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第四卷)
作者:张岱年,敏泽主编;陈飞,盛源执行主编;徐国利编著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1-01
ISBN:9787534723544
定价:¥70.6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所谓“百年”,原则上是指自1900年以来亦即20世纪已经过去的岁月。全书分作5卷,每卷约涵盖20年,是皆取其大体时限,而非以精确之年月日为断。本书收文范围以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表(出版)者为主,对最近50年的取材尤其如此。这除了有其众所周知的原因外,主要还是为了主题突出,视点集中,亦有容量、体例和现实等方面的考虑。三、本书所谓“社会人文”,主要是指带有时代“思潮”性和现实“热点”性的内容,即便这类内容,也只能择其要者,以其代表性及时效性为主,而非仅仅从科学性和学术性着眼。因此有些与正常社会人文发展明显相悖或相反的材料,如“文革”之类,由于它们从某种特殊的意义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人文的实情,且延续时间较长,也不能不择要录以存真。本书所谓“论争”,即包括具有显在论争对象的交锋,也包括设有潜(隐)在论争对象的陈述;其论争既有关于特定文章观点的,也有关于某种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和思潮的;当然这里的论争仍以正常的“商榷”、“讨论”为主,至于一些非常的“论争”(如“大批判”之类),则不妨作为“特例”看待。另外,入选的“论争”多为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及“风云”气象者。本书所谓“回读”,约有二义:一是提供文献材料,由读者自读;二是稍作综述,与读者共读。当然,这应是带有回顾和反思意味的阅读。该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暂缺《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第四卷)》作者简介
目录
目次
第四卷
一 怎样的道路?
——现实主义的演进
中国文学中从古典现实主义到无产阶级
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续完)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对于现实主义的再认识
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文艺放出卫星来
掀起文艺创作的高潮!建设共产主义的
文艺!(社论)
答《文艺报》问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民文学》
编者问
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
相结合
重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现实主义——艰苦的道路
“两结合”能成为独立的创作方法吗?
现实主义的选择
论新现实主义
重新认识现实主义
二 从“翻案”开始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讨论
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替曹操翻案
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
——从《赤壁之战》说到曹操
论历史人物评价
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几个理论问题
历史剧是艺术,不是历史
论历史剧
怎样更好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剧
——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关于“清官”、“好官”讨论中的若干问题
三 是“合”,还是要“分”?
——关于“合二而一”与“一分为二”的争论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
——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体会
“合二而一”不是辩证法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是矛盾规律不可
分割的两个方面
——与艾恒武、林青山、项晴同志商榷
就“合二而一”问题和杨献珍同志商榷
“合二而一”是辩证法的矛盾的同一性,不
是形而上学的同一性
——与王中、郭佩衡等同志商榷
矛盾规律应当是“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
的辩证统一
再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
哲学战线上的新论战
——关于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讨论报道
关于“合二而一”的问题
四 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到底是什么?
——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问题的论战
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
论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
试论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的统一
从中国农民战争问题的讨论看历史主义和
阶级观点的关系
关于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问题的争论
为革命而研究历史
五 形象、思想及其他
——形象思维讨论
关于文学艺术特征的一些问题
试论形象思维
试论形象思维
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
给陈毅谈诗的一封信
艺术创作有特殊规律
批判反形象思维论
略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文艺创作
致郑季翘同志的公开信
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
六 疯狂年代的人文“恶果”
——一“文革文艺”与“影射史学’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擦亮眼睛,辨别真假
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
革命京剧胜利万岁
一个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文件
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孔子——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
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
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
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
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
——评《水浒》
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标准”大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实践是变革物质世界的动态体系
——兼与夏甄陶同志商榷
真理标准与理论研究
认识怎样成为真理?
