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疾病学基础(第2版)

疾病学基础(第2版)

作者:程贵芹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ISBN:9787117341141

定价:¥6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康复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学标准中对相关课程的学时数及教学内容的建议编写,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知识结构与社会发展现状紧密结合,容量与深度上以“需要、够用”为度,遵循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体现知识、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体现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适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创新等方面的需要,内容涵盖了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及病理学三部分。
作者简介
  1993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于山东省青岛卫生学校从事教学至今,先后担任了《病理学基础》《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的教学,教学工作中能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师生互动,高效有趣,重点有突出,难点有突破,在做好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德育渗透,教学效果优异。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疾病学基础的性质、范围和内容/2
一、病原微生物学/2
二、免疫学/2
三、病理学/2
第二节疾病学基础在医学中的
地位/3
第三节疾病学基础的任务和
学习方法/4
一、疾病学基础的任务/4
二、疾病学基础的学习方法/5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7
第一节微生物的概念及种类/7
一、微生物的概念/7
二、微生物的种类/8
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9
第三节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9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1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1
一、细菌的大小/12
二、细菌的形态/12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13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13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18
第三节细菌形态学检查方法/20
第三章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22
第一节细菌的生长繁殖/22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23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24
第二节与医学有关的细菌的代谢产物/25
一、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25
二、与疾病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26
三、与细菌鉴别有关的代谢产物/26
四、分解代谢产物和生化反应/26
第三节细菌的人工培养/27
一、细菌培养方法/27
二、培养基/27
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28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应用/28
第四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29
一、遗传变异的现象/29
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30
三、基因转移与重组/31
四、遗传变异在医学中的实际意义/33
第四章细菌的分布/35
第一节细菌的分布/35
一、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36
二、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36
第二节细菌与疾病/38
一、细菌与疾病的关系/38
二、细菌的分类等级/40
三、细菌分类命名系统/40
第五章消毒与灭菌/42
第一节基本概念/43
第二节物理消毒灭菌法/43
一、热力灭菌法/43
二、辐射灭菌法/44
三、滤过除菌法/45
四、干燥和低温/45
第三节化学消毒灭菌法/45
一、化学消毒剂的分类/46
二、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浓度与用途/46
三、影响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47
第六章细菌的感染/50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51
一、细菌的毒力/51
二、细菌的侵入数量/52
三、细菌的侵入途径/52
第二节细菌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53
一、感染的来源/53
二、传播途径/53
三、感染的类型/54
第三节医院感染/55
第七章病毒概述/57
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57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58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59
三、病毒的干扰现象/59
四、病毒的抵抗力与变异性/61
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61
一、病毒感染方式和类型/61
二、病毒的致病性/62
三、抗病毒免疫/63
第三节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64
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64
二、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65
第四节病毒与疾病/66
一、常见病毒/66
二、其他病毒/73
第八章免疫学概论/76
第一节免疫概述/76
一、免疫的概念/76
二、免疫的功能/77
三、免疫应答的种类/77
第二节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
作用/77
一、免疫器官/78
二、免疫细胞/81
三、免疫分子/84
第九章抗原/86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特性和分类/86
一、抗原的概念/86
二、抗原的种类/87
三、抗原的特性/87
四、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88
第二节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89
一、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89
二、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89
第三节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90
一、异种抗原/90
二、同种异型抗原/91
三、自身抗原/91
四、嗜异性抗原/92
五、肿瘤抗原/92
第十章非特异性免疫/94
第一节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特点/95
一、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95
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95
第二节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95
一、组织屏障/95
二、吞噬细胞/96
三、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97
第十一章特异性免疫/102
第一节抗体和免疫球蛋白/102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102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03
三、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105
四、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105
五、人工制备的抗体/107
第二节免疫应答/108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108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108
三、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08
四、免疫应答的特点/108
五、体液免疫应答/109
六、细胞免疫应答/111
第十二章超敏反应/114
第一节超敏反应的概念与
特点/114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114
二、超敏反应的特点/115
第二节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机制及常见疾病/115
一、Ⅰ型超敏反应/115
二、Ⅱ型超敏反应/119
三、Ⅲ型超敏反应/121
四、Ⅳ型超敏反应/123
第十三章免疫学应用/127
第一节免疫学防治/128
一、人工主动免疫/128
二、人工被动免疫/129
第二节免疫学诊断/130
一、检测抗原抗体/130
二、检测细胞免疫/132
第十四章疾病概论/135
一、疾病的概念/135
二、疾病的原因/136
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38
四、疾病的经过与转归/140
第十五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损伤与修复/144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145
一、萎缩/145
二、肥大/147
三、增生/148
四、化生/148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49
一、可逆性损伤/149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