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尚书核诂杨筠如尚书核诂这部书,是二十世纪尚书研究重要的成果之一。王国维先生特焉撰序,以之与历史上的孔传、蔡传相比,认为其书“博采诸家,文约义尽,亦时出己见,不愧作者。其于近三百年之说,亦如汉魏诸家之有孔传,宋人之有蔡传。其优于蔡传,亦犹蔡传之优于孔传。”这无疑是非常高的学术评价。核诂的作者杨筠如先生,湖南常德人,一九二五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为研究院第一届学生,王国维是当时的导师。他听王国维讲授尚书,于是选取核诂为研究题目。在那屈同学中,以经学为题目的只有他和杜钢百(原名百炼),杜氏治经学史,致力经注的惟杨筠如先生一人。如核诂自序所述,他在清华期间草成了核诂四卷的初稿。毕业后到南方福建。一九二七年将书的修订稿寄回清华,王国维加批作序。这里应该说明,尚书核诂序大约是王国维最后一篇著作,文末署“丁卯四月”,即一九二七年五月。到六月二日,王国维就在昆明湖自沉了。这篇序又收进观堂别集,文字和核诂书前所印有不少出入,当系王国维自留底稿。看来序文曾经推敲修改,绝非草率应酬之作。
-
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马来亚华侨史纲要[法] 费琅,姚枏 著一、本编注重史料的珍稀性,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丛书》中遴选出菁华,拟出版百册单行本。二、本编所选之文献,其编纂的年代下限至一九四九年。三、本编排序无严格定式,所选之文献篇幅以二百余页为宜,以便读者阅读使用。四、本编所选文献,每种前皆注明版本、著者。五、本编文献皆为影印,原始文本扫描之后经过修复处理,仍存原式,少数文献由于原始底本欠佳,略有模糊之处,不影响阅读使用。六、本编原始底本非一时一地之出版物,原书装帧、开本多有不同,该书汇编之后,统一为十六开右翻本。
-
八十述怀钟少华《八十述怀》为著名学者钟少华先生的回忆录。钟少华先生是我国民俗泰斗钟敬文先生的长子,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口述历史、中国近代文化、词语、工具书等方面的研究。因为机缘,作者陆续结识茅以昇、姜椿芳、启功、陈平原等学术大家,得遂心愿,学习求知和认知,逐渐看清自己的学术目标。
-
认知构式语法理论视角的现代汉语研究田禹本研究首先把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进行了比较。认知语言学和传统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核心区别可以从范畴论角度进行区分和判断。通过实证研究,认知范畴论从身心合一性、意义开放性、范畴认知性、范畴原型性、范畴心理现实性以及语义概念性六个方面逐一颠覆了传统范畴论的核心基础,在语言研究方面有了新的发现和成果。我们认为,人类语言能力是其认知能力的一部分。结合认知范畴论的新发现,我们把语言范畴的特点归纳为如下六点:语言与思维、认知存在一体性;语义具有寓身性,它并非客观存在;语义具有概括性和认知性特点;语言范畴存在原型效应,其所有成员间存在家族像似性;语言范畴基础级成员存在使用优先性;语言构式的形式与功能的组合性。与Goldberg的研究路径一致,我们把语言的表征实体定义为构式。通过梳理学界相关文献,我们把认知构式语法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提出“构式语法理论”假设,对构式进行定义,以及从英语的论元结构层面对构式进行论证,并对其多义和原型性、语义表征特点和表层概括性,以及部分能产性进行分析;第二阶段是提出“构式系统即语言系统”假设,对构式从语素、词、词组、论元结构及论元结构组层面进行全面论证,并从构式习得、构式概括等方面进行解释;第三阶段是进一步从语用角度对构式系统进行论证,从而从语用方面对构式进行进一步的阐释。
-
