镰刀。他们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作者简介
孙业礼,男,1964年生,历史学硕士,副研究员。1988年进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至今,参加了《陈云年谱》等的编撰。熊亮华,男,196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副研究员。1990年进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至今,参加了《陈云年谱》等的编撰。
目录
一、不幸的身世,自强的性格
多难的童年
读书自强
寄情评弹与丝竹
商务印书馆的学徒
二、走向革命,义无反顾
时代的召唤
从店员到罢工领导人
走上职业革命家之路
三、冲破黑暗,领导农民起义
“到民间去”
播撒革命火种
领导农民暴动
四、在白色恐怖下坚持秘密斗争
危机时刻出任中央特科负责人
巧妙地与敌人周旋
五、苏区反“左”
“左”的经济政策
制定劳动合同,为反对教条主义作表率
六、长征中的特殊使命
勇挑重担,出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
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离开长征队伍,执行特殊使命
莫斯科之行和《随军西行见闻录》
星星峡援接西路军余部
七、七年中央组织部长,为党的建设呕心沥血
用大的气量,广招天下士,“抢夺”知识分子
维护党的纪律,与党内一切破坏党的纪律的倾向做斗争
八、险境从容“做文章”
南满告急,主动请缨
情况明,决心大
七道江会议,陈云一语定乾坤
九、受命危难之际,向通货膨胀宣战
谁来解这道经济难题?毛泽东、周恩来几乎同时想到了陈云
上任之初的一场恶战:平息银元风波
主持上海财经会议,谋求稳定全国局势之良策
抓住“两白一黑”,打垮投机分子,稳定全国物价
十、艰难的抉择——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1953年的粮食形势:问题严重,办法不多
难以为继
一担“炸药”,八种选择
“三定”、“四定”,农村形势的紧张和统购统绡的完善
十一、面对不公正的批评
一再讲平衡,积极反冒进
顾全大局,为反冒进问题再三“检讨”
心底的疑问
“跃进”声中一再讲质量、讲配套
主持调整过高的钢铁指标
十二、心忧天下,百计营谋
黄淮海调查,对灾难的严重性有更切实的认识
粮食哪里来?陈云想了“千方百计”
力主动员2000万城市人口下乡
调整建设规模要“伤筋动骨”
不避风险提出“分田到户”
十三、“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
“文革”初期的遭遇和江西“蹲点”的岁月
“文革”后期复出,协助周总理抓外贸
大担探索对外贸易的新思路
多难的童年
读书自强
寄情评弹与丝竹
商务印书馆的学徒
二、走向革命,义无反顾
时代的召唤
从店员到罢工领导人
走上职业革命家之路
三、冲破黑暗,领导农民起义
“到民间去”
播撒革命火种
领导农民暴动
四、在白色恐怖下坚持秘密斗争
危机时刻出任中央特科负责人
巧妙地与敌人周旋
五、苏区反“左”
“左”的经济政策
制定劳动合同,为反对教条主义作表率
六、长征中的特殊使命
勇挑重担,出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
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离开长征队伍,执行特殊使命
莫斯科之行和《随军西行见闻录》
星星峡援接西路军余部
七、七年中央组织部长,为党的建设呕心沥血
用大的气量,广招天下士,“抢夺”知识分子
维护党的纪律,与党内一切破坏党的纪律的倾向做斗争
八、险境从容“做文章”
南满告急,主动请缨
情况明,决心大
七道江会议,陈云一语定乾坤
九、受命危难之际,向通货膨胀宣战
谁来解这道经济难题?毛泽东、周恩来几乎同时想到了陈云
上任之初的一场恶战:平息银元风波
主持上海财经会议,谋求稳定全国局势之良策
抓住“两白一黑”,打垮投机分子,稳定全国物价
十、艰难的抉择——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1953年的粮食形势:问题严重,办法不多
难以为继
一担“炸药”,八种选择
“三定”、“四定”,农村形势的紧张和统购统绡的完善
十一、面对不公正的批评
一再讲平衡,积极反冒进
顾全大局,为反冒进问题再三“检讨”
心底的疑问
“跃进”声中一再讲质量、讲配套
主持调整过高的钢铁指标
十二、心忧天下,百计营谋
黄淮海调查,对灾难的严重性有更切实的认识
粮食哪里来?陈云想了“千方百计”
力主动员2000万城市人口下乡
调整建设规模要“伤筋动骨”
不避风险提出“分田到户”
十三、“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
“文革”初期的遭遇和江西“蹲点”的岁月
“文革”后期复出,协助周总理抓外贸
大担探索对外贸易的新思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