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我是“四不像”:一位北大毕业生的故事
作者:刘邦立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1-01
ISBN:9787806540596
定价:¥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举国浩劫,好人遭难,他被遣送农场,发配山村,党叫干哈就干啥,粗的细的都得吃。非工非军非工农,人称“四不像”;四害既除,国运再兴,他振奋精神,走出山村,盼望人生从头越,却是依然“四不像”!一介书生,怎懂得转型期的云谲波诡?平头百姓,难摸透商海里的水浅水深。三十年韶华弹指过,酸甜苦辣记心头。“四不像”的人讲述他四不像的故事,会让你知道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邦立,男,1945年01月生于四川成都,1962年秋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主(今东方学系),主修印度尼西亚语。1966年“文革”爆发中断学习,1968年毕业离校。三十年间,经历复杂,先后干过多村小学教师,科研所干部,经贸公司业务人员,信贷经理等工作。观居成都。
目录
目录
序 郁龙余
写在书前
第一章 芦荡800天
1.夹着尾巴赴军垦
2.“大学”藏在芦荡中
3.第一笔工资
4.朱毛的老乡
5.留洋生的大皮帽
6.“储备生”——资格最老的学生连战士
7.割稻与诗歌
8.“布依族”与“四木像”
9.“空降特务”
10.每周都要“南征北战”
11.清理阶级队伍
12.在冰水中育秧
13.《再教育赞歌》
14.“美国人上月球了!”
15.一对恋人
16.海外回来的女猪倌
17.我的梦呓
18.当了火头军
19.猪通人性?
20.“征途常把草泊忆”
第二章 芦山八年整
21.北京背回猪油渣
22.又进“学习班”
23.老僧有言
24.雨城逢郑君
25.表哥表嫂
26.出了芦荡 进了芦山
27.清源小学
28.老牌大学生
29.黑板上做化学实验
30.一天只吃两顿饭
31.她从澳门来
32.初识吕宗信君
33.没有澡堂的县城
34.色目人马老师
35.胡风关在这里
36.狗肉宴
37.我是康德?
38.喝“血汤”
39.辛酸的腊肉
40.女朋友十谈十不成
41.终于来电了
42.一锅猪食
43.出山去旅游
44.木料论斤卖
45.恋爱了一场
46.当了阅卷官
47.肚皮上挨一刀
48.母亲来芦山
49.时来运转
50.好事多磨
51.告别芦山
第三章 在原子核研究所
52.研究“原子弹”
53.编译论文集
54.第一次乘飞机
55.重游北大
56.妻毕业,儿出世
57.送别郑君
58.一间半房子
59.和尚大哥圆寂
60.好梦难圆
61.谈吃小品
62.“恶补”英语
63.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64.考上长江企业公司
第四章 从“长江企业”到“长江信托”
65.腰缠千元下广东
66.美国行
67.行李被美国人扣下
68.热闹的洽谈会
69.合资经营部
70.蜀港铝业有限公司
71.“大长江”与“小长江”
72.汉诺威博览会
第五章 派驻香港
73.“八·八”出发,定要“发发”
74.般含道住宅
75.铜锣湾上班
76.请我“饮茶”
77.振康公司
78.“天龙宿舍”
79.算命的印度博士
80.节假日难过
81.蛇口访故人
82.重逢杨老师
83.看望季先生
84.在香港逛书店
85.办了一家合资公司
86.母亲游香港
87.杨振宁教授
88.新人新举措
89.被“炒鱿鱼”
第六章 借调去印尼
90.离开香港之后
91.谋调深圳
92.金老板去世
93.我用上了印尼语
94.豪华的工棚
95.初识雅加达
96.使馆遇学长
97.两种台湾同胞
98.朴实的西北汉子
99.司机加曼
100.魔法修车
101.中印(尼)合壁的仪式
102.半份华文报
103.爪哇——世界著名人口大岛
104.“八·八”发电
105.反华风波
106.推销小组
107.又见香港
第七章 信贷部经理
108.“红庙子”与“借船出海”
109.出掌信贷部
110.旗开得胜
111.到处拉存款
112.宏观经济调控
113.古龙传呼台
114.神奇的“人参果酒”
115.折了几十万,还算“运气好”
116.“八亿美金”
117.母亲的临终告诫
118.可恶的周争
119.愧对同仁
120.“改任”副职
第八章 患病前后
121.贷款难收
122.官司难打
123.重逢王地山
124.北大来信
125.发现了大病
126.都来看“犯人”
127.又挨了一刀
128.病中的反思
第九章 喜重逢
129.又进西校门
130.“北大第一系”
131.外文楼前
132.四十楼前留个影
133.回到了“老窝子”
134.师生重逢 感慨万千
135.盒饭一份
136.语言天才
137.又见季先生
138.今天的阿芳
139.“汉子协会”大欢聚
140.再游校园
141.宴开川菜馆
142.一曲《梭罗河》 双泪落千行
143.夜阑人未静
秉笔直书的魅力(代跋) 王 征
序 郁龙余
写在书前
第一章 芦荡800天
1.夹着尾巴赴军垦
2.“大学”藏在芦荡中
3.第一笔工资
4.朱毛的老乡
5.留洋生的大皮帽
6.“储备生”——资格最老的学生连战士
7.割稻与诗歌
8.“布依族”与“四木像”
9.“空降特务”
10.每周都要“南征北战”
11.清理阶级队伍
12.在冰水中育秧
13.《再教育赞歌》
14.“美国人上月球了!”
