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闻一多学术思想评传

闻一多学术思想评传

作者:张巨才,刘殿祥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1-01

ISBN:9787501316564

定价:¥2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片断:闻家在巴河镇是大族,据闻氏家谱,闻家在此定居,到闻一多时,已达二十世。传说,闻氏是宋代爱国名臣文天祥的后代。1277年(宋端宗景炎二年)文天祥进兵江西抗元,不幸兵败空阬,文天祥退往广东五坡岭被俘,作《过零丁洋》以明志,解往大都,终不投降,于1283年1月9日从容就义。文天祥被捕后,其家属中有改姓文为闻,或隐居于江西,或迁移至湖北,在浠水定居。《闻氏宗谱》曾有文述其家族源流:“吾族本姓文氏,世居江右吉安之庐陵。宋景炎二年,信国公军溃于空阬,始祖良辅公被执,在道潜逃于蕲之兰清邑,改文为闻因家焉。兰清者,今兰溪镇,蕲之属地也。良辅祖明哲保身,以绵宗祀,生四子。……”①关于闻家为文天祥后代传说,闻一多后来也曾经做过一番考证。他在清华学校读书时所写读书札记《二月庐漫纪》中写道:“余祖信国公天祥,军溃于空阬,被执,家属潜逃于楚北蕲水之永福乡,改文为闻,史亦失传,而家乘相沿久矣;其与取韩之半为韦事将毋同?或疑景炎二年,元人送公家属于燕,二子死;其明年,长子复亡,家属皆尽。是犹《云汉》之诗所云,黎民靡有孑遗耳!古称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以也。”②尽管闻一多对此将信将疑,但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诗句,是深刻在闻一多的心灵中的。闻家是一个书香门第,祖上世代耕读。曾祖父良琦时就筑书室于屋侧,请名师授课,教孙辈读书。闻子淦亦继承父志,不忘督促儿孙读书。闻一多在其自传中写道:“先世业儒,大父尤嗜书,尝广鸠群籍,费不赀,筑室曰‘绵葛轩’,延名师傅诸孙十余辈于内。”③闻家大门两边书写着“七十从心所欲,百年之计树人”的对联,绵葛轩内藏有经史子集、群书字画,飘满书香,由此可见闻一多先祖对教育的重视。闻一多父亲闻邦本,字固臣,以取论史学补邑之优增生。闻家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大家族,全家有几十口人。闻固臣有五个儿子,闻一多是老四。大哥闻家骥毕业于北京法政专门学校,二哥闻家骢,毕业于湖北省方言学校法文预科,三哥闻家騄,毕业于湖北省中等工业学校,四弟闻家驷,曾留学法国学习法国文学,后任西南联大外文系和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闻一多族名闻家骅,字益善,号友山,亦号友三,初名亦多。本书前言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概论(代序言)戴逸回顾20世纪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应该说:这是一个丰收的世纪、创新的世纪、辉煌的世纪。一百年间,名家辈出,群星灿烂,成果丰硕,推陈出新。中国传统的学术发生蜕变,西方学术大量引入中国,在中西方学术的交流、撞击、融合中,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诞育,并迅速地茁壮成长。一百年内,各个学术领域均有新的突破和重大进展,构建了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体系。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学术发展,明辨其是非得失,是一桩很有意义的工作,是为了推进21世纪的学术,进一步建构中国社会主义学术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璀灿的成果和丰厚的积累。它长期以来哺育了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在世界学术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从19世纪中叶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也带来了西方的学术文化。西学东渐,经历了几个阶段,先是器物文明的传播,其后是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传播,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西方的学术文化,涵盖广阔,影响深远,进入中国后生根、开花、结果。它改变了中国学术思想界以至全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跨进近代社会。其间,中学和西学、旧学和新学、传统学术和近代学术发生了激烈斗争和逐步融合。中国20世纪之学术即在这一斗争和融合的再创造过程中呱呱堕地。中国近现代学术肇始于严复翻译西方的学术名著,19世纪末,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学说,使中国学术界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此后,他又陆续翻译亚当·斯密的《原富》,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甄克思的《社会通诠》,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穆勒的《穆勒名学》,耶方斯的《名学浅说》,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学术界罕有研究、著述的领域,中国近代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逻辑学得以借鉴,因之萌生。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说明近代历史学与传统历史学之区别:“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之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他大声疾呼,历史学必须冲破传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并认为这是有关国家兴亡的大事。