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实践篇胡卫红 编著我们想追求有破有立,需要南怀瑾大师这种尊重、欣赏诸家学说的理智态度,以及贴切现实生活,身体力行之的务实精神。不过客观地说,南大师对佛、道、儒三家之门,虽达到了自由出入的境界,但还有所眷恋、有所疑惑、有所执着,离佛家的“非法非非法”、道家的“无为无不为”、儒家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境界尚有差距。但我们也不能强求他成佛作祖。能达到自由出入境界者,当世者稀,已经很值得敬佩了!南怀瑾大师贯通佛、道、儒三学,又有所偏重、有所取舍。从思想基础来看,南大师似乎偏于儒学,倾向于以积极的态度融入世界、融入社会生活,并有所贡献,有所影响。虽以80高龄,仍四处奔波,启导后学。这可能跟他早年熟读儒家经典而形成的价值观有关。从学术基础来看,南大师似乎偏于佛学,他对其他学说的体悟和解说多以佛家思想为载体。这可能跟他多年对佛学的侵淫有关。从为人处世的态度来看,他又偏重于道学,随和,恬淡,顺其自然。这可能跟他的先天秉赋及成长经历有关。对一般人来说,学问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有用则贵,无用则弃。对南怀瑾大师来说,学问是一种素养,得之于心、用之于身、随之于意,到了这种境界,称得上真学问了!
-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李鍌华语世界最权威国学教材;中国台湾中学生必修教材;编撰40多年,90%以上台湾高校必修教材;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作序,庞朴、汤一介先生鼎力推荐!行孝守悌,可说是十分自然的事,并不须用尽脑力去学习,有子曾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人如蒙蔽本心,不孝不悌,必然无法立身处世。反之,如果人人都能扩充良知良能,那么家庭自然和谐圆满,社会自然和谐安定。严格忠实于原文,朴素、简要、有新意,且深入浅出,是一套很适合青少年读者的好书。——任继愈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台湾版《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是从1963年开始编写,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精心打磨、不断修订而成的。这套教材很好地继承了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传统国文教材的精华,同时又能融通古今,与时俱进,富于现代气息,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典籍的精髓集于六册教科书中,为学生从文化上、精神上“做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编辑目标,在于陶铸高中学生优雅的气质,高尚的品德,并启迪人生意义,弘扬中华文化。本书选辑的篇章,以能反映中华文化精髓,培养伦理道德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标准。
-
谈国学季羡林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纳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为什么西方某一些人士也瞧不起我们呢?我觉得,在这里,我们自己和西方一些人士,都缺少历史的眼光。我们自己应该避免两个极端:一不能躺在光荣的历史上,成为今天的阿Q;二不能只看目前的情况,成为今天的贾桂。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是否定不掉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既相反,又相承。历史上所谓现代化,是指当时的“现代”也可以叫作时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