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技术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焦魁等 著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电化学能量转化装置,其内部存在电化学反应、多相流动及传热等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探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反应及传输过程机理,并通过电池设计优化实现这些过程的有效调控,称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良好的水热管理,对于提升电池性能和耐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共8章,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为核心,系统详细地介绍了燃料电池基础及水热管理,各部件工作原理与传输机制,表征测试及诊断分析,部件内部多相流动和电极动力学仿真,单电池、电堆以及系统层面的水热管理与建模分析。
-
核反应极化理论申庆彪 著《核反应极化理论》发展了描述自旋1/2和1的入射粒子与具有任意自旋的非极化靶核和剩余核发生核反应的极化理论,研究了两个极化轻粒子发生核反应的极化理论,找到了二阶及二阶以上张量球基坐标系和正交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幺正变换关系式,给出了研究自旋3/2粒子极化现象的理论方法。还发展了描述氘核入射发生破裂反应的轴对称转动核连续离散化耦合道(CDCC)理论,又对相对论核反应理论作了介绍,并提出和发展了相对论核反应DiracS矩阵理论。在现有的描述核子在核介质中运动的输运理论中都没有考虑极化现象,认为所有粒子都是非极化的,从微观物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近似方法。为了能更加逼真地描述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理过程,《核反应极化理论》次提出建立极化核数据库的具体方案和方法,次提出并发展了描述极化粒子输运的Monte-Carlo方法和极化粒子输运方程,为把微观世界客观存在的极化现象引入与人类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核工程项目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一条可进行探索的技术途径。
-
电磁测深法原理与应用陈明生,石显新 著《电磁测深法原理与应用》是关于有源频率域电磁测深和时间域电磁测深的专著,阐述了有源电磁法的理论基础、方法技术。《电磁测深法原理与应用》由六章组成。第1章介绍了电磁测深理论基础;第2章讨论了频率域电磁测深;第3章讨论了时间域电磁测深;第4章介绍了电磁测深法资料反演解释,对广义逆矩阵反演方法作了较全面系统的阐述;第5章对电磁法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阐明作者的观点与认识;第6章介绍了电磁场二维与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电磁测深法原理与应用》除阐述一般电磁法探测理论外,更侧重于对探测理论的思考、探测方法的灵活应用。
-
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跟踪评估报告国际原子能机构 著,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 译国际原子能机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评估(IRRS)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成员国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进行综合性评估的重要活动,目的是通过对申请国进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实践技术问题和政策问题的客观审查,为申请国提供改进其监管有效性的建议和希望,交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经验和信息,总结良好实践和教训,从而建立一个有效、持久的监管体系。2010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我国开展了IRRS评估活动,为我国改进提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提出了建议和希望。2010年之后,我国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尤其福岛核事故后,我国针对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核设施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排查了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系列福岛核事故核安全改进项,大大提高了我国核与辐射安全水平。2016年我国再次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我国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跟踪评估(IRRS Follow-up),重点对我国2010年IRRS评估中所提的建议和希望的响应和落实情况再次进行同行评估。此次跟踪评估客观分析了6年来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改进措施的成效和不足,认真探讨了当前和今后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此次评估成果,将为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助力,有助于我国借鉴国际安全监管的良好实践,进一步提高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水平。
-
核电与核能朱华 著能源是人类生存与文明的基础,核能的发现和利用是20世纪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大贡献之一,为人类提供了高效率、高能流密度的新能源以及大量新技术,体现了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与水平。核电是一种稳定、清洁、规模化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书主要介绍了世界核电工业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核电厂工作原理、核反应堆的物理及工程基础知识、压水堆核电厂的系统和设备、核电厂的控制与运行、安全性、我国的核安全法规体系、核辐射防护基础知识、各种先进压水堆核电厂、钍基熔盐堆、次临界驱动堆、聚变堆、小型堆等各种型式的核电厂和核供热厂的发展、核能的各种应用技术等。本书内容丰富系统,体系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可以作为高校能源类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核电课程教材,也可以供专业人员及其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
辐射探测与防护实验刘军 著《辐射探测与防护实验》根据四川大学核专业多年实验教学经验,选编了22个实验项目,从科普实验、认知实验到基础实验,由浅入深分为四个部分,内容包括:放射性测量中的统计学,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探测器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活度、能量、时间、剂量测量技术,辐射屏蔽防护,环境辐射监测等.附录列出了四川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实验室开设课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
-
高性能电池关键材料黄昊 著《高性能电池关键材料》为“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丛书”之一。电池作为一种典型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受到广泛关注和重点研究。《高性能电池关键材料》结合材料科学基础和电化学原理,系统阐述了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空气电池、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等各类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特征及其电化学响应。对电解液及隔膜材料等重要内容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另外,《高性能电池关键材料》关注能源电池工程应用技术,考虑了影响能源电池工作性能的因素、电池组的设计及已有的电池标准。《高性能电池关键材料》分为电池材料制备、表征及电化学行为,高性能电池电极材料,高性能电池电解质及隔膜材料,电池性能预测评价及应用技术四大部分。较大的特色是将能源电池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新的科研成果相结合,特别强调近十年来该领域的学术贡献。
-
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CAP1400郑明光,严锦泉《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CAP1400(套装上下册)》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之一,取材于我国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CAP1400)”的科研和工程实践。CAP1400是在引进、消化和吸收世界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设计并建设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型号。《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CAP1400(套装上下册)》系统地介绍了CAP1400的研发过程和具体设计内容,包括总体设计、堆芯设计、反应堆本体系统、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专设安全设施、辅助系统、燃料装卸和贮存系统、三废处理、电气与仪表控制系统、蒸汽和能量转化系统、布置和结构设计、安全分析、辐射防护、电厂运行以及福岛事故后安全增强等,同时论述了CAP1400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以及先进性与成熟性。《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CAP1400(套装上下册)》可供相关核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师生学习研究参考,也可以作为公众了解核电站设计过程和性能安全的读物。
-
核辐射探测与防护暂缺作者为适应高等院校非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本科学生掌握原子核物理、核辐射探测、环境放射性监测、辐射防护等基础知识,主编尚爱国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核辐射探测与防护》。《核辐射探测与防护》共为六章。第1章是原子核物理基础,第2章是核能和核技术应用,第3章是基本核辐射探测器及其核辐射探测原理,第4章是射线强度和能量测量方法,第5章是辐射防护基础,第六章是环境放射性监测。
-
核电管工工艺谢卫民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核电管工工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丛书》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成果教材,充分体现了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成果。结合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三门核电事业的发展,为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我们特组织一批专业教师编写了《核电管工工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丛书》。《核电管工工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丛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管工专业的学生。《核电管工工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丛书》的编写以项目任务的结构形式展开,共包含6个项目:管道工程基本知识,管道的预制加工,管道的试压、吹洗,常用核电阀门和测量仪表,核电管道安装,管道施工安全技术与文明生产。每个项目涵盖若干个操作任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训练达到学以致用,巩固、提高基本技能和技巧。各任务由任务目标、任务引入、任务实施、知识链接、任务拓展等环节组成,在每个任务中逐个分解核电管工的理论知识,并把相关知识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