真理不能有阶级性
——驳“阶级的真理”、兼论人在真理面前应当平等
八 回到马克思历史主义去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大讨论
关于历史研究中阶级斗争理论问题的几点
看法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
只有农民战争才是封建社会发展的真正
动力吗?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和农民战争作用问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
的根本动力
历史的内容及其前进的动力
九 一触勾起千般痛
——“伤痕文学”的争论
谈谈我的习作《伤痕》
《伤痕》也触动了文艺创作的伤痕!
“伤痕”文学小议
伤痕与《伤痕》
读《伤痕》,话题材
向前看呵!文艺
文艺“向前看”杂识
——兼与黄安思同志商榷
“歌德”与“缺德’
春天里的一股冷风
——评《“歌德”与“缺德”》
礼炮与警钟
关于“向前看文艺”
“向前看”“向后看”剖析
——关于广东文艺界最近的一场争论
温故以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他们用的是什么武器?
典型问题与文艺创作
后记
第四卷
一 怎样的道路?
——现实主义的演进
中国文学中从古典现实主义到无产阶级
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续完)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对于现实主义的再认识
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文艺放出卫星来
掀起文艺创作的高潮!建设共产主义的
文艺!(社论)
答《文艺报》问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民文学》
编者问
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
相结合
重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现实主义——艰苦的道路
“两结合”能成为独立的创作方法吗?
现实主义的选择
论新现实主义
重新认识现实主义
二 从“翻案”开始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讨论
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替曹操翻案
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
——从《赤壁之战》说到曹操
论历史人物评价
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几个理论问题
历史剧是艺术,不是历史
论历史剧
怎样更好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剧
——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关于“清官”、“好官”讨论中的若干问题
三 是“合”,还是要“分”?
——关于“合二而一”与“一分为二”的争论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
——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体会
“合二而一”不是辩证法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是矛盾规律不可
分割的两个方面
——与艾恒武、林青山、项晴同志商榷
就“合二而一”问题和杨献珍同志商榷
“合二而一”是辩证法的矛盾的同一性,不
是形而上学的同一性
——与王中、郭佩衡等同志商榷
矛盾规律应当是“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
的辩证统一
再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
哲学战线上的新论战
——关于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讨论报道
关于“合二而一”的问题
四 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到底是什么?
——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问题的论战
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
论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
试论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的统一
从中国农民战争问题的讨论看历史主义和
阶级观点的关系
关于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问题的争论
为革命而研究历史
五 形象、思想及其他
——形象思维讨论
关于文学艺术特征的一些问题
试论形象思维
试论形象思维
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
给陈毅谈诗的一封信
艺术创作有特殊规律
批判反形象思维论
略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文艺创作
致郑季翘同志的公开信
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
六 疯狂年代的人文“恶果”
——一“文革文艺”与“影射史学’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擦亮眼睛,辨别真假
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
革命京剧胜利万岁
一个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文件
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孔子——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
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
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
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
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
——评《水浒》
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标准”大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实践是变革物质世界的动态体系
——兼与夏甄陶同志商榷
真理标准与理论研究
认识怎样成为真理?
真理不能有阶级性
——驳“阶级的真理”、兼论人在真理面前应当平等
八 回到马克思历史主义去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大讨论
关于历史研究中阶级斗争理论问题的几点
看法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
只有农民战争才是封建社会发展的真正
动力吗?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和农民战争作用问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
的根本动力
历史的内容及其前进的动力
九 一触勾起千般痛
——“伤痕文学”的争论
谈谈我的习作《伤痕》
《伤痕》也触动了文艺创作的伤痕!
“伤痕”文学小议
伤痕与《伤痕》
读《伤痕》,话题材
向前看呵!文艺
文艺“向前看”杂识
——兼与黄安思同志商榷
“歌德”与“缺德’
春天里的一股冷风
——评《“歌德”与“缺德”》
礼炮与警钟
关于“向前看文艺”
“向前看”“向后看”剖析
——关于广东文艺界最近的一场争论
温故以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他们用的是什么武器?
典型问题与文艺创作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