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红楼梦(清)曹雪芹,(清)高鹗著;黄小田评点暂缺简介...
-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著;(清)赵曦明等校暂缺简介...
-
清代各省禁书汇考雷梦辰编著本书汇集了清代各省的禁书书目,反映了当时书籍存亡的概况。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朱其铠等校注《聊斋志异》是成书于清朝初年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写花妖狐魅,畸人异行著称于世。奇特诡序的故事情节,异彩独放的人物形象,不同流俗的美学理想,构成《聊斋志意》的独特风格,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而且也是世界文学的明珠。它的作者蒲松龄,尽毕生精力,完成这部巨著,无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人。《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出版后,发现某些讹误需要订正,第二次印刷未及进行,颇为遗憾。兹值该书收入《世界文库》,乃藉机加以修订。主要订正排印错误和个别注条;为了保持原来版面,只作局部改动。补苴罅漏,恐难周尽,尚祈读者多提意见。又,该书出版时,曾稽考诸本,增补四条“异史氏曰”和四条“附则”。《连城》、《折狱·附则》、《乐仲》、《龙戏珠》四篇增补了“异史氏曰”;《三朝元老》、《盗户》、《阿宝》、《黄将军》四篇增补了“附则”。《梦狼》篇“又邑宰杨公”一段附则,当时因无版本依据,未列正文之后,而列入“附录”。今参考新近影印抄本《异史》,证明已补者均非妄补,未补的《梦狼》篇附则应作为附则第二,移于正文之后的相应位置。
-
四朝闻见录(宋)叶绍翁撰;沈锡麟,冯惠民点校四朝闻见录,宋药绍翁撰。绍翁字嗣宗,号靖逸。自署龙泉人。厉鹗宋诗纪事卷七十一稱其为建安人,与自述不同。四朝闻见录丙集高宗六飞航海条绍翁自一云,本生祖李颖士,“其先为光州固始人,徒居建之浦城”。处州府志亦载,绍翁之先固始人,徒居浦城,后又遷龙泉。据此则绍翁祖籍光州固始(在今河南),后居处州龙泉(在今浙江)。当以自署为是。绍翁宋史无传,事蹟难考。四朝闻见录甲集庆元六君子条载,庚辰(一二二○年)京城灵,论事者众,周端朝语绍翁曰:“子可以披腹琅玕矣。”绍翁曰:“先生在,绍翁何敢言。”同集词学条又载绍翁与真德秀(一一七八至二三一五年)私校徐凰殿试卷一事。据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绍翁“似亦嘗为朝官,然其所居何职则不详矣”。后人多主是说,当系事实。四朝闻见录成书时,理学盛行,绍翁师承药适,又与真德秀善,故其学一宗於朱熹。但是,书中所载有涉於朱氏者,绍翁却能无所隠讳。如乙集洛学条一云:“予嘗与闽士同舟,相与欢息在之弗绍且谓在尽根尽骨卖了武夷山。”深惜朱在颓其家聲,便是一例。所以四库提要称绍翁“非攀援门户者比”,“所论颇属持平”;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也一云“足知其是非之公”。这些评论是比较公允的。宋室南渡以后,有关记载颇为简略。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繁年要录和朝野亲记号稱详赅,可以补史传之关。二书之外,便要数到四朝闻见录。不过李氏二书止备於宋高宗一朝三十六年之事,四朝闻见录则与之不同。它分为甲、乙、丙、丁、戊五集,凡二百零九条。每条各有标题,不以时代先后为序。其中甲、乙、丙、戊四集记叙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事蹟,丁集仅记宁宗受禅、庆元黨禁三事,眉目清楚,史料足采。尤其是对韩侂胃由得幸到被诛的缘由经过,记述详尽具体,为他书所不及。宋史韩侂胃传中的情节更多取自于比。封南宋四朝的朝章国政、名物制度以及时人轶事等,也有不少重要记载。所以当时人程公许阅其二帙,稱其“记载详博,事得实而词旨微婉。他日足以备史官,补放失,非细故也。四朝闻见录是研究南宋史不可缺少的著作之一。但是也有不少疏误之处。如甲集恭孝仪王大节条,把刘禹锡的甘棠馆诗误以为赵仲湜游天竺时所作。宋陈郁藏一话腴封比。