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史拾(明)吴弘基 撰,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 编,吴敏霞 校注《史拾》一书系明末写刻本,单页八行,行二十字,白口,书中避明熹宗朱由校(一六二一年至一六二七年在位)讳。为明末吴弘基所纂。吴弘基其人其事,明史无传,史书亦不记载。仅从其所纂《史拾》一书中知其为浙江仁和人,字柏持。據《明史》载,与吴弘基同鉴《史拾·载补》的陈子龙,为明末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年)进士,后受南明鲁五部院職衔,因抗清不遂,投江自尽,死于南明永历元年、即清顺治四年(一六四七年)。又據《崇祯长编》载,与吴弘基同阅《史拾·遗闻·高士传》的郎斗金,於乙酉闰六月二十一日守富阳城时,为清兵所获。乙酉年,即南明福王弘光元年,亦即清顺治二年(一六四五年)。又據《南疆逸史》及《增订晚明史籍考》载。
-
白话焦氏易林(汉)焦延寿著;邓球柏译注暂缺简介...
-
文心雕龙译注(梁)刘勰 著;陆侃如,牟世金 译注 译暂缺简介...
-
诗经通译新诠黄典诚本文为繁体横排文字!《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在古代,《诗经》曾被尊为六经之一,享有祟高的地位;在今天,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一部重要经典。在古代,《诗经》曾被尊为六经之一,享有祟高的地位;在今天,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一部重要经典。 但是这部经典今天要读懂它,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这部经典今天要读懂它,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这本《诗经通译新诠》有不少的优点:它用韵文翻译了《诗经》的全部篇章,在同类的著作中,可称是最完备的。这本《诗经通译新诠》有不少的优点:它用韵文翻译了《诗经》的全部篇章,在同类的著作中,可称是最完备的。 译注的体例也安排得很周详,如分「今译」、「注释」、「古韵」、「说明」四部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每首诗,这就可以把每首诗解释得更透彻,使读者更易于理解。译注的体例也安排得很周详,如分「今译」、「注释」、「古韵」、「说明」四部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每首诗,这就可以把每首诗解释得更透彻,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古韵」部份,把《诗经》入韵的字都注出古音韵部,这便可以使读者体会到今天读来觉得不通(口十)的地方,在古代都是和谐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古韵」部份,把《诗经》入韵的字都注出古音韵部,这便可以使读者体会到今天读来觉得不通(口十)的地方,在古代都是和谐的。 由于作者深明音韵、训诂之学,在注释方面,也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由于作者深明音韵、训诂之学,在注释方面,也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本书用白话韵文翻译了《诗经》的全部篇章,在同类译着中最为完备可诵。本书用白话韵文翻译了《诗经》的全部篇章,在同类译着中最为完备可诵。 全书译注体例分为「今译」、「注释」、「古韵」、「说明」四部分,从各个不同角度透彻地释诗阐义,使读者易于理解。全书译注体例分为「今译」、「注释」、「古韵」、「说明」四部分,从各个不同角度透彻地释诗阐义,使读者易于理解。 本书作者为间韵、训诂和方言专家,于本书中清晰地阐明了《诗经》押韵古今语音的流转变化,又从存留大量古音古义的方言中,轻轻地向读者揭开《诗经》中的许多「千古之谜」。本书作者为间韵、训诂和方言专家,于本书中清晰地阐明了《诗经》押韵古今语音的流转变化,又从存留大量古音古义的方言中,轻轻地向读者揭开《诗经》中的许多「千古之谜」。 港台著名学者郑德坤教授说:「本书能给读者以「解颐」之乐。」港台著名学者郑德坤教授说:「本书能给读者以「解颐」之乐。」
-
世说新语译注(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曲建文,陈桦译注本书是关于《世说新语》的译注的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属笔记体小说。
-
康熙侠义传[(清)郭广瑞],[(清)贪梦道人]著书中塑造了许多正、反面人物,形象丰满,很有个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连绵,引人入胜。
-
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编;刘仁点校暂缺简介...
-
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著;余夫等点校暂缺简介...
-
拍案惊奇(明)凌濛初著;孙逊,李时人校点暂缺简介...
-
海公案 李公案(清)[佚名撰] (清)惜红居士编纂《海公案》系《海公大红袍全传》、《海公小红袍全传》的合集。该书是以是人海瑞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小说。小说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悬案迭起,引人入胜,生动地塑了一个刚正清廉、不畏权贵、断案如神、体恤百姓的清官形象,但同历史上的海瑞相去甚远。《李公案》,又名《李公案奇闻》,惜红居士编纂,是以清人李秉衡审案断案事迹为原型而写成的一部公案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