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

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

作者:(美)顾定国(Gregory Eliyn Guldin)著;胡鸿保,周燕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12-01

ISBN:9787801493811

定价:¥2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详述了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各地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各发展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解决问题,以及政治形势对中国人类学及人类学家的影响等。
作者简介
  顾定国(GregoryE.Guldin),1950年出生,是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和人类学系教授、亚洲问题专家。应用人类学家。曾主编出版《中国的都市人类学》。《都市化中的中国》和《人类学在中国——对学科的界定》等著作。
目录
    序 黄淑娉
   作者中文版前言
   鸣谢
   引言
   第一部 人类学业绩长存
   焦点之一 梁钊韬的七十寿辰
   第一章 十年的变化
   复苏
   在中大再生
   第二个人类学系
   第二部 引进的学科(1898~1949)
   第二章 引介外国学说
   早期的样本
   外国奠基者
   诸多学科之父:蔡元培
   焦点之二 林惠祥:梁钊韬的良师益友
   第三章 外国来访者
   功能主义来到中国
   在华的外国人
   学术领域之外的发展
   抗日战争前夕
   焦点之三 中山大学与杨成志
   第四章 中国西式人类学的成熟
   抗战年月
   更多的外国训练:效法美国、法国和英国的
   人类学模式
   抗战以后的繁荣
   对解放前人类学的一个评价
   焦点之四 解放期间的梁钊韬
   第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1949~1960)
   第五章 过渡时期
   新社会
   人类学思想的转变
   第六章 重新定向
   新模式
   学术界的调整
   重组人类学
   少数民族识别
   第七章 学习老大哥
   俄国人来了
   苏联访问者
   苏联思想
   兄弟反目
   第八章 田野工作
   语言调查和语言改革
   社会历史调查
   田野工作留下的财富
   第四部 “毛泽东化”的人类学学科体系(1957~1978)
   第九章 以毛泽东化为中国化的标志
   反右派运动前夕的学科体系
   反右派运动和知识分子
   学术批判
   大跃进时期的人类学
   60年代初期“毛泽东化”的人类学学科体系
   焦点之五 梁钊韬和新中国(1949~1964)
   第十章 人类学学科的解体——文化大革命
   以知识分子为革命对象
   “取消”民族学
   冲击
   无产阶级教育
   政治遗留问题
   焦点之六 梁钊韬:下放和平反
   人类学界的人民之敌
   重振考古学
   第五部 民族国家的人类学学科:中国模式?
   第十一章 外国人类学又回来了吗?
   久违之后
   西方人类学再次来到中国
   普世性科学还是民族国家科学
   第十二章 人类学中国化
   本土化
   以马列主义为基础
   中国人类学的“特色”
   学科体系中国化:古人类学、考古学和民族学
   再度毛泽东化?
   中国化了的中国人类学
   第十三章 对中国及全球人类学的一些观察
   焦点之七 梁钊韬:墓志铭
   跋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