提出批评同集害聖拥立条,记光宗内禅,慈懿皇后方自卧内取尔与宁宗一事,周密齐东野语卷三也提出异议,认为“御尔重宝,安得即位后方取?兼尔玉各有职掌,安得置之卧内?恐非是实”。他如乙集函韩首条载,侂胃被诛以后,章良能建议以韩首和金,王介抗议,以为不可。周氏认为“此非是实”,当是林大中、楼錀、倪思主之尤力。此外,王士祯居易录卷八又批评是书“颇有涉烦碎者”,认为“不及李氏朝野亲记”,也是事实。前人把李书归入史部,把是书列入小说家类,大概也与上述缺点有关。不过这並不影响它的参考价值。四朝闻见录的通行本是乾隆戊戌(一七七八 年)年间刊刻的知不足齐业书本。这次点校时就是以此为依据的。是书原为五集,每集一卷。鲍廷博刊印此书时,以戊集卷末有秘书曲水砚一条详及王大令保母墓砖,因取高士奇所藏周密搨本及宋、元名流题识手录一卷,刊为附录。现仍附录于后,以供参考。
-
三松堂全集冯友兰著;涂又光纂编辑推荐:本卷收《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是由60年代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二册合成。第一册出版于1962年9月,旋于1964年9月出修订本,全集系据修订本重排。第二册出版于1964年6月。80年代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头重写的《中国哲学史新编》,著者遂将60年代的这两册合称“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全集第二版对《试稿》作了校订。
-
三松堂全集冯友兰著;涂又光纂编辑推荐:本卷收《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中国哲学简史》是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的中文本,涂又光泽,1985年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集第一、二版对此均有校订。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原名《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1962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集初版时略有修正、补充,著者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全集第二版作了新的校订。
-
申鉴(汉)荀悦撰;(明)黄省曾注暂缺简介...
-
全唐文(清)董浩等编《全唐文》一千卷,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总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总集。清康熙年间,官方曾编纂穴全唐诗锣。嘉庆十三年(一八○八)又设馆纂修全唐文,由大学士董诰任总裁。董氏曾任《四库全书》副总裁,有主编巨书经验,故非以徒以位高而领衔,具体规划皆有裁定。参预其事者近百人,其中既有词章之士法式善、周之琦、秦恩复辈,又有渊博学者阮元、徐松、胡承珙等。这一人员组合,对本书质量起到一定保证作用。期收录范围,系辑校《四库全书》中唐人别集和前人多种总集,旁及子史杂家与金石碑刻。释道两家,亦概搜辑。又从当时尚保存大部份的《永乐大典》中,钩稽单篇断简,使吉光片羽,赖以传世。至于延至五代,编者以为五季仅五十四年,而后唐、南唐皆自附李唐之后一时诸臣,暮晋朝梁,殊难断限」。排序循穴全唐诗移例,依封建等级序次,首帝后宗室,次百官文士等,每类作者以年代先后为序,同一作者再以文体分类诠次。全书凡六易寒暑,始告完成,之后即交两淮盐政刊印,即所谓扬州官刻本。唐人之集,宋以后大多逐渐散佚,而本书搜遗辑夫,且收录大量诏令、书判、表状、碑志,汇成总集,从而涵盖有唐,包罗五代,「有唐一代文苑之美,毕萃于兹。堪称唐文渊海,对研究唐代文化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故问世后,深为学者听重。
-
孔子家语(春秋)孔丘撰;(魏)王肃注据明复宋刊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