他说:“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此时,夏曾佑编写《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是我国第一部用章节体写作的具有近代色彩的中国通史。其他学科也在20世纪之初相继跨入近代时期,1910年沈家本创办的法学会和《法学会杂志》可说是近代法学的萌芽;王国维、罗振玉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可说是近代考古学的滥觞;章太炎研究印度哲学、王国维研究叔本华,开近代中国人研究外国哲学的先河;五四时代,陈独秀、胡适鼓吹文学革命,中国近现代文学得以诞生,胡适写作《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次用西方观点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分析研究。至于自然科学,19世纪后期己由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翻译了许多著作,作了大量准备。1915年,留美的中国留学生成立中国科学社并创办《科学杂志》,中国近代的自然科学研究也逐步展开。20世纪的中国学术是先进知识界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产物。西方的各派学说,众多著作,像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样,冲进中国。中国学者站在自己的基地上进行选择、甄别、吸收,创造适应于自己时代的学术文化。学者们,作为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在中国接受教育,必定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20世纪的第一代学者,从旧时代过来,大都精通中国的传统文化。五四时代激烈的反传统文化的战士们,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吴虞等,他们为了完成除旧创新的历史使命,竭力反对旧传统,要与旧传统决裂,但实际上旧传统己渗进他们的血液里,他们不可能完全斩断传统。真像他们自己所说:他们是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进行了反戈一击。即使像陈序经那样的“全盘西化论”者,也不可能摆脱旧传统。只要你是中国人,曾受中国文化的教育,就不能完全摆脱中国学术文化的影响,“今日之我”不可能全盘反对和完全丢弃“昨日之我”。同样,20世纪的中国学者,不管他的思想多么保守、顽固,也不可能完全反对西方的学术文化。西方学术文化的先进性、优越性日益明显,人们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它,全盘反对和摒弃西方学术文化的人也是没有的。近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大多受西方的影响,西服革履、西装大菜、洋房高楼、汽车飞机、西方文明,无处不在,哪个人的生活能离开这些?茅盾在《子夜》中写的吴老太爷头脑冬烘,顽固不化,但从乡下来到了上海,口诵《太上感应篇》,居住的却是洋房,出门更非坐汽车不可。拖着辫子,倡导复古的辜鸿铭其实是受过西方完备高等教育的一位大学者。20世纪的重大特点是中西文化从斗争走向融合,人们都在亦中亦西、非中非西、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两种异质文化的斗争和融合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历史上,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经历了汉魏两晋南北朝唐宋,儒佛之间发生激烈斗争和相互排拒,才逐渐地融合,产生了儒学化的佛学——禅宗,和佛学化的儒学——理学。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将西方文化带来中国,虽有徐光启、李之藻甚至顺治帝、康熙帝等上层人物的扶植,也遇到儒学的顽强抵抗,经一、二百年之久而烟消云散,并未能生根、开花、结果。可见异质文化之间的融合,尤其是要从融合中诞生出新的学术文化,是一个长期、缓慢而艰难的过程。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这是历史上异质文化第三次进入中国,其声势之大,影响之远,大大超过了以前的两次。由于西方学术文化的先进性,使中国传统文化相形见绌,在上个世纪末,中学和西学的两军对战中,中学已阵脚大乱,败下阵来。必需吸取西学之长,“以洋为师”在中国学术文化的基地上重新创造,才能重建中国的学术文化。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经过中国学人们不懈的努力,20世纪的中国学术得以孕育成形,脱颖而出,并显示了崭新的面目和蓬勃的生命力。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大体上说,有以下特点:一、以进化学说和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学术赞美上古时代的制度和人物,颂先圣而薄后王,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视为道统所在,后世丢失了古代道统,故而欺凌争斗,社会日益退步。19纪世末,严复翻译《天演论》,社会进化的原理风靡全国,完全改变了陈腐观念,中国人懂得了用进化史观来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得出了与古人全然不同的结论。这样,20世纪的学术文化抛弃了传统观念,树立起近代新观念。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掌握了科学的唯物史观,进一步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作用等等,把学术文化的研究置于唯物史观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之下。20世纪中国的学术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的中国学人全都信从进化原理。而在1949年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占有主导地位,在它的哺育下,诞育和成长了大批学者。二、形成了新的知识分类体系。中国传统学术,分成经、史、子、集,并不严格地建立在学科分类的基础之上,其中经学特别重要,凌驾于上,且涵盖一切。