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法律社会学教程
作者:陈信勇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1-01
ISBN:9787308022729
定价:¥2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为进一步反映近年来法律社会学学科和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成就,完善教材结构和内容,故决定修订再版。《法律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在基本保持原版章节结构和内容的同时,主要作了如下方面的修订:(一)增加或调整个别章节;(二)增加了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生活方式等社会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阐述;(三)根据立法状况对书中有关立法资料作了更新;(四)增加了目录英译;(五)各章末增加了“重要概念”、“文献指引”和“研究选题”;(六)取消书末的“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陈信勇,1963年6月出生于浙江永嘉。1984年7月毕业于杭州大学法律系。1995年、1997年分别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现任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2000年被列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第二层次)。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著有《法律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教程》、《中国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社会保障法原理》、《物权法》、《中韩商法比较研究》、《房地产法原理》等20余部著作,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2002年获第三届“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目录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法律社会学学科概述
第一节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法律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法律社会学的学科价值
第四节 法律社会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法律社会学的发展
第一节 法律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
第二节 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编 本体论
第三章 法律制度要素论
第一节 法律制度的社会学含义
第二节 法律制度三要素
第三节 法律制度的结构性调适
第四节 法律制度的支持系统
第四章 法律机构分析
第一节 法律机构的组织特征
第二节 法律机构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法律机构的外部关系
第四节 法律机构的功能分析
第五章 法律职业者分析
第一节 法律职业者角色分析
第二节 法律职业者共同体
第三节 法律职业奖励机制
第六章 法律规范体系分析
第一节 法律规范微观分析
第二节 法律规范中观分析
第三节 法律规范宏观分析
第七章 法律制度手段体系分析
第一节 法制制度实用设备
第二节 法律制度象征标识
第八章 法律制度的模式维护
第一节 法律制度的理想模式
第二节 法律机构组织界线的维护
第三节 法律职业者的职务保障
第四节 法律规范的实施保障
第五节 法律制度的手段保障
第三编 运行论
第九章 法律制度运行论
第一节 法律制度运行的内涵
第二节 法律制度运行的评价
第十章 法律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理论
第二节 法律对社会进步的引导
第三节 法律对社会退步的遏制
第四节 法律参与现代化进程
第五节 法治与生活方式
第六节 中国的法治进程
第十一章 法律与社会冲突
第一节 社会冲突理论
第二节 社会冲突与法律制度的关联
第三节 法律制度内冲突分析
第四节 法律制度外冲突分析
第十二章 法律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越轨、社会问题及社会控制理论
第二节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第三节 社会危机的法律控制
第十三章 法律与社会整合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整合理论
第二节 社会分层及其法律整合
第三节 社会分工及其法律整合
第四节 文化分化及其法律整合
第五节 法律制度的分化与整合
第十四章 法律与社会政策
第一节 社会公平与社会政策理论
第二节 社会政策法律化
第三节 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第十五章 法律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社会文化理论
第二节 作为制度文化的法律
第三节 作为精神文化的法律
第四节 法律制度运行的文化因素
第十六章 法律内化
第一节 社会化理论
第二节 法律内化过程
第三节 法律内化条件
第四编 方法论
第十七章 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法律社会学方法论
第二节 法律社会学基本方法
第三节 法律社会学操作方法
第十八章 法律社会学研究过程
第一节 法律社会学课题设计
第二节 法律社会学课题实施
第三节 法律社会学课题总结
第一章 法律社会学学科概述
第一节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法律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法律社会学的学科价值
第四节 法律社会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法律社会学的发展
第一节 法律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
第二节 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编 本体论
第三章 法律制度要素论
第一节 法律制度的社会学含义
第二节 法律制度三要素
第三节 法律制度的结构性调适
第四节 法律制度的支持系统
第四章 法律机构分析
第一节 法律机构的组织特征
第二节 法律机构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法律机构的外部关系
第四节 法律机构的功能分析
第五章 法律职业者分析
第一节 法律职业者角色分析
第二节 法律职业者共同体
第三节 法律职业奖励机制
第六章 法律规范体系分析
第一节 法律规范微观分析
第二节 法律规范中观分析
第三节 法律规范宏观分析
第七章 法律制度手段体系分析
第一节 法制制度实用设备
第二节 法律制度象征标识
第八章 法律制度的模式维护
第一节 法律制度的理想模式
第二节 法律机构组织界线的维护
第三节 法律职业者的职务保障
第四节 法律规范的实施保障
第五节 法律制度的手段保障
第三编 运行论
第九章 法律制度运行论
第一节 法律制度运行的内涵
第二节 法律制度运行的评价
第十章 法律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理论
第二节 法律对社会进步的引导
第三节 法律对社会退步的遏制
第四节 法律参与现代化进程
第五节 法治与生活方式
第六节 中国的法治进程
第十一章 法律与社会冲突
第一节 社会冲突理论
第二节 社会冲突与法律制度的关联
第三节 法律制度内冲突分析
第四节 法律制度外冲突分析
第十二章 法律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越轨、社会问题及社会控制理论
第二节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第三节 社会危机的法律控制
第十三章 法律与社会整合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整合理论
第二节 社会分层及其法律整合
第三节 社会分工及其法律整合
第四节 文化分化及其法律整合
第五节 法律制度的分化与整合
第十四章 法律与社会政策
第一节 社会公平与社会政策理论
第二节 社会政策法律化
第三节 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第十五章 法律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社会文化理论
第二节 作为制度文化的法律
第三节 作为精神文化的法律
第四节 法律制度运行的文化因素
第十六章 法律内化
第一节 社会化理论
第二节 法律内化过程
第三节 法律内化条件
第四编 方法论
第十七章 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法律社会学方法论
第二节 法律社会学基本方法
第三节 法律社会学操作方法
第十八章 法律社会学研究过程
第一节 法律社会学课题设计
第二节 法律社会学课题实施
第三节 法律社会学课题总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