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古乐苑(明)梅鼎祚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是编,因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增辑之。郭本止於唐末,此本止於“南、北朝”,则用左克明《古乐府》例也。其所补者,如琴曲歌词《庞德公之於忽操》,见《宋文鉴》中,乃王令拟作,非真庞所自作也;杂歌曲词之《刘勋妻》,其诗《艺文类聚》称魏文帝作,《玉台新咏》称王宋自作,邢凯《坦斋通编》称曹植作;然总为五言诗,不云乐府;亦不以“刘勋妻”三字为乐府题也。左思《娇女诗》自咏其二女嬉戏之事,亦不云乐府也;至梁昭明太子、沈约、王锡、王规、王缵、殷钧之《大言》、《细言》,不过偶然游戏,实宋玉《大言赋》之流。既非古调,亦未被新声,强名之曰“乐府”,则《世说新语》所谓“矛头淅米剑头炊,百岁老翁攀枯枝,井上辘轳卧婴儿”“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者,何又不入乎?温子?之《捣衣》本咏闺情,亦强名曰“乐府”,柳恽、谢惠运、曹毗所作亦同此题,何又见遗乎?梁简文帝之《名士悦倾城》本题为《和湘东王》,亦偶拈成句,未必调名;沈约之《六忆诗》、隋炀帝之《杂忆诗》且明标诗字,以及闺思、闺怨、春思、秋思之类,无不阑入,则又何诗,不可入乐乎?
-
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新理念与课堂教学实施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建党百年中国翻译传播研究王建华《建党百年中国翻译传播研究》为建党一百周年而精心设计。本书总结了建党百年以来中国翻译传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为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为未来翻译传播更好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本书从翻译传播的视角,有力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本书认为,没有中国翻译传播,就无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中国翻译传播,也无法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
-
岭上月升玄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在固原的工作经历和所见所闻,向世人生动地介绍了固原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及壮美的河山。本书的体裁虽然是小说,但是有关固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内容,作者做了详尽、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十分有价值。
-
月亮与六便士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成书于1919年。在这部小说里,毛姆用靠前人称的叙述手法,叙述了整个故事。本书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主人公原本是位证券经纪人,中年时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小说所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与西方许多人的追求相吻合,成为20世纪的流行小说。
-
中国环境下的创造性英语教学探索段平华本书建立在中国英语专业师生对于创造力的理解和概念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深刻分析当前英语专业在英语教学中只注重英语语言本身的教学,忽视其信息的学习和学生创造力培养,以及中国整个外语语言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阐述了作者对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同时大幅度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独到思考和见解.
-
孤独的生活萧红一代“文学洛神”萧红的传奇经历素来让人惊叹,可无论是传记还是影视作品均无法准确表现萧红的真实内心世界。本书将萧红生前的文字编年整理,按照萧红的人生轨迹排序,完整真实地用萧红自己的话语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萧红,可以说是一本不折不扣的“自传”。本书精选了萧红的自述、散文和书信等作品,内容既有其童年的追忆,又有其漂流生活和家庭生活,还有其与当时一些名人的交往及游历的文章。
-
国韵瑰宝张正贵,尹松健本书是叶少兰先生的影画版传记。叶少兰先生是京剧“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之子,七岁随父学艺,在表演上不断创新。叶先生文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广阔、表演技术全面、文武俱佳,在继承的基础上把京剧小生艺术推到了一个新高峰,在海内外享有“京剧王子”的美誉。本书通过文、图、音、像等多种形式,将叶少兰先生的艺术人生与心路历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老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艺术哲思与艺术理念得以传播与延续,使年轻一代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不断升华,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永远地发展、创新,并传承下去。
-
国韵瑰宝尹松健著本书是谭元寿先生的影画版传记。谭元寿先生是“无生不学谭”的谭派第五代嫡传人,当今谭派的***。他五岁登台,七年苦学,练就了一身文武皆能、炉火纯青的幼功;他孜孜不倦地提携后生、课徒传灯,为祖国的京剧事业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后起之秀。本书通过文、图、音、像等多种形式,将谭元寿先生的艺术人生与心路历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老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艺术哲思与艺术理念得以传播与延续,使年轻一代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不断升华,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永远地发展、创新,并传承下去。
-
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陈歆文,李祉川本书是关于范旭东和侯德榜两位科学巨匠的传记著作,他们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也是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开拓者和爱国敬业的实业家。范旭东是怀有雄才大略的帅才,侯德榜是技艺非凡的将才,二者共同演绎了中国化学工业(特别是碱盐化工)的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