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失业的出路:瑞典就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失业的出路:瑞典就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沈全水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1-01

ISBN:9787800874055

定价:¥15.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前后,我们在关于市场经济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上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在实践上,我们对发育资本市场、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运用货币与财政政策手段实施宏观调控、推进竞争择业、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及资本运营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在理论上,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包括对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等理论进行了探讨。世纪之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对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认识问题已经完全解决。那种把市场经济发展错误地理解为是一种自然状态过程,把市场机制简单地归结为无规律、也无法预见的自发力量和把市场机制神化,以为只要“放开”,一夜之间生产力就会有空前的发展,财富就会成倍的增加,资源就会自动实现优化配置的认识,显然都是盲目的、片面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我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自然经济传统的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文化沉淀对市场经济的排斥力、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市场分割下的“地方保护主义”、重复建设基础上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都是放大的自给自足经济。否定自然经济意识也需要一个深刻的思想解放过程。市场经济只有在自然经济彻底瓦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建立起来。我国是一个大机器工业文明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由特定历史条件决定,为了集中财力尽快发展自己的工业基础,在很长的时期内我们曾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那时我们所熟悉价格是计划决定的价格,我们所理解的竞争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竞赛,我们所知道的市场是实际“配给制”下的消费资料分配。我们的改革是从“企业要不要以利润为目标”的争论这样一个起点上开始的。成本、效益、竞争、资本、利息杠杆等等陆续走进我们视野的时间还很短。就是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尚未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应有怎样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问题得出一致的结论。我们对市场经济仍然知之太少。市场经济本身是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发展的。一方面,我们尚未完成对企业这一微观基础的市场化改造,发育多元化投资主体的任务才刚刚提出;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通货紧缩、加入WTO与提高国际竞争力、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等新的挑战又推到了我们面前。我们没有机会按部就班地重走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演变的老路。已有现成经验的和尚无确定答案的难题我们必须同时面对。市场经济知识是内容十分丰富的,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 多,例如,我们需要学习交换。从本质上说,市场经济就是分工基础上的交换经济。交换是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复杂的过程。交换就要有价格。我们需要知道是什么决定着价格及其涨落。交换就要涉及供求。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供给与需求之间会出现失衡以及纠正这种失衡需要怎样的条件。交换就要有信息传递。我们需要掌握开拓市场、引导消费和降低交易成本的规律。交换就是不同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过程。我们必须建立起保证社会利益关系趋于不断协调的规则和调整机制。我们需要学习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法则。市场经济的效率产生于竞争之中。市场经济下的资源优化配置依赖于竞争的充分发展。我们必须弄懂竞争是怎样被激励起来的,合理的竞争秩序是怎样建立与保持的,竞争过程中资源是依据怎样的条件实现流动、重组与再配置的,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集中化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反垄断应当怎样协调,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当对本国产业实施更多保护还是赋予更大压力。我们需要学习如何组织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实现资源要素最终组合的社会实体。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改革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企业改革的成败。我们要更深入地研究与这一社会有机体发展密切相关的企业制度、企业产权、企业行为、企业内在约束机制、企业素质、企业文化、企业机构设置、企业破产与企业兼并、企业的集团化以及企业家的培育与成长等。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调控经济系统。市场机制是有缺陷的。这已经为实践与理论所充分证明。我们不能盲目地服从自发过程,我们不能短视地靠牺牲长远利益来换取一时的发展,我们不能被动地接受别国给我们设置的国际分工原则。我们必须实现经济赶超并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我们要有能力主动驾驭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我们需要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我们要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好新时期的经济工作,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还要善于总结和认识规律。学习是一个理性过程。我们不是要一般地观察现象,不是要简单地描述实践过程,我们需要认识和掌握规律。我们要了解市场经济、驾驭市场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关键是认识和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从一定意义上说,认识规律就是优化,就是效率,就是财富。规律是客观必然性,但人对规律的认识是对大量实践信息的主观总结。学习过程就是采集更多的信息和实施理性总结的过程。