综合英语教程 教师用书1邹为诚,李伟英本套教材修订的整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课程思政要求,选取更加符合新时代审美的语言素材,融入**英语教学研究成果,打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教材。单元话题紧扣当代大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如人与自然、性别平等、人生选择等;文章选材兼顾思想性、人文性和科学性,体裁多样,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满足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材料输入从数量到质量、从深度到广度的全面需求。练习题编排合理,重视话题讨论、小组活动、表演等交际活动。增加视频教学板块,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学科知识和语用知识。本书是套系中的第1册教师用书,共15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各个部分的教学指导及答案。同时,为方便教师授课,教师用书还同时提供课文译文,音视频文本,电子课件等多种形式的教辅资源。
-
怡春锦曲[明]冲和居士 选编《怡春锦曲》,又名《缠头百炼》,以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分为六集。首集为幽期写照礼集,录《西厢记》《红梨花记》《红拂记》等传奇剧散出十七种十七出;二集为南音独步乐集,收《玉玦记》《明珠记》《绣襦记》等南曲传奇十四种十五出;三集为名流清剧射集,收《昙花记》《还魂记》《西楼记》等名家传奇十一种十四出;四集为絃索元音御集,专收《歌风记》《焚香记》《宝剑记》等传奇之北曲十三种十五出;六集为弋阳雅调数集,专收《琵琶记》《荆钗记》《金印记》等弋阳腔剧目散出十四种十四出。以上均为传奇剧曲散出,内有剧目重复及有目无剧者。五集为新词清赏书集,选录了十五位作者的二十五首散套,如梁伯龙三首、张伯起(风翼)两首、杨升庵(慎)一首、周逸民一首、文衡山(征明)一首、郑虚舟(若庸)一首、曲痴子一首等。此为明末刻本。
-
韦苏州集[唐]韦应物 撰古籍善本影印。本书为韦应物的诗集,凡十卷。因其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故以名集。韦氏工诗,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或与陶渊明合称“陶韦”。其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所收诗分类编次,有杂拟、燕集、寄赠、送别等类。韦应物于诗各体俱长,集中各体都有名篇,风格简淡秀朗,“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韦苏州集》有影印宋刊元配本,又有明嘉靖年间华云刻本、清康熙年间项絪据宋本翻刻本,又收入《唐六名家集》《唐诗百名家全集》等丛书。此次据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间项氏玉渊堂刻本影印。此本据宋本翻雕,字画精好,远胜毛氏所刻,向称佳刻。
-
张居正全集张居正《张居正全集》共收张居正著述6种,附录署名为张居正的疑著2种,并附录张居正资料选编。本次出版进行了新式标点和校勘,并按经史子集分类,首次实现对张居正现存几乎全部文字的整理结集,于张居正本人和明史乃至中国史的研究,皆有重大价值。
-
七音略校笺杨军 校笺;李红 补订南宋郑樵的《七音略》是早期等韵学著作之一,是研究传统音系理论及中近古语音史的重要材料。安徽大学文学院杨军教授曾对此书进行过整理研究,其成果就是《七音略校注》(上 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作者搜集了多种版本价值极高的《七音略》及《韵镜》的日本古写本、刻本,在此基础上比勘诸本并求证于韵书、字书,区别正俗、辨析错讹,定各韵 图列字之是非,并在此过程中揭示出了早期切韵图是“层累地造成的”这一真相。 此书是一部材料丰富、考证谨严又不乏创见的校注之作。此次出版的《七音略校笺》就是在《七音略校注》的基础上修订增补的新整理本。此次新版不仅在内容上进行了修订 增补,正文也改为一图一注的形式,方便读者使用;书末还附录了一种重要的《七音略》版本,全彩影印,图文并茂。新版收入《宋元切韵学文献丛刊》。
-
穀梁集解补注范宁 集解,杨鹏 补注《春秋穀梁传集解》,东晋经学家范宁撰。该书兼采诸家训释,对《穀梁传》揭示的例法与大义做了进一步铺陈与申发,是今存最早的《穀梁传》注本,史料和学术价值巨大。本书是对范宁《集解》的整理和补注,在范注基础上,进一步疏通文意,补充例证,阐释经传义例。此次补注,以宋刊十行本《春秋穀梁传注疏》为底本,以唐石经本、《四库》本、钟文烝《补注》本等为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