《易经》中包括数学、哲学、自然科学;《书经》中包括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诗经》中包括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礼记》中包括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春秋》中包括历史学、政治学。许多学科尚在幼年萌芽状态,尚未从笼统的经学中分化独立出来,学科之间的界线极为模糊。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茁壮成长、规模齐备,形成了新的知识分类体系。自然科学移植了西方几百年积累的学术成果,独立为一大学科。其中分门别类,学支林立,建立了数、理、化、生、农、工、医等大学科,门类繁多、内容充实,洋洋大观,达到了较高水平,且有裨于国计民生。而人文和社会科学中,文史哲分离,形成各自的专业,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新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新学科,纷纷诞生独立。由于20世纪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认识更加深入,知识量、信息量巨大增长,学术文化的内容日益充实,范围日益扩展,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的旧框架,形成了近现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的学科分类体系。三、理性方法的运用。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不够精密、逻辑不够严谨,推理判断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治学中带有直观感悟,冥心静思,自省修养等等。某些非理性的方法,如形象的、感悟的、信仰的、揣测的、情绪的方法,只要能表达研究对象或真实、或虚幻的状态,就能形成某种学术性的知识,如古代的瀛海九州说,天人感应说,明心见性说。20世纪的中国学术引进西方的研究方法,运用归纳和演绎,重视证据,“无征不信”、“孤证不立”,摒弃主观成见,抱着冷静、客观的态度,以理性方法对确定的对象进行具体、准确的认知活动。在自然科学中运用显微镜、望远镜以及其它科学仪器和实验手段,在社会科学中则着重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取第一手的实际材料。20世纪的学术文化追求的是精确而具体地把握现实世界的丰富多样性,进而认识其本质和规律。近现代学术崇尚的是理性精神而非感悟、信仰或权威。四、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进入20世纪,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凶狠,封建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的压迫更加残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20世纪的中国学者们目睹山河破碎、人民苦难,抱着无限的同情,唤起自己的责任感,慷慨以拯救天下为己任,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苦心探索,矢志钻研,目的就是为了救国。20世纪的中国学术是在风雨如磐的苦难岁月中诞生发育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压迫,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20世纪学者们共同的强烈愿望。搞自然科学的希望科学救国,搞经济学的希望实业救国,搞教育学的希望教育救国,搞政治学的希望国家繁荣昌盛,搞哲学的希望振兴民族精神,搞历史学的希望以历史经验教育和唤起民众,搞文学的塑造了众多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伴随中国的苦难而产生,它推动国家的前进、呼唤民族的奋起、激励大众的斗争,因此,爱国主义渗透其中,成为它主要的精神支持。20世纪的中国学术高扬着爱国主义的旗帜。
作者简介
暂缺《闻一多学术思想评传》作者简介
目录
     目 录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概论(代序言)
   导 言
   第一章 文化基础和思想渊源
    一 家世和少年时代
    二 步入清华 勤奋学习
    三 新诗人的诞生
    四 最初的诗歌评论
    五 结婚和《律诗底研究》
   第二章 留学美国和《红烛》出版
    一 出国留学 专业美术
    二 中西诗艺的探索
    三 《红烛》的内容意蕴
    四 青春美的艺术追求
   第三章 新格律诗运动的领袖
    一 回国后的反帝爱国呼声
    二 《诗镌》的创办与“三一八”惨案
    三 新格律诗理论的建构:《诗的格律》
    四 《死水》的情思历程和内容结构
    五 《死水》的艺术境界及特征
   第四章 诗人 学者 斗士
    一 诗与学术
    二 动荡中的学术生涯
    三 文化批判与民主斗争
   第五章 丰厚独特的学术世界
    一 学术研究历程:从计划到成果
    二 学术研究著作的传世和不朽价值
    三 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学术个性
   第六章 返朴求实的学术研究层面
    一 文字的考证和训释
    二 古籍的校勘和辑佚
    三 词义的诠释和章句的阐发
    四 文化史现象的考据和文学史料的考订
   第七章 现代诗人的古诗研究
    一 唐诗研究:唐文化的展现
    (一)人格思想结构与诗歌风格
    (二)慧眼独具的史家意识
    (三)从唐诗到唐文化的整体观照
    二 《诗经》研究:现代《诗经》观
    (一)《诗经》的读法
    (二)性爱的揭示
    (三)隐语的阐释
    (四)《诗经》的文学史定位
    三《楚辞》研究:作家作品的全新阐释
    (一)屈原问题的新答案
    (二)屈原人格的新认识
    (三)《九歌》的新读法
   第八章 文化史家的思想深度
    一 神话研究:民族源头和本土文化中心的探寻
    二 从《庄子》的文学美到“道教的精神”
    三 “文学的历史动向”与思想的现实动向
    附 录
    闻一多著述年表
    闻一多学术思想研究的主要论著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