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理论
-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代张音 著本书结合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重点项目“煤矿采动顺层滑坡机理研究(2011DA105287-ZD201504)”,以我国西南山区广泛分布的含软弱夹层采动顺层岩质斜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开采程序影响下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特征,介绍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方法和试验装置,阐释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形成过程、模式及机理,构建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断裂破坏预测模型,并提出了断裂坡体稳定性分析方法。本书能够为采动顺层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预测预防提供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研究手段,对矿山安全生产、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治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书可作为采动滑坡的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也可作为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
聚苯颗粒复合墙板理论与实践孙毅 著本书是近年来笔者开展聚苯颗粒复合墙板相关科研工作的全面总结。全书共分为6章,重点讨论了聚苯颗粒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优化,颗粒竖向不均匀分布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了碱式硫酸镁墙板面层的力学性能和网格布预张力增强效果;开展了墙板的抗弯和抗压性能试验研究;探索了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钩头螺栓连接和U形卡连接受力破坏性能,以及墙板与墙板之间的钢筋连接和网格布连接受力破坏性能;介绍了聚苯颗粒复合墙板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运输和安装等基本要求。本书可供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应用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领域研究生科研参考。
-
工程实用故障录波解析与典型案例何荷,陈咏涛,王洪彬,张友强,李杰 著本书旨在帮助继电保护专业相关人员建立故障分析理论体系基础,提升其系统级事故分析能力、继电保护动作行为评价能力以及二次缺陷定位能力。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故障分析基础知识、波形分析软件使用方法、线路保护动作案例分析、变压器保护动作案例分析、母线保护动作案例分析、备自投动作案例分析及事故分析要点总结。本书可作为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运行、维护、管理、设计、研发等人员的专业参考书和培训用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
发现与演绎 汶川羌人谷工作坊研究实录杨一丁,温颖华,何伟 著本书作为中国广州美术学院与奥地利林茨艺术大学于2019年合作举办的“发现与演绎”工作坊的全程记录,全面介绍了合作的缘起、研究及教学工作中的观念与方法、研究过程中的发现、思考与成果。中国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3名教师和9名研究生,分别针对空间设施营造、农作物生产与销售、家居生活与社交、传统用具制作、图腾崇拜、水利设施系统、节庆仪式和水土保护等方面开展了调研,并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术兴趣,完成了各自的成果和作品,它们既个性鲜明,又与其他作品交织成若干条有后续深入研究讨论的线索。通过其中及后续系列在地活动与公共展览等途径,对工作坊研究课题意义及社会价值进行再认识与反思,反映出不同文化和专业背景的学者对日常生活的多样化关注与个性化表达。
-
洪洞建筑群王贵祥,刘畅,贾珺,廖慧农,王南 著本书为晋南古建筑·洪洞的测绘成果,由东南大学组织编写。作者从相关测绘研究成果中精选了数幅图纸,包括平面、里面、剖面、大样详图等方面测绘图纸,将这些资料奉献给公众,祈望能够裨益于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弘扬和借鉴。
-
乡村筑梦杨贵庆 著本书以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在浙江台州黄岩自2012年底以来开展的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实践为基础,针对黄岩屿头乡沙滩村、宁溪镇乌岩头村等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和建筑活动,以及创建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等案例,精选十年来各个时期的照片,并对照片内容和背景进行文字描述诠释,记录了十年中同济团队参与浙江黄岩乡村建设的历程。本书采用图记的方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大专院校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读物,同时可作为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研究、建设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参考,也可作为对乡村振兴发展领域感兴趣的各界人士阅读参考。
-
碳中和发展与绿色建筑高延继,王桓 著.
-
低碳校园建设王崇杰,杨倩苗,房涛,管振忠 等 著本书从绿色低碳校园建设的视角,详细的阐述了低碳校园概念的提出、基本构成、规划及设计方法、评价体系等。主要包括绪论、低碳校园实施策略、低碳规划与设计、低碳建筑设计与施工、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水资源利用、校内交通减碳、低碳校园文化的传播与实践、校园固碳措施、低碳校园评价体系与方法等章节。全方面、多视角展现了在低碳校园建设方面的探索,以及将低碳校园建设融入到教学、科研、对外服务、文化传承与引领方面进行的尝试,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参考价值。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为高校的管理者、设计者、建造者、投资方等提供有关绿色低碳建设技术方面的参考。
-
绿色建筑专家访谈国际绿色建筑联盟 著暂缺简介...
-
建筑设计新编教程1吴越,陈翔 著“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建构其理念、路径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获得一种与当代建筑教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普遍性的、高质量的综合设计能力,是近年来众多高校建筑学专业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方向。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对本科教学的核心设计课程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基于问题导向的“3+1+1” 递进式教学体系:在本科前三年,通过高效的课程组织,完成较为理性、系统的建筑设计课程学习,掌握较为完整的建筑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原理;本科第四年,是强调个性化设计教学的专题化设计训练;五年级的重点则是与实战对接的建筑实务训练和毕业设计。 在本科前三年的课程体系里,一年级的核心关键词是“基础理性”,课程包括三维图底、体积规划、水平切分、垂直积聚、视觉尺度、形式秩序、人居空间、建构逻辑、场所环境等建筑设计基础性问题的系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