我们要努力吸取人类既有的共同文明成果。从世界范围说,市场经济是一个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别人经验教训的机会。学习别人的现成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少付代价,少犯错误。这已经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证明。我们要不断实现发展和创新。市场经济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实际上,市场经济的生命力就在于对创造性的激励。世界在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科学技术在发展,与此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组合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可以说,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一定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我们中国发展出版社推出的这套《大市场视窗》丛书,为广大读者学习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窗”。我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包含更多的规律总结,更多的经验借鉴,更多的创新启示。祝愿《大市场视窗》丛书取得成功。
作者简介
暂缺《失业的出路:瑞典就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综论
    第一节 本书的范围
    第二节 选题的提出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的主要原则
    第一节 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社会福利国家
    第二节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民主党
    第三节 “按照需要得福利’和“按照努力得报酬”的关系
    第四节 让每个人就业的原则
    第五节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主要原则概述
   第三章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的指导思想——威克塞尔的理论
    第二节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的兴起——阿尔瓦和米达尔夫妇的改革思想
    第三节 雷恩—梅德纳模式
    第四节 瑞典的“社会主义’运动
    第五节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实施
    第六节 瑞典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和变化——林德伯克和伦德堡的论点
    第七节 简短的述评
   第四章 国家对劳动力供给的调节和影响
    第一节 教育和劳动力长期供给
    第二节 税收改革对女性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第三节 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培训
    第五节 促进劳动力跨地区流动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国家对劳动力需求的调节和影响
    第一节 国家在劳动力需求上的支出
    第二节 为残疾人提供的工作项目
    第三节 启用补贴
    第四节 就业保障法
    第五节 促进妇女就业的措施
    第六节 “青年人的工作”(YoungJobs)
    第七节 青年工作机会项目
    第八节 青年队项目
    第九节 新的青年入门安置项目
    第十节 企业内劳动力市场培训补助项目
    第十一节 其他形式的企业内培训补助项目
    第十二节 替代培训补助
    第十三节 贮存补贴
    第十四节 其他形式的就业补贴
    第十五节 工业定货和其他形式的工业补贴
    第十六节 地区发展援助
    第十七节 小结
   第六章 国家调节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第一节 如何评估劳动力市场政策
    第二节 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国家调节如何影响雇主和雇员的权利与行为
    第四节 国家调节对劳动力市场机制运作的影响
    第五节 瑞典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第六节 瑞典的劳动力流动
    第七节 瑞典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用“贝弗里奇曲线”衡量
    第八节 小结
   第七章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的资金筹措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节 瑞典的社会福利国家是过头了还是不必要
    第二节 财力来源——收税还是收费
    第三节 与财力来源有关的目标 手段和结果
    第四节 筹措资金的不同方式
    第五节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模式的特点
    第六节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模式面临的问题
    第七节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模式面临的挑战
    第八节 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启示
   第八章 瑞典劳动力市场政策项目的公共支出及其对积极原则的强调——兼与经合组织国家比较
    第一节 瑞典在劳动力市场政策项目上公共支出的辩论——便宜还是昂贵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政策项目的支出与其他公共项目支出的比较
    第三节 瑞典在劳动力市场政策上的公共支出——与其他经合组织国家比较(1985~1991)
    第四节 个例研究之一:瑞典和丹麦
    第五节 个例研究之二:瑞典和加拿大
    第六节 瑞典“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降低“潜在”失业率方面的作用
    第七节 瑞典“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传统
    第八节 小结
   第九章 中国和瑞典劳动就业制度原则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瑞典和中国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中国和瑞典就业制度形成的不同背景
    第三节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就业制度与瑞典就业制度的区别
    第四节 中国企业隐性失业的经济影响
   第十章 瑞典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就业制度改革述评
    第二节 瑞典模式对中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启示
    第三节 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
    第一节 瑞典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效率
    第二节 关于瑞典劳动力市场中国家干预与自由市场力量的关系
    第三节 关于瑞典劳动力市场政策成本支出的合理性
    第四节 瑞典经验对我国经济研究的意义
    第五节 瑞典经验与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
    第六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