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张新科,秦忠明,程永庄“《史记》与韩城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2020年学术年会”于11月28日在司马迁故里、陕西省韩城市举行。本次年会由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韩城市委宣传部、陕西司马迁史记博物馆联合主办,陕西文化产业(韩城)投资有限公司协办。 《史记》研究的专家学者和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的代表50余人参加了本次年会。本书主要围绕司马迁研究、《史记》文献研究、《史记》思想文化研究、《史记》文学艺术研究、《史记》影响研究以及其他研究六个方面选编。
-
澳大利亚名人传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传记中心本书为《澳大利亚名人传》 卷,包含130位1950年前去世的小说家,其中有些是的作家,他们创作了我们引以为傲的经典作品。比如,丛林作家亨利·劳森(1867—1922),作为杰出市民,他是新南威尔士州 位举行“国葬”的澳大利亚作家,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有《安迪随牛去》(1888)、有关淘金的《咆哮的日子》(1889)以及《赶牲畜人的妻子》(1892)。他的同代诗人安德鲁·巴顿(班卓)·佩特森(1864—1941)则写有《溢流农场的克兰西》(1899)、《来自雪河的人》(1890)和《华尔兹·玛蒂尔达》(1895)等名篇。记者兼小说家马库斯·克拉克的长篇小说《无期徒刑》是关于澳大利亚流放制度的巨著。约瑟夫·弗菲的《人生就是如此》真实地呈现了农村居民、工人和流浪穷人的生活。本书收录的作家有三分之一是女性。芭芭拉·简·贝恩顿(1857—1929)写作关于丛林生活的短篇小说,还有一部长篇小说《人类的代价》(1907)。女演员伊莉莎·奥弗莱厄蒂(1818—1882)与克拉克选择的主题一样,不过是关于流放制度是如何戕害女性的,当然也包括了男性,即《写在有生之年:1830年的故事》。罗莎·卡罗琳·普雷德(1851—1935)的《政策与 》(1881)因为知识女性与文盲男人的婚姻主题以及作品的特征而出名。1913年,乔治·莫理循邀请世界知名的旅行作家玛丽·伊丽莎·贝克洋·冈特(1861—1942)前往中国旅行,在清朝灭亡后的混乱时期,她乘着驴车游历了承德的木兰围场,后来把这段经历写进《在中国独自旅行的女人》。凯瑟琳·海伦·斯彭斯(1825—1910)、艾达·坎布里奇(1844—1926)、凯瑟琳·伊迪丝·麦考利·马丁(18487—1937)、塔斯玛(杰西·卡特琳·库夫勒尔)(1848—1897)、玛丽·路易斯·汉密尔顿·麦克(1870—1935)、艾瑟尔·弗洛伦斯·林赛·理查森(亨利·汉德尔)(1870—1946)也都收录其中。考虑到早期澳大利亚女性的参政权和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探讨急剧变化的社会氛围对妇女写作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张新科,王长顺,张鹏2016年5月6日至8日,2016年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咸阳师范学院召开,会议由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主办,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协办,主题是“《史记》与汉代学术文化”。来自 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学者围绕《史记》与汉代文学文化的研究进行交流和研讨。这本《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十辑)》就是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2016年年会论文集的选编,收入论文27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依次是《史记》文学艺术研究、《史记》思想文化研究、《史记》文献研究、《史记》接受研究、司马迁及汉代文化研究。
-
逐梦潮城 匠心印记海宁市总工会,海宁市劳动模范协会《逐梦潮城·匠心印记——海宁劳模风采录》一书是由海宁市总工会与海宁市劳动模范协会组织编写的海宁市劳动模范的人物通讯作品汇编集,编入30位市级及以上级别的劳模人物,作品突出人物的闪光点和工作业绩,并附每位劳模的生活照或工作照,展示海宁市劳模的风采。采录者为海宁知名作家和记者,作者中有 、省级作家协会会员,也有当地党报的记者,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与可读性,从多方面反映、传承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弘扬劳模精神,发扬“工匠精神”。
-
守护平安北京保安协会,北京市保安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自2017年至今, 国内大事不断,百年变局和全球疫情交织叠加,北京保安员经历的艰难险阻、重大考验越来越多,体会也越来越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如今,在保安员队伍中涌现出了如白永波、贾万渠、姜顺玉、李贤宝、孙晓等又一批领军人物。本书挖掘了从近30万名首都保安员中新成长起来的20位佼佼者,展现了他们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走向成功,能为保安员起到人生灯塔的指引作用。把20位 保安员的事迹汇编成书,是对目前已成功以及以后将要成功的保安员兄弟们的一种肯定和褒奖,有利于激励他们保持英雄本色,重整行装再出发。
-
装备制造业里的永动机魏维,孙童翌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真实讲述了劳模、工匠是如何扎根基层和生产一线,通过踏实工作、勤勉劳动、刻苦钻研,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故事。“中国劳模”系列丛书是一套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附加值,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优势竞争力的精品图书。内容上,“中国劳模”系列丛书是首套以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全国 工作者为采写对象的大规模传记文学作品,内容均来自劳模提供的 手资料,其中不乏珍贵照片。形式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劳模、工匠的成长历程,既叙述他们用劳动和匠心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故事,又用图片展示他们的工作、生活场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强作品传播效果。包装上,采用精美套盒,突出劳模形象,体现图书的高品质,增加图书的庄重感、厚重感。推广上,开展编写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等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活动,通过图书进校园、主题征文、数字出版、劳动研学等形式全领域开发、 推广。
