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无形之形:雕塑泥片塑造艺术

无形之形:雕塑泥片塑造艺术

作者:罗小平,汪阳坤,周子正

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9-01

ISBN:9787571819743

定价:¥1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章节结构立意独特,文图资料丰富,作品内容翔实,教学理念层层递进,阐述方法逻辑推绎,课程步骤富有体系。全书充分展现了罗小平教授雕塑·泥片塑造的艺术理念、艺术技巧、教学方法、创作体系,缜密而生动,谨严而鲜活,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教学提供了难能可贵、独树一帜的教学案例和范本。
作者简介
  罗小平,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院研究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城雕艺委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国际动态艺术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
目录
第一章 雕塑·泥片塑造艺术概述
第一节 雕塑·泥片塑造艺术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界定
雕塑·泥片塑造艺术的意义
第二节 雕塑·泥片塑造艺术的缘起
教育层面:中国雕塑发展与教学的变革
技术层面:由泥片成型工艺到泥片塑造方式
观念层面:当代语境
第二章 雕塑·泥片塑造艺术理论溯源
第一节 再述泥性
从黏土说起
熟悉和顺应泥性
公共·泥土情绪
第二节 残缺与裂痕
与残缺和解
利用残缺
裂痕中的东方意象
第三节 膨胀与生命力
何以饱满
膨胀与生命力的揭示
第四节 折叠与挤压
折与叠的韵律
挤压的形体
第五节 偶然与偶得
第六节 解构与重建
第七节 线与压缩的空间
有体积感的线
压缩的空间
第三章 雕塑·泥片塑造艺术的创作路径
第一节 心之所向
尊重个体内心
关注生活与体悟情感
现实的公共关怀
借古喻今
第二节 技进乎道
问题意识和突围动作
当泥片塑造作为一种思维
成于技而游于艺
第三节 雕塑:何以创作
创作与观念表达
构思与展现
个性与自发性
第四章 罗小平雕塑·泥片塑造艺术教学示范
第一节 基础知识及技术层面
教学内容
创作前的准备
成型技法
烧成事项及装饰肌理
第二节 雕塑·泥片塑造创作步骤
圆雕示范 《李大钊》
圆雕示范:《皓子》
圆雕示范:《红豆》
圆雕示范:《劲哥》
浮雕示范:《孩童》
浮雕示范:《老者》
浮雕示范 《手》
圆雕示范:《脚》
圆雕示范:《躯干》
圆雕示范 《躺平No.1》
圆雕示范:《躺平No.2》
圆雕示范:《躺平No.3》
圆雕示范:《躺平No.4》
高士题材示范:《秋冬将至》
高士题材示范:《惜莲》
高士题材示范:《浮生》
高士题材示范:《斜阳》
其他题材示范藏族人物及服饰
第三节 架上雕塑运用泥片塑造的基本方法
《燃烧我的卡路里》
《林风眠与傅雷》
《李白》
《冯雪峰》
《薪火》
《民国先驱》
《梦》系列
《大梦先觉》系列
第五章 雕塑·泥片塑造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 名家作品赏析
第二节 罗小平雕塑·泥片塑造艺术高级研修班
罗小平课堂教学谈
注释
参考文献
关于作者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