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道教与唐代文学
作者:孙昌武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3-01
ISBN:9787020029518
定价:¥2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为国内知名学者,本书为其近期新作。在本书里,作者首先用力梳理清楚道教在唐代发展的基本脉络,描绘出唐代文人生存的宗教环境;在此背景上,探讨唐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人对道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分析道教在信仰、观念、教养、生活方式以及文章等方面的具体影响。
作者简介
暂缺《道教与唐代文学》作者简介
目录
总论
炼丹术与唐代文学
一唐代炼丹术的发展
二唐时外丹术的兴盛
三唐统治阶层热衷于炼丹术
四唐代炼丹术向社会扩散
五丹药的效验和诱惑
六唐代文人间炼丹和服丹药成为风气
七文人好道者不必嗜丹药
八唐代文人对丹药危害的批判
九丹药的困惑及其影响
十外丹术破产——向内丹转化
神仙术与唐代文学
一神仙信仰、神仙术、神仙美学
二唐代道教神仙思想的新发展
三唐代统治者的求仙活动
四唐代道士的新形象
五神仙观念的世俗化
六唐代“入道”、“学仙”的文人
七唐代文人的“羡仙”意识
八李白——神仙追求及其困惑
九李贺——心造的神仙幻境
十白居易——人间的“神仙”世界
十一李商隐——作为艺术境界的仙境
十二游仙——仙人和仙界的礼赞
十三新型神仙传说
十四作为讽喻的神仙世界
十五人与仙的中介——文人笔下的道士
十六新型的“洞天福地”——道院
十七女仙和女道士
十八能诗的女道士
十九人间胜过仙境,人情强过道心
二十神仙信仰的破灭与神仙“美学”的发展
唐代长安道观及其社会文化活动
一宫观数量和名称
二道士人数和道观规模
三长安道观作为“祀持宗教”的机构
四对道观和道士的管理
五道教教理的研究机构
六道观的文化性质和文化活动
“三教调和”思潮与唐代文学
一“三教调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二“调和”三教的契合点——心性的体认
三佛、道二教对唐代文人影响的深入
四文人中的“三教调和”潮流
五“三教调和”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后记
炼丹术与唐代文学
一唐代炼丹术的发展
二唐时外丹术的兴盛
三唐统治阶层热衷于炼丹术
四唐代炼丹术向社会扩散
五丹药的效验和诱惑
六唐代文人间炼丹和服丹药成为风气
七文人好道者不必嗜丹药
八唐代文人对丹药危害的批判
九丹药的困惑及其影响
十外丹术破产——向内丹转化
神仙术与唐代文学
一神仙信仰、神仙术、神仙美学
二唐代道教神仙思想的新发展
三唐代统治者的求仙活动
四唐代道士的新形象
五神仙观念的世俗化
六唐代“入道”、“学仙”的文人
七唐代文人的“羡仙”意识
八李白——神仙追求及其困惑
九李贺——心造的神仙幻境
十白居易——人间的“神仙”世界
十一李商隐——作为艺术境界的仙境
十二游仙——仙人和仙界的礼赞
十三新型神仙传说
十四作为讽喻的神仙世界
十五人与仙的中介——文人笔下的道士
十六新型的“洞天福地”——道院
十七女仙和女道士
十八能诗的女道士
十九人间胜过仙境,人情强过道心
二十神仙信仰的破灭与神仙“美学”的发展
唐代长安道观及其社会文化活动
一宫观数量和名称
二道士人数和道观规模
三长安道观作为“祀持宗教”的机构
四对道观和道士的管理
五道教教理的研究机构
六道观的文化性质和文化活动
“三教调和”思潮与唐代文学
一“三教调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二“调和”三教的契合点——心性的体认
三佛、道二教对唐代文人影响的深入
四文人中的“三教调和”潮流
五“三教调和”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