15.一对恋人
16.海外回来的女猪倌
17.我的梦呓
18.当了火头军
19.猪通人性?
20.“征途常把草泊忆”
第二章 芦山八年整
21.北京背回猪油渣
22.又进“学习班”
23.老僧有言
24.雨城逢郑君
25.表哥表嫂
26.出了芦荡 进了芦山
27.清源小学
28.老牌大学生
29.黑板上做化学实验
30.一天只吃两顿饭
31.她从澳门来
32.初识吕宗信君
33.没有澡堂的县城
34.色目人马老师
35.胡风关在这里
36.狗肉宴
37.我是康德?
38.喝“血汤”
39.辛酸的腊肉
40.女朋友十谈十不成
41.终于来电了
42.一锅猪食
43.出山去旅游
44.木料论斤卖
45.恋爱了一场
46.当了阅卷官
47.肚皮上挨一刀
48.母亲来芦山
49.时来运转
50.好事多磨
51.告别芦山
第三章 在原子核研究所
52.研究“原子弹”
53.编译论文集
54.第一次乘飞机
55.重游北大
56.妻毕业,儿出世
57.送别郑君
58.一间半房子
59.和尚大哥圆寂
60.好梦难圆
61.谈吃小品
62.“恶补”英语
63.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64.考上长江企业公司
第四章 从“长江企业”到“长江信托”
65.腰缠千元下广东
66.美国行
67.行李被美国人扣下
68.热闹的洽谈会
69.合资经营部
70.蜀港铝业有限公司
71.“大长江”与“小长江”
72.汉诺威博览会
第五章 派驻香港
73.“八·八”出发,定要“发发”
74.般含道住宅
75.铜锣湾上班
76.请我“饮茶”
77.振康公司
78.“天龙宿舍”
79.算命的印度博士
80.节假日难过
81.蛇口访故人
82.重逢杨老师
83.看望季先生
84.在香港逛书店
85.办了一家合资公司
86.母亲游香港
87.杨振宁教授
88.新人新举措
89.被“炒鱿鱼”
第六章 借调去印尼
90.离开香港之后
91.谋调深圳
92.金老板去世
93.我用上了印尼语
94.豪华的工棚
95.初识雅加达
96.使馆遇学长
97.两种台湾同胞
98.朴实的西北汉子
99.司机加曼
100.魔法修车
101.中印(尼)合壁的仪式
102.半份华文报
103.爪哇——世界著名人口大岛
104.“八·八”发电
105.反华风波
106.推销小组
107.又见香港
第七章 信贷部经理
108.“红庙子”与“借船出海”
109.出掌信贷部
110.旗开得胜
111.到处拉存款
112.宏观经济调控
113.古龙传呼台
114.神奇的“人参果酒”
115.折了几十万,还算“运气好”
116.“八亿美金”
117.母亲的临终告诫
118.可恶的周争
119.愧对同仁
120.“改任”副职
第八章 患病前后
121.贷款难收
122.官司难打
123.重逢王地山
124.北大来信
125.发现了大病
126.都来看“犯人”
127.又挨了一刀
128.病中的反思
第九章 喜重逢
129.又进西校门
130.“北大第一系”
131.外文楼前
132.四十楼前留个影
133.回到了“老窝子”
134.师生重逢 感慨万千
135.盒饭一份
136.语言天才
137.又见季先生
138.今天的阿芳
139.“汉子协会”大欢聚
140.再游校园
141.宴开川菜馆
142.一曲《梭罗河》 双泪落千行
143.夜阑人未静
秉笔直书的魅力(代跋) 王 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