-
数控尖端的跨界智造师席寒冰,吴林林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真实讲述了劳模、工匠是如何扎根基层和生产一线,通过踏实工作、勤勉劳动、刻苦钻研,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故事。“中国劳模”系列丛书是一套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附加值,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优势竞争力的精品图书。内容上,“中国劳模”系列丛书是首套以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全国 工作者为采写对象的大规模传记文学作品,内容均来自劳模提供的 手资料,其中不乏珍贵照片。形式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劳模、工匠的成长历程,既叙述他们用劳动和匠心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故事,又用图片展示他们的工作、生活场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强作品传播效果。包装上,采用精美套盒,突出劳模形象,体现图书的高品质,增加图书的庄重感、厚重感。推广上,开展编写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等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活动,通过图书进校园、主题征文、数字出版、劳动研学等形式全领域开发、 推广。
-
80后机加技术鼎新者姚思逸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真实讲述了劳模、工匠是如何扎根基层和生产一线,通过踏实工作、勤勉劳动、刻苦钻研,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故事。“中国劳模”系列丛书是一套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附加值,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优势竞争力的精品图书。内容上,“中国劳模”系列丛书是首套以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全国 工作者为采写对象的大规模传记文学作品,内容均来自劳模提供的 手资料,其中不乏珍贵照片。形式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劳模、工匠的成长历程,既叙述他们用劳动和匠心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故事,又用图片展示他们的工作、生活场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强作品传播效果。包装上,采用精美套盒,突出劳模形象,体现图书的高品质,增加图书的庄重感、厚重感。推广上,开展编写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等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活动,通过图书进校园、主题征文、数字出版、劳动研学等形式全领域开发、 推广。
-
数控机床上的刀锋舞者王雷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真实讲述了劳模、工匠是如何扎根基层和生产一线,通过踏实工作、勤勉劳动、刻苦钻研,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故事。“中国劳模”系列丛书是一套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附加值,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优势竞争力的精品图书。内容上,“中国劳模”系列丛书是首套以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全国 工作者为采写对象的大规模传记文学作品,内容均来自劳模提供的 手资料,其中不乏珍贵照片。形式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劳模、工匠的成长历程,既叙述他们用劳动和匠心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故事,又用图片展示他们的工作、生活场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强作品传播效果。包装上,采用精美套盒,突出劳模形象,体现图书的高品质,增加图书的庄重感、厚重感。推广上,开展编写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等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活动,通过图书进校园、主题征文、数字出版、劳动研学等形式全领域开发、 推广。
-
重汽钳行者梅雪炀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真实讲述了劳模、工匠是如何扎根基层和生产一线,通过踏实工作、勤勉劳动、刻苦钻研,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故事。“中国劳模”系列丛书是一套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附加值,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优势竞争力的精品图书。内容上,“中国劳模”系列丛书是首套以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全国 工作者为采写对象的大规模传记文学作品,内容均来自劳模提供的 手资料,其中不乏珍贵照片。形式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劳模、工匠的成长历程,既叙述他们用劳动和匠心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故事,又用图片展示他们的工作、生活场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强作品传播效果。包装上,采用精美套盒,突出劳模形象,体现图书的高品质,增加图书的庄重感、厚重感。推广上,开展编写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等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活动,通过图书进校园、主题征文、数字出版、劳动研学等形